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检测结果准确度的提升方法研究

2020-10-20 06:48:01张钰
数码设计 2020年9期
关键词:水质检测提升方法准确度

张钰

摘要:随着人类活动的日渐频繁,大量的工业、农业、生活废弃物排放到水体当中,使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据统计数据表明,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淡水污染面积达到5.5万亿立方米,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水质检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它为水环境治理提供了确凿的数据参考,对制订科学有效的水污染治理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将围绕影响水质检测结果准确度的主要因素,就如何提升检测结果准确度采取的有效方法展开论述。

关键词:水质检测;准确度;提升方法

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9-0042-01

受到水质种类、来源以及检测方法的影响,水质检测结果也极易出现较大误差,这不仅影响了水质检测数据的权威性,同时,也给水环境改善与治理增加了诸多难度。为了提高水质检测准确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安全,水质检测部门应当从提升检测技术水平方面着手,将水质检测结果误差降到最低点。

1 水质检测指标分析

在水质检测当中,主要的检测指标包括溶解氧、大肠杆菌群、生物化学需氧量、细菌总数以及化学需氧量。溶解氧主要是指水体中的含氧量,常用mg来表示,该项指标主要用来评测水体的自净能力。大肠杆菌群主要是指在37℃的温度条件下,水体在24小时内产生的无芽孢的大肠杆菌菌群的数量,这项指标用来衡量和判断水体是否达到饮用水要求。生物化学需氧量主要是指水体在分解所含有的有机物时所消耗的氧气量,数值越大,水体污染越严重。细菌总数是指水体中各种细菌的数量,细菌总数越多,水体受污染也就越严重。而化学需氧量指标主要是指水体在进行化学氧化时的需氧量,该指标的数值越大,由说明水体受污染程度越高。

2 影响水质检测结果准确度的主要因素

2.1水质来源的影响。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水资源分布不均,采集不同地域的水质检测样本时,其检测结果也存在较大差异。比如对经济发展速度快、工业活动频繁的地区来说,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排放量大,在取样检测时,水污染程度就比较严重,而对于人口稀疏,地方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地区来说,在取样检测时,水污染程度就比较轻微,如果将两个区域的水质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就会出现较大差异。因此可以说,水质检测结果准确度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等因素有着直接关联。

2.2水质种类的影响。目前,在对水体进行质量检测时,可选取的水质种类较多,主要涉及江水、河水、湖水、地下水、地表水,而每一个水质种类的存在状态以及产生源头各不相同,需要检测的水质指标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检测工作中,应当采取不同的检测方法。比如在检测河水与湖水样本时,由于当地的河水受污染程度低,而湖水受污染程度高,两种水质的检测结果就会出现明显差别[1]。

2.3检测技术的影响因素。在水质检测过程中,常常采取物理检测与化学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物理检测主要借助于滤网,对水体中的悬浮颗粒进行检测,以判定出水体悬浮物的含量与悬浮物种类,而化学检测主要借助于化学检测仪器,比如离子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器、气相色谱仪等,这些检测仪器能够对水体中的微量元素成分进行检测,进而检测中水体中有害成分的具体含量。选用哪一种检测仪器和检测方法,其检测结果也会出现上下浮动的情况。

3 提升水质检测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3.1科学选择水质检测点。针对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特点,检测人员应当科学合理的选择水质检测点,这对提高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度起到决定性作用。在选择水质检测样本时,检测人员可以对不同的抽样点进行多次反复检测,然后根据检测结果,计算出平均值,再与每一个检测数据进行比对,选取离平均值最近的水样,并以该处水质检测点作为最后的选定的检测点。同時,在开展水质检测活动之前,检测人员需要对当地的工业生产规模以及人们的活动规律进行调查,并根据水体的污染程度以及污水流动性特点设置标准检测点,进而从源头上解决水质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3.2提高检测技术水平。随着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水质检测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因此,为了提升水质检测结果准确度,检测人员应当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应用先进的水质检测技术,根据不同的水质,应用不同的检测技术,在检测过程中,将物理检测技术与化学检测技术结合到一起。结合以往的检测工作经验,借助于检测仪器提供的数据,进行科学判断与分析,以降低水质检测结果误差[2]。

3.3选取合理的采样频率。采样频率不同对检测结果也会造成不同的影响,因此,在水质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应当结合不同的水源特性,科学设定采样频率,如果水源流动性发生变化或者水源中的有害成分发生改变,需要及时调整采样频率。比如在第一次采样时,水体周边并不存在污染源,而第一次采样结束后,水体周边出现了污染源,这时,检测人员就需要及时进行第二次采样,并将两次采样的检测结果数据进行比对,以检测出水体中的微量元素成分。另外,由于水质检测仪器精密度较高,如果水体中的有害成分过多,就会对仪器产生腐蚀作用,进而影响检测结果,针对这种情况,检测人员应当及时对检测仪器进行维护保养,使仪器精度能够满足水质检测需要。

4 结论

近年来,我国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在这种形势之下,工业活动越加频繁,水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因此,水质检测人员应当不断提升检测技术水平与个人职业素养,在检测工作当中积极借鉴成功经验,将新技术、新方法运用到检测工作当中,为人民群众的用水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黄虹.水质检测结果准确度的提升方法研究[J].检验检疫学刊,2019,29(5):126-127.

[2]段江飞.基于EXCEL的地下水水质检测结果准确度检验[J].山东煤炭科技,2019(2):209-211.

猜你喜欢
水质检测提升方法准确度
幕墙用挂件安装准确度控制技术
建筑科技(2018年6期)2018-08-30 03:40:54
微生物在水质监测中的作用和意义
试论如何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及稳定性
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常规分析的若干研究
珠江水运(2016年23期)2017-01-04 17:23:03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
未来英才(2016年22期)2016-12-28 16:13:35
锅炉水质检测的方法和优化措施
保定市高校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及提升方法研究
青春岁月(2016年20期)2016-12-21 17:55:21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青年时代(2016年29期)2016-12-09 22:52:20
如何提升幼儿区域活动的参与度
考试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 07:27:05
动态汽车衡准确度等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