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凤
(黑龙江省兴凯湖农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黑龙江 牡丹江 158325)
全方位的转型发展包括了从原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巿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变等等,结构转型和体制转轨同步并行、相互交织,涉及社会所有构成要素系统的相应变化与调整。在全方位转型发展中,经济体制转型是先导,社会体制转轨是重点,政府体制改革是突破,党的领导方式转变是关鍵。简言之,经济全方位转型发展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全面性变革。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两个同步”和“两个提高”是针对当前收入分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的,也是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重大举措。
(一)重工业投资过度,重复投资现象严重,财政赤字比重加大。由于重工业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和技术含量高的特点,再加上重工业本身的产业关联十分广泛,其发展对内需总量增大的拉动效应是持续性的。而政绩考核体系中的GDP优先导向促使地方政府纷纷上马重工业项目,经济增长过于依赖重化工业投资。2010年,重化工业新增投资占新增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几乎一半。不仅在现期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而且给远期也埋下了恶性竞争的伏笔。此外,重工业的巨额投资也给地方政府带来了沉重的债务负担,财政赤字比重加大。
(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环境污染严重。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还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在生产技术和工艺相对落后的条件下,要实现GDP的高速增长,不少地方采取了以能源、材料的高消耗为基础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部分地区还出现了环境和生态保护为GDP增长让路的现象,以环境污染为代价来实现经济增长。这种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给生态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沙尘肆虐、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土壤污染等等环保问题日益突出,令经济增长失去实际意义。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使资源和环境承载力接近难以承受的底线,而快速的丁,业化进程,正给我们带来愈加沉重的资源环境压力。
(三)社会建设和发展滞后,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经济飞速发展,也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和经济发展相比,现在社会建设处于滞后状态,形成了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协调现象。相对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能够为市场机制发挥最大作用创造更加完善的环境,引导资源由经济领域向全社会领域配置,达到资源配置更加合理,资源效率更加提高,社会产品分配更加公平。社会建设和发展滞后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收入差距过大,中等收入阶层的缺失成为内需不振的一个主要原因;二是城乡二元结构引致的城乡收入、教育、医疗、社保等差距,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三是教育和人力资本投入不足,产业结构升级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以做大GDP总量为主要目标追求、以扩大投资规模为重要任务的经济增长既无法体现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所在,更不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希望所在。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不改变,就谈不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言以蔽之,解决GDP优先导向所带来的结构失衡、资源和能源消耗过多等深层次矛盾和社会建设和发展滞后等问题,正成为政府转型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起步阶段。为了加快经济建设,1982年政府机构改革以撤并机构、裁减人员为主要内容。在这次改革中,大批经济管理部门被撤销或者合并,其中还有部分改制成为经济组织。
(二)发展阶段。为了适应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198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正式提出“以转变政府管理职能为关键”。这次改革推动部门管理向全行业管理转变,着重管理向着重服务监督转变。应该说这一次政府机构改革的理念已经趋于成熟,但是限于当时市场经济还不发达、不完善,政府职能转型还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必然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而继续向纵深推进。
(三)推进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与此相适应,政府经济管理工作的重点必须由计划进一步向市场转移,政府的职能也必须做相应的转型。为了解决1988年政府机构改革不彻底的遗留问题,1993年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政府机构改革,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转变职能的根本途径是政企分开。通过转变职能、政企分开,让企业成为市场主体是这次改革的基本思路,我,政府机构改革步入了科学化、理论化和系统化的阶段。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以经济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的当今世界发展变化,能否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不仅直接关系到能否对正在变革中的世界大趋势作出正确判断,而且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选择一条既切合中国实际又适应世界潮流的转型发展道路。
(四)完善阶段。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起来,原有的政府职能与市场要求的差距越拉越大。与此同时,经济社会转型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矛盾,诸如国企改革、城乡二元结构、收入差距等问题的出现要求政府职能与时俱进、继续转型。
从历次的政府机构改革的内容看,我同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和途径已日渐明朗,服务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共需要成为政府职能的出发点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