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幼儿园实施自然生态教育的思考

2020-12-07 19:05:30袁德凤
魅力中国 2020年50期

袁德凤

(淮安生态新城第二实验幼儿园,江苏 淮安 223001)

幼儿自然生态教育是一种以生命教育、生活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通过实施自然生态教育,幼儿可以亲近自然、感知自然、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获取经验、增长认知,对于保教质量的提升有着重大意义。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积极为幼儿创设生态、和谐的教育环境,组织幼儿参与各种亲近自然、探索生态环境的实践活动,利用周边一切自然生态教育资源,培养幼儿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与情感,并逐渐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活习惯。

一、感知自然,获取不息的生命力

生命教育作为幼儿自然生态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引导幼儿亲近、感知自然界中的万物,有效引导幼儿学习生命智慧、增长生命认知,提升获取幸福的能力。幼儿通过亲自经历自然万物的成长成熟过程,明白万事万物有其成长、发育规律,真正做到教育“以人为本”,让教育回到生命之初,满足幼儿的生命教育需求,启发幼儿探索精神发展的奥秘。幼儿生命教育的实施,需要教师带领幼儿进入自然环境,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生生不息;还可在幼儿园内设计、搭建自然生态平衡运行系统,通过游戏、主题活动等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幼儿的向生力。

此外,只有让幼儿了解生命的本质,才能更加珍惜生命、努力生活。教师可通过引导幼儿阅读绘本《Lifetimes》,在绘本插画的辨识过程中,了解生命的成长、凋亡的周期过程。学完绘本后,教师再引导幼儿重新观察生长于大自然中的各种动物、植物,通过亲身体验让幼儿切实感受生命的力量,懂得环环相扣的生态圈存在的意义,明白珍爱生命、保护生命的重要性,从而以全面的视角看待生命。

二、创建绿色园内环境,理性认识环境保护意义

幼儿自然生态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园内环境的支持。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利用幼儿园内一切资源,将自然生态教育融入校园环境。例如,教师可设计以自然生态为主题的立体墙面,让幼儿耳濡目染,对自然事物产生美好情感;还可组织幼儿参与到校园装饰、布置活动中,以培养幼儿主动创造美好环境的意识与能力;还可举办主题绘画展,通过展示水体污染、土地荒漠化、生物灭绝等相关主题画作,引导幼儿认识到当前全球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树立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的意识。

此外,幼儿园还可调整园区空间规划,通过构建生态化、自然化的园区环境,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的自然生态教育体验与感受,有效促进自然生态教育与园区环境的自然结合。例如,教师可在园区内开辟动物观察区、植物生长区等不同区域,引导幼儿通过与各种生命体的互动,感受生命存在的意义与美好。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向幼儿渗透保护动物、爱护植物的相关理念与知识,促使幼儿在亲身实践中,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再如,教师可在植物生长区为每个幼儿分发一株植物,由幼儿对这株植物幼苗的成长过程全权负责,包括浇水、施肥、除草等,引导幼儿充分观察植物幼苗的生长变化,并通过绘画或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从而在有效培养幼儿责任心的同时,还可让幼儿更加了解植物生长规律,发现生命成长奥秘。

三、带领幼儿走到户外,亲近自然

鉴于学前幼儿喜欢接触一切新鲜事物的心理特性,在自然生态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定期组织各种户外活动,引导幼儿充分感知大自然的美好。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类的一切思想、语言以及对美的感知,都源于自然。大自然是蓝天下的学校、课堂与教材。只有引导幼儿走进自然,拥抱自然,才能真正感受到美的真谛,从而促进幼儿审美情趣的提升。教师可根据自然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合理选择时间,引导幼儿欣赏四季变化,促使幼儿在由春花、夏草、秋实、冬雪组成的美妙自然中,获得更加真实、具体的学习体验。在充分满足幼儿好奇心理的同时,还可有效激发幼儿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结束语

总之,自然生态教育作为当前幼儿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实践证明,其在幼儿教育中的融入,是有必要的、是可行的。对广大幼儿来说,自然生态教育的实施,是增强自我认知、实现自我提升与超越的重要途径。对于幼儿教师来说,还需要继续保持空杯心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构建更加和谐、自然的幼儿教育环境,促进幼儿生理与心理的动态、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