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润红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8)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现代高校学生作为我国共产主义接班人,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大学生们的思政教育决定着大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的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学生们在学校时的思政教育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在信息化的现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学校对学生们的思政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本文就信息技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教育进行浅谈。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信息技术的进步,大学生们在网络上的所见所闻也是比较多的,现代大学生的思想以及三观也发生了极大地改变,他们在网络上可以自由发言,对自由的追求超过了社会责任感和对祖国的奉献精神。高校思政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增强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可以说目前高校教育任重而道远,在教师们对学生们进行思政教育时,学生们会觉得教师们所说的东西都是老生常谈,认为教师们的思政教育只是随便说说,对自己的未来毫无用处,这也就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在上思政教育的时候不认真对待,进而使得高校的思政教育对大部分学生没有教育意义,所以,教师们就要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对学生们进行思政教育。
例如,在教师们给学生们教如何做忠诚的爱国者的时候,首先就需要通过多媒体给学生们播放抗日战争的历史视频,让学生们深刻了解到如今的幸福生活都是先辈用鲜血换来的,让学生们引起共鸣。再给学生们讲述作为中国人,要有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让学生们在视频的冲击下进而对本节课所需要教给学生们的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们的爱国之情,还能使学生们在教师们的教育下加深对思政教育的重视,进而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在高校传统的思政教育中,大都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讲述,学生们只需要听即可,而且教师们所教的知识大都以课本为准,课堂上学生们的反响较差,且学生们对这样的灌输式教法感到乏味无趣,在面对思政教育的时候,也会感到无聊,使学生对学习思政的积极性非常低,没有学习思政的兴趣,这就导致教师们对学生们的思政教育大都在做无用功,课堂效率极低。
例如,教师们在对学生们进行思政教育的时候,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思政教育与我国的时政息息相关、教师们在上课的时候,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们看与本节课相关的新闻联播,以此为切入点,教师与学生们进行讨论或者在课堂上组织一个小答辩,让学生们就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再由教师们对学生讲述新闻中所重点表达的东西,进而对学生们进行思政教育。这样在上课的时候首先就能抓住学生们的眼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也可以发现学生们在面对时政问题时的不同态度,进而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对学生们进行思政教育,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们对思政的研究和理解。由教师们引导学生走上爱国,乐于奉献的道路,使学生们都能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关键的一部分,实现学生们的价值。
众所周知,要成才先成人,在大学阶段,是学生们三观以及思想道德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就非常重要,但是大学生的课业多,且所学的内容较难,而思政在课堂上所教的知识对学生们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仅靠课堂上教师们所教授的知识,不仅不会使学生们对思政教育有更深的理解,更会使学校对学生们的思政教育起不到作用,所以在学校对学生们进行思政教育的时候,就应该利用手机,电脑等对学生进行教育。
例如,教师们可以创建一个QQ群或者是微信群,在上完课之后,教师们可以在找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新闻,问题等发到群里面,然后让学生们在群里畅所欲言,积极地参加到问题的讨论中去,当教师们看到与思政教育有关的文章时,也可以发到群里让学生们学习。学生们不仅可以看到思政的意义,还能通过教师在课上课下的教育使学生们潜移默化变成爱国有志的少年,成为一个优秀的,有道德,有内涵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总而言之,在现代化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思政教育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可以使平面的枯燥的理论知识,变成更有趣味,更有意义的知识。学生们在接受教师的教育的时候,会通过现代多媒体等信息手段而对思政教育有很高的兴趣,使高校思政教育实现动态的改变,通过网络等为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学生们成为一个有自己的思想,有道德的新时代青年,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