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优化设计的对策分析

2020-12-07 19:05:30肖彩艳
魅力中国 2020年50期

肖彩艳

(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栗木镇上宅小学,广西 桂林 542502)

小学数学教师设计课堂练习题时,应重视结合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以此使不同学生能够在针对性的课堂练习中都能巩固基础知识,从而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数学基础,因此教师应注重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分层设计不同难度的数学课堂练习题,进而提升课堂练习效率。

一、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优化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之前,首先应了解全体学生的学习能力、智能水平、学习效率、数学成绩,充分了解过后,教师意识到学生们在各个方面都存在教导的差异,因此,教师非常注重遵循分层设计的原则,通过遵循课堂练习设计的基本原则,在课堂上教师引导不同学生做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体现出教师所设计的课堂练习题是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设计的,教师分层设计课堂练习题,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练习中都能自主做完练习题,同时学生课堂练习题时,不仅复习学过的知识点,还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教师布置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对于提高全体学生做题能力和解题能力都非常有利。其次,教师还应在设计练习题时注意遵循突出重点的原则,也就是说教师所设计的课堂练习题必须突出课程的重难点,这样一来学生做题过程中能够理解重点知识,在完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轻松掌握知识点,以此提高学生课堂做题效率和学习效率。同时教师意识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相关,所以,教师在课堂练习设计中非常重视遵循生活化的原则,遵循这一基本原则,能使学生在做题中将生活与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学生深思熟虑中深入理解生活化的知识点,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二、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优化设计的对策分析

(一)根据课程内容设计游戏化的练习题

小学数学教师为了使学生对设计的课堂练习题感兴趣,教师在设计数学练习题时,将游戏与练习题结合起来,从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改变了题海战术的做题模式,引导学生做练习题时,教师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游戏活动,通过开展游戏活动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游戏中做题,学生不仅提高积极性,还对做练习题提升兴趣,由此学生消除对课堂练习的厌烦感,说明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游戏化的练习题,对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要想优化课堂练习模式的设计,应落实优化的课堂练习模式,由此调动学生积极投入到游戏当中做题、思考和分析,进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例如:讲解“圆柱体积”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时,教师先讲解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在讲解过后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道求解圆柱体积的应用题,而后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举手抢答的游戏,在抢答游戏中学生先运用所学的体积公式求解出圆柱的体积,同时在教师的带动下,学生主动举手说出求解步骤和应用题的答案,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学会运用体积公式算出体积,并且学生在游戏氛围中快速求解出应用题答案,以此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增强学生求解能力和反应能力。此外,学生对于教师设计的游戏化练习题非常感兴趣,进而促使学生积极做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做题的积极性、自觉性。

(二)分层设计数学练习题

设计课堂练习题之前教师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教师设计课堂练习题时非常重视结合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数学题,如果不注重分层设计练习题,就会导致部分学生感觉练习题非常难,致使学生不积极做题,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很难激发学生主动做题,因此,教师要想提高全体学生对做练习题的主动性,应结合全体学生的差异性,分层设计课堂练习题,从而对于学习能力强、智力水平高、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教师布置一些比较难的练习题和不同类型的习题,而对于班级里的后进生,教师应注重设计基础性的练习题,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同时使学生在做题中温故知新。

例如:讲解“小数乘法”时,教师先讲解课程的重点内容,讲解中教师将所分层设计的数学分数题,用教学设备展现出来,并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做不同难度的小数练习题,体现出教师设计的练习题有不同层次,教师引导学生做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能使全体学生高效做完所有练习题,进而提高学生们的做题效率。

(三)引导学生分享课堂练习经验

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发现学生之间缺少互动和交流,致使课堂氛围活跃不起来,沉闷的课堂氛围容易降低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导致学生对做题不主动,对此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做不同类型的习题,还将学生分为多组,引导各组成员相互交流做题经验和做题方法,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加强互动,在互动过程中学生互相学习有效的做题方法,学生在互相学习中促进自身不断进步,同时学生在互动和交流中共同找到做题的方法,学生将积累的做题方法运用到做题中,由此学生高效做题。此外,学生互相分享课堂做题经验,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将积累的做题经验和做题方法运用到课堂练习当中,有效提升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主动性。

例如:讲解“分数乘法”时,教师先讲完课程内容,然后教师引导各组成员互相分享做练习的经验,学生互相分享中积极说出做题时应提高专注度,如果不认真不仔细,就会因为自己马虎大意,而导致计算结果不正确,由此学生在互相分享中懂得以认真端正的态度做练习题,进而提高学生对课堂练习的认真程度。

三、总结

总之,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教师除了传授数学知识以外,还应重视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多做不同类型的练习题,并在引导学生做题之前,教师先了解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结合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分层设计不同的练习题,同时引导学生分享做题经验,以及将练习题与游戏结合起来,这样一来,能够取得最佳的课堂练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