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昌艳
(贵州省惠水县第六小学,贵州 黔南州 550600)
(一)家长素质良莠不齐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家长本身就缺乏教育的意识,对孩子的成长健康关心有限。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不仅需要学校的系统教育还需要家长的引导和辅助。但是很多家长由于自身缺乏教育,对学校的教育产生误解,认为老师应当对学生的一切进行负责,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家长未能对班主任反馈的信息准确理解。
(二)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班主任和家长在沟通中存在内容比较片面,形式比较单一的问题。班主任在同家长沟通的时候更多的是教师在反馈学生的信息,主要是学生的在校表现、成绩等,没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重视。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的方式单一,主要还是通过电话进行沟通,班主任和家长沟通的时间、次数都受到了限制。小学班级人数多,教师很难对学生的情况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难以照顾到全班同学。虽然老师面对面与家长交谈,这样的沟通针对性很强,但是只是针对部分家长,家长很难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变化。
(三)过分使用微信群进行沟通
随着现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运用网络平台解决学校与家长的沟通问题的手段已经开始。但是很多教师过分地使用网络平台,在微信群等布置大量作业,家长需要时时在班级群里反馈学生的作业完成信息,班主任还利用班群在群里发布对学生的评级信息。教师没有正确使用网络平台,甚至开始混淆家庭与学校的作用。
微信以其简单快捷功能强大占据了我国的社交软件的重要位置,通过建立微信家长群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班主任在建立微信群之前要提前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了解,可以先在班级中进行民意的调查,了解有多少家长在使用微信,在家中主要是由谁负责学习,家长平时使用微信的频率,先对其进行了解了之后,建立微信群。可以将班级群二维码打印之后,让学生带回家长让家长进行添加,并且规定进群必须为负责孩子学习的家长,并且人数不能超过两个。入群之后要更改备注,针对没有改备注的家长,教师可以在群里进行提醒。针对那些没有添加班级群的微信,可以在课下的时候通过电话沟通,询问情况,保证每位孩子的家长都能添加进入班级群内。
无论是针对班级管理还是班级群的管理,都必须体现都班主任的管理的职能和能力。因此,教师在建立微信群之后要发挥其作用,实施良好的管理,不能在建立微信群之后搁置。
(一)教师要明确群的用途。群的建立是为了发挥其重要的作用,是为了加强家长和班主任之间的联系的作用的。班主任作为群主拥有直接管理群的权利,由此家长可以利用群在微信上开展家长会。更改微信群名为:请置顶xx班级家长群,并且表明此群只用于班主任发布信息、通知和收集资料、探讨教育问题等。
(二)班主任要设置群公约。班主任要考虑到家长群内的家长的层次、社会背景和素质等问题,由此教师要制定一系列的群公约,为了更好地对微信群进行管理。公约要体现班级的民主性、公平性,要让家长认真地接受公约,自愿地遵守公约。教师可以在班级群建立之后,发布群公告,公告的内容为:请各位进群的家长,修改一些备注,比如xx的爸爸或者妈妈等,我是xx班的班主任,很高兴能够和大家通过微信进行联系,针对孩子的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微信与我联系。之后,班主任还可以将班级群中的存在的一些乱象反映给家长,提出几点公约让家长进行学习和选择或者提出自己的想法,由家长参与讨论,修改公约,制定班级公约,最后再将公约整理发布到班级群中,家长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提高班级群的管理功能。
班主任要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善于利用微信群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利用微信群加强家校的联合,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微信群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情况。在利用微信群地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班主任一定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同时班主任还应当具有一定的组织力,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是班级的核心力量,班主任要善于组织班级活动,管理班级,增肌班级的凝聚力,同时能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得到家长的认可和信任。利用微信群,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变得方便快捷,学生的各种信息都能够及时地反馈到家长手中,同时对于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与班主任进行交流,因此在利用文字进行交流的时候,班主任摆正自己的位置,设身处地地为学生为家长考虑,通过各种方式,增加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帮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下,最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班主任在利用班级群的时候要意识到微信群不是万能的,同时要注意保持群内的范围,管理好微信群,发挥班级群的最大效用。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核心人物,担任着沟通家长、学校、学生以及科任老师的重要作用。在网络发展的背景下,沟通形式的多样化,加强了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的在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及时反馈,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之处,实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目标,加强与家长沟通,一起帮助学生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