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
(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河镇中心校,贵州 六盘水 553000)
初中生主要通过生物课堂学习来高效获取生物知识,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初中生物学习水平。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优化改善,落实各个教学环节,深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切实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比较偏爱新鲜且富有趣味的事物。初中生物教师应分析初中生特点,从提高趣味性入手,合理引入丰富的教学内容,将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以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昆虫的生殖与发育章节教学为例,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多种不同种类的昆虫视频,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有关昆虫知识的学习中。初中生物教师应提出毛毛虫可以变成漂亮的蝴蝶,将学生的求知欲有效激发出来,再展示毛毛虫向蝴蝶演变的全过程,着重讲解其中的毛毛虫发育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初中生物教师可引入蜜蜂及草蜢等昆虫有关内容,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昆虫知识的学习中,促使学生快速调整好生物学习状态,从而组织学生对昆虫的生殖与发育等生物知识进行深入学习,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效率。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物细节知识,引导学生掌握高效的观察法,加强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全面了解相关的生物知识,活跃学生的生物思维。如人教版生物八年级鱼章节教学时,初中生物教师需重点讲解鱼的呼吸知识,需根据鱼在水里生活通过鱼鳃获取水中氧气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生物结论,合理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逐渐进行深入思考。具体可设计以下问题:一是活鱼和死鱼的腮的颜色?二是什么情况下鱼鳃会变成红色?三是鱼依靠什么完成了获取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活动呢?初中生物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逐步解答更深层次的相关问题使学生深入学生相关的生物知识,鼓励学生发现寻常生物活动变化后的问题,使学生迫切希望通过生物知识的解决问题。初中生物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鱼在水中游动的视频,要求学生对鱼进行仔细观察,让学生结合自身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生物问题,鼓励学生踊跃发言,活跃生物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升。此外,初中生物教师应给予适当指导,还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本中的生物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生物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切实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效率。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具体的生物教学内容,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活动,也可将某些生物实验改成探究性生物实验,引导学生在生物实验学习中从不同角度思考,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分析探索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初中生物教师可给予学生自主权利,可合理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要求学生将生物实验所需器材及材料等明确,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生物知识自主设计实验步骤以及动手实践,可适当为学生解惑答疑,并鼓励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这能使得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思维判断能力得以提升,同时也使学生生物实验思路更加开阔。如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细菌与真菌的分布章节教学,初中生物教师可让学生围绕检测不同环境下细菌与真菌的分布主题进行探究性生物实验,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实验的细节问题,让学生列举材料及用具等,合理设计生物实验的流程,强调探究性生物实验的对比分析,培养基、真菌及细菌的获取、设置实验对照组等内容。初中生物教师可结合真菌及细菌等生物知识,设置问题,如为什么需要两套培养皿、实验的环境条件要求等,引导学生完善实验细节。在生物实验活动中,教师应要求学生认真操作和仔细观察,并让学生根据实验的现象进行总结分析,使学生对细菌及真菌部分的内容有充分地了解,锻炼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掌握生物实验中的细节,实现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习反馈,多与学生进行互动沟通,适当调整教学方法等。生物教学过程有较为复杂的结构组成,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始终处在动态变化中。基于此,初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及时询问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情况,采取随堂检测及提问等多种形式获取反馈信息,了解教学中的不足,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对生物教学内容进行调节,帮助学生高效掌握课堂教学知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人教版八年级生物进化历程章节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鱼类、两栖类以及哺乳类动物的心脏具体构成进行比较分析,鼓励学生总结其中的相同点及不同点,使学生对此部分生物知识有更深入地掌握。在两栖类动物中,蚯蚓是比较特殊的存在。部分学生会通过分析比较蚯蚓与其他动物的心脏组成,总结出动物心脏是由简单到复杂进行演变的。对此,初中生物教师应给予此部分学生创新思维赞扬,请学生分享思考过程及依据,让全体学生结合所学生物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讨论分析。这可使学生深入理解生物进化论有关知识,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进化论有关内容。
综上,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初中生物教师应结合具体的生物内容,分析学生的发展特点,丰富生物课堂教学内容,合理设置生物问题,开展探究性生物实验教学活动,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反馈,加强学生观察能力及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