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小学班级管理制度探讨

2020-12-07 19:05:30李祥游
魅力中国 2020年50期

李祥游

(重庆市巴南区融汇小学校,重庆 巴南 400054)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灵魂,也是一个复合型的职务,这份工作艰辛又艰巨,其不仅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还影响着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发展,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和学生学习的带头人,应具备履行好职责、管理好班级的义务,做好育人的基本工作。

一、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良好习惯要从班级日常活动中的小细节入手,班主任作为一班之主,要利用好一切机遇,从时机中抓常规,学校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会组织一些活动,例如:班会、少先队活动、素质拓展活动、趣味课以及思想品德课程等,班主任可利用这些活动,树立班级制度,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及时采取鼓励政策,鼓舞小学生的热心,增加其自信心。通过活动的形式也可让班主任更深一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这对有序的管理班级有借鉴意义。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新课改的教育要求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重视学生在学校的主体性发展,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也少不了学生的主动性参与管理,这不仅积极响应我国“以生为本”教育发展的号召,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拉近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距离,对班级的管理有利而无一害。让学生参与班级的管理,并不是说班主任不在插手班级的事务,而是采取学生管理,班主任指导的方式共同管理,作为班主任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管理意识,提供给他们练习的机会。此外班主任要定期对班级管理人员进行工作检查和总结,对表现好的班级管理人员进行表扬,对有缺点的班级管理人员及时进行指正并加以鼓励,只有这样班集体才能团结在一起,共同成长。

三、坚持沟通,鼓励评价,提升自信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不能只关注于班级秩序的养成,还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随着国家经济实习的增强,人们过上了小康的生活,家家户户的幸福指数直线上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辅导班、兴趣特长班层出不停,学生往往在学校结束一天的学业之后,回家还要参加各种兴趣班,有的学生不是在情愿的情况下去学习,与父母的反抗又无果,久而久之,学生的心理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这就需要班主任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发现问题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及时开导学生,给予学生温暖,但是也要注意在交流的过程中不要盲目地同情,要理智处理问题。

没有赞美便没有成长。小学生年纪小,他们喜欢被别人夸奖、赞美,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的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增加勇气,使他们热爱学习。因此,班主任在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制度下管理班级要充分利用夸赞的艺术、赞美艺术管理学生。对于优等生,教师要积极认可、鼓励,同时消除自满心理;对于中等生要耐心鼓励,培养中等生的自信心;对于后进生,要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相结合,要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来克服消极因素。如有的后进生体育方面比较突出,学校举办运动会时,教师可优先考虑这样体育突出的学生,并对他们进行一定正向的引导,“我觉得你们的体育素质很强,如果参加运动会,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成绩。既然我们是厉害的体育健儿,为什么不在别的地方也努力一下呢?老师相信你们。”通过这样的鼓励和赞美,让小学生找到自己的定位,看到班主任对自己的期许和希望,引导学生努力改进自己身上的错误,不断完善自己。

四、制作精美文化课堂,创设精致班级活动

初升入小学生涯的学生,承继幼儿园学到的特长,有的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较强,有的学生美术底子不错等,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的优势,例如,班级里的大多数学生,他们大多都喜欢手工制作和绘画,班主任可以利用班级角、班级文化墙,鼓励学生将自己创作的书画、手工制作、科普展等作品展示在班级的班级角和班级文化墙上,让大家在课间之余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体验创造的快乐,感受知识的力量,让他们从另一条成长道路上找自信心和成就感。学校要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向社会输送优质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要求,积极培养学生的文化课素养,班主任在这其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一个好的班级文化需要班主任的积极管理,精美的班级文化不仅能让学生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下学习,还可以转变学生对不熟悉文化课的看法,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

除此之外,班级活动也是一个班级促进情感、铸造班魂的有效途径。精致的活动是班主任良好管理班集体的必然。那么班主任应该开展怎样的班级活动呢?基于小学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班主任在开展班级活动时,应以学生的创造力为中心,承认学生创造的成果,积极开展有意义的班级活动。

五、结语

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班级管理制度,是每一位班主任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做好班级管理,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本着促进学生成长的原则,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以及集体意识,让学生在幸福快乐的环境中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