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萍
(唐山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方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数字化改变。传统的图书馆资源与环境建设以纸质图书文献为中心,但目前图书馆的阅读环境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向着虚拟化和网络化转变,数字阅读正日益成为人们阅读生活的趋势和常态,这对于图书馆资源建设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面对目前形势,如何做好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数字阅读,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得到各位同仁的指点。
(一)数字阅读的概念
数字阅读即阅读的数字化,一方面指阅读对象的数字化,即阅读的内容是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如电子书、网络小说、电子地图、数字影像、博客和网页等;另一方面指阅读方式的数字化,即阅读的载体、终端是带屏幕显示的电子仪器而非平面的纸张,如Mp3、Mp4、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和阅读器等。
(二)数字时代步入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
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时代。人们在迅速迎合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各种改变,原来人们买东西使用的是人民币纸币,之后就是划卡购物,各种信用卡,但使用信用卡购物的人群毕竟还是小部分,可看看当今现状,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大多数人都习惯出门不带钱,拿着一部手机,买东西用微信、支付宝扫一扫就付款了。网上购物已成为一种时尚,快递公司爆棚一样增长。人们的娱乐项目也由进出KTV,变成了现在的抖音、快手和全民K歌。人们在不断接受着这些互联网给自己带来的方便、舒适和幸福感。再看大学的图书馆也逐渐地由读者现场阅览室阅读纸质书籍演变到利用电脑、手机去数字阅览平台阅读小说、杂志和各种专业书籍,方式相当便捷。
(三)数字阅读的特征
数字阅读具有很多的优势,不管你是什么年龄、什么身份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数字阅读的影响,数字阅读在改变着现代人的阅读方式、学习方式、教育方式和生活方式。
1.数字阅读资源广泛、内容丰富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数字阅读的资源和内容已经相当丰富,它不仅仅有传统的文字内容还有更加丰富的直观图片、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的内容,改变了原来只有纸质文字和图片的现象,阅读量比纸质的图书要大很多倍。由于互联网具有强大的链接和搜索功能,你随时都可以找到你要解决的问题,涉猎很多领域。这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2.数字阅读具有实效性
目前数字阅读的载体越来越多,论坛、贴吧、微博等各种形式相继出现,他们的特点是读者与作者可以互相交流,共同探讨问题,这调动了广大读者的阅读积极性,丰富了读者的思维,丰富了知识。增强了学习效果,使读者收获了阅读的乐趣。
3.数字阅读具有较强的便捷性
由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由原来的台式电脑、手提电脑到现在的智能手机的出现,使数字阅读变得越来越便捷,现在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阅读,查阅你想查阅的资料,阅读你想阅读的书籍,为你答疑解惑,几乎是智能手机无所不能。这种便捷性和移动性使广大读者在心理上和情感上感受到了一个自由空间,使阅读变得更加快乐。
(一)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资金投入和精力投入有限。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还偏重于纸质图书,把大部分的工作精力和经济财力投入在图书的馆藏和借阅,购置新的纸质图书。
(二)对已有的数字资源宣传力度不够,有的读者对图书馆的理解还局限在过去,认为图书馆就是借阅书籍、阅读书籍的地方。所以他们很少关注图书馆已有的数字资源。对已有的数字资源利用率较低。
(三)已有的数字资源还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的需求,要从各个领域、各个学科建立更多的数字资源供读者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一)建立多学科的数字资源数据库
根据对各个专业数字资源需求的调研,有针对性地引进广大读者急需的、日常的数据库,让读者需要就能找到,找到就对他们的学习研究有帮助,这样读者的点击率就会增加,对资源的利用率也随之提高,并且对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也会点赞。
(二)建立特色专业资源数据库
每个学校有每个学校的特色专业,打造特色专业对学校的发展很有益处。所以要给这些特色的专业更多的数字资源,以供读者参加比赛、开拓创新之用。让他们在阅读中开阔眼界、增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做井底之蛙,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自己的突出贡献。
(三)加强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
馆藏资源数字化就是通过音频、视频等数字化技术手段,使纸质图书文献转化成数字资源,然后存储在计算机等存储设备里。实现文献全文信息、文献目录信息、多媒体图像信息的一体化集成管理,做到快速检索,随时随地阅读查阅。当前,将馆藏资源全部数字化的能力还受限,因此各图书馆应根据自己实际的馆藏特色,有重点地选择利用率高且有长期保存价值的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为读者提供快捷、方便的阅读资源。
图书馆是广大读者学习知识、搜集资料、专业探究的重要场所,我们作为图书馆人一定要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为他们做好服务,为他们提供快捷、有效、有用的数字阅读资源。做好图书馆数字阅读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图书馆人坚持不懈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