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党员实习期间教育管理研究

2020-11-12 02:34:38郭梦瑶吉首大学医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9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党组织党员

郭梦瑶/吉首大学医学院

大学生党员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的中坚力量,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党组织未来的各项事业。高等学校大学生党员集中在大三、大四等高年级学生。高等学校在学生完成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后根据人才培养计划,同时也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运用能力一般会安排半年以上的时间,让学生到实习基金和实习单位去学习,导致高校党员流动性较大。如何做好高校大学生党员实习期间教育管理,是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考验。做好大学生党员实习期间教育管理,提升大学生党员的质量,尤其重要。

一、大学生党员实习期间教育管理的现状

大学生党员在实习期间脱离了高等学校的指导和管理,实习单位又只负责学生的实习期间的学习和技能操作,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党员在实习期间的教育管理相对弱化。

(一)大学生党员实习期间人员分散且时间较长

根据调查,大学生党员在实习期间一般分配在不同的实习单位,人员分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中实习期一般为半年以上,时间较长。

表1 某大学学生实习时间和单位统计表

(二)大学生党员实习期学习主动性较差,党性意识不强

按照党员发展流程,大学生党员一般在大二下学期或者大三才被组织吸收,还没有接受太多的党组织教育,就进入实习单位学习。受到地域的影响,大学生党员在实习期间很难返回学校参加党组织活动,不能经常性受到党组织教育,党的理论知识薄弱。在这种长期缺乏党组织系统的教育管理下,大学生党员主动学习积极性较差,党性意识不强,容易受到外界影响。

(三)大学生党员实习期间先锋模范作用缺失

大学生党员离开学习去往实习单位后和同年级以及低年级同学的沟通联系较少,很难开展对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共青团员的引导培养工作,难以将党组织的思想宗旨意识传达给同学,难以发挥党员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以及先锋模仿作用。

(四)大学生党员实习期间教育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高校党员教育管理机制更多的适用于在校党员,对在实习单位实习的党员很难使用。实习单位并没有建立相应的学生党建机制,部分实习单位并不重视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或者只是流于形式。学生党员在实习期间没有得到系统的教育管理,对实习党员的思想教育关心不够,削弱了大学生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

二、大学生党员实习期间工作问题原因分析

(一)对大学生党员实习期间教育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在思想上对大学生党员实习期间教育管理问题,高等学校和实习单位没有达成统一认识。部分高等学校不重视大学生党员实习期间教育管理,将大学生党员在外实习的教育管理不够归因为地域时空的影响,未对建立系统的规划化的管理机制。部分高等学校认为大学生党员在外实习数量少,时间短,党建事情多,没有高度重视。

(二)党支部作用发挥不够

由于学生在外实习,党支部作用发挥不够,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监督约束不够。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对学生党员进行监督约束是为了促进大学生党员不断自我革新同时也是落实从严治党的要求。但是对于在外实习党员大多是“放任自由”或者没有真正按照要求执行。大学生党员在外实习阶段感觉没有什么压力,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导致了“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懒一半”的现象。第二,对大学生党员的综合考核不够。对大学生党员在外实习的考核只注重成绩,对思想和作风的考核较少。另外对考核结果的运用没有得到明显的体现,让学生放松了考核的要求。

(三)实习基地有关组织机构不健全

大多实习单位认为自己的职责只是针对学生的学习和技能操作,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不属于实习单位的职责范围,难以主动承担大学生党员实习期间的教育管理任务。实习基金没有专门针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机构以及制度。

三、大学生党员实习期间教育管理对策分析

(一)强化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过程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严把发展关,确保党员发展质量,一是发展党员工作要遵循“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方针,坚持入党自愿、个别吸收的原则,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加强大学生党员在校期间的教育管理。

(二)构建大学生党员实习期间管理新模式

健全大学生党员实习期间教育管理机制,可以在同一个实习单位或者相近的实习单位,根据党员数量成立党小组或者临时党支部。由党小组或者临时党支部负责实习期间党员的教育管理,并时刻向组织进行汇报。同时应该加强高等学校和实习单位之间的联系,对大学生党员实习期间的教育管理问题达成共识,双管齐下,相互配合补充,实习单位建立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制度,要求学生党员参与实习单位关于党员教育管理的学习和活动。避免出现无人管理,混乱管理的现象。

(三)利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党员实习期间教育管理

以前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要创新“远程 + 近程”双程教育管理模式。运用远程管理方法,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网上党支部,定期公布学习教育内容,充分发挥网上资源共享的优势。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直播等平台做好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通过网络途径,建立高校党员交流互动机制,使党组织和实习生能够及时掌握高校学生党员的实习心态,大学生党员在高校学生党员的外部实践中也可以通过网络渠道进行汇报个人思想,及时学习党的建设的最新理论,跟上党组织工作部署,感受党组织的关怀和引导。

(四)完善监督以及评议制度

根据大学生党员在外实习的情况,专门制定相应的评价监督体系。通过量化考核的方式来评议大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可以采用星级评议的方式进行,如表2所示。

表2 大学生党员评议星级示范表

党员实习生的教育和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目标是多方面的,评价和监督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实现大学生党员实习期间的教育和管理,必须建立协调统一的制度并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岭南音乐(2022年4期)2022-09-15 14:03:12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清华党组织公开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3:50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6:42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学习月刊(2015年16期)2015-07-09 05:39:22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