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育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运用分析

2020-12-07 19:05:30蔡新梦
魅力中国 2020年50期

蔡新梦

(大连市普兰店区徐大屯中心小学,辽宁 大连 116000)

一、小学英语教育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强化对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推进,学校教育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提升的同时,更加关注的是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所应必须具备的协作与沟通能力、交流与配合能力、独立与适应能力等决定学生未来发展的核心素养。在合作学习模式当中,一个学习小组就像是一个小的团体,学生需要在这个小组中依照自己的优势特长,找到自身的定位,并积极发挥自身在小组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与组员沟通、交流、协作与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掌握了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所需的沟通与交流能力,提升了自我表达的意愿与勇气,也学会了耐心倾听与赞同,这些良好素养,都是未来提升社会竞争力,增强个人综合素质的必要条件。

(二)强化对学生自主性及独立性的培养

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及自我驱动力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了学生对教师的过度依赖,不利于个人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而通过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就某一英语学习主题进行充分的探究,积极表达自我观念,主动发起学习任务,获得学习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带动了英语学习效果的提升。

(三)强化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兴趣是驱动学习结果的最大动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烈、学习与吸收的能力较强,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小学学生的这些特质,进行科学的合作学习设计,可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在小组中不同的优势,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得以发挥,那么学生将会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并内化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改变对英语学习的刻板印象,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运用策略

(一)合理安排学习分组,优化合作学习模式

小学英语合作学习教学的顺利开展,应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分组安排及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建立上,一般来说,按照六名学生为一组的方式进行分组,分组时教师在综合考虑学生特点的同时注意尊重学生的想法,确保分组工作能够基本满足合作学习的需要和学生的意愿;分组完成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内的分工,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鼓励学生积极沟通,主动承担起小组合作学习的责任,为小组合作学习贡献力量,建立学习秩序与规定,从而为后续的合作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引导,促进小组自主思考与学习能力的提升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有效的交流与思想的碰撞,提升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通过有效的引导,设立科学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方法进行任务的细分,倡导小组自主讨论及探究,针对英语学习中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方案,通过思想的碰撞和沟通协作,共同形成结论,从而提升学生自主思考与学习能力的提升。

以外研版小学三年级上册Module 8 Unit 2《Where’s the cat?》一课的教学为例,在开展本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准备趣味的教材教具创设游戏情境,在课上带领学生开展“藏猫猫”的游戏,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将可爱的玩具小猫或自己的物品藏在书包、袋子、课桌等物品里,由一位组员发出提问:Where is the cat?其他组员在教室里寻找物品,并使用英语表达物品的位置,如It’s in the bag/It’s under the desk等,通过将趣味的游戏融入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本课的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三)以良性竞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设计时,可以有意识的安排一些小组竞争的游戏或活动,并设立一定的小组奖励机制,通过这样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项目中来,激发小组的荣誉感,增强小组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良性竞争,打造极具活力的合作学习氛围,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从而实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采用小组轮流制度,增强参与性,提升合作能力

要确保英语合作学习效果的落地,应首先保证每位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都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并能够有所收获,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合理的制度激活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才能够保证合作学习的效果得以实现。如教师可以采取轮流发言、轮流提问、轮流管理的方式,在每次进行小组发言、小组提问或讨论时,安排不同的学生进行组织、表达和协调的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每个学生的参与性,鼓励学生主动承担起小组合作学习的责任,通过良好的沟通协作提升学习效果,并循序渐进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为合作学习的深入开展奠定基础。

结束语

合作学习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工作的互动性,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沟通,打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思考与学习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打造与英语学习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