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德育课程的不同学习风格教学研究

2020-10-10 01:44:24
魅力中国 2020年32期
关键词:动觉学习者德育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兴义 562400)

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改进和加强德育课程教学,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中职院校需要加大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而德育课程教学是培养思想政治素质的主要渠道。学习风格是学习者习惯性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倾向,随着个别化教学理念的发展,中职院校德育课程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教学方法突出个性化特征。

一、学习风格基本理论

(一)学习风格的界定

对于学习风格的定义,没有统一的定论。Dunn夫妇(1979)认为学习风格是一个人对新的或困难的知识加以注意时的表现方式;Kolb(1981)定义学习风格是学生感知和加工信息的偏好方法;Keefe(1982)认为学习风格是相对稳定的个体生理、认知和情感特征,表明了学习者如何感知学习环境,如何与其发生互动作用;Reid(1987)指出学习风格是一个人习惯性感知、加工和存储新信息和技能的方式 ;谭顶良(1995)认为学习风格是不变的且带有个性的学习方式,是学习倾向和策略的总和[1]。

这些定义本质上的共同点是:1、习惯性、偏爱性或稳定性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式;2、体现了个体差异性。笔者认为学习风格是习惯性、倾向性和带有个性的学子方式和学习策略。

(二)学习风格的类型

佛蒙特(vermunt)将学习风格分为四个维度:加工策略、调节策略、学习观和学习动机[2];Kolb根据具体经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和积极实践四个学习周期,由于对每个阶段的偏爱程度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学习风格,即聚合性、发散性、同化性和调节性[1]。吸收教育学、心理学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结合前两者的分类结果,笔者将学习风格从学生的感知模式、认知方式和学习动机三个维度进行划分。根据学生的认知方式分为: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审慎型和冲动型、分析型和综合型;根据学生的感知模式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和动觉型;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分为:自律型和他律型。不同学习风格的特点见表1。

表1 不同学习风格的特点

学习风格的影响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其中外部因素有: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等;内部因素有:性格、意志、情感等。学习风格无好坏之分,反映的是学习者在面对学习任务时表现的处理方式的偏好。

二、中职院校学生德育课程的学习风格

中职院校学生德育课程的学习风格可以根据坎菲尔德学习风格量表测量,该学习风格量表是专门针对职业院校设计的,题目涉及范围较广,包括学习内容和方式、学习中的社会关系和学习期望等,能较为全面的反映出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风格,但因测量内容不够深入,测出来的结果不够具体,所以还需要结合荷马纽森等人编制的实践导向学习问卷以及布如克和布特勒针对学校本位学习和工作本位学习不同学习情境编制的学校本位学习途径调查问卷和工作本位学习途径调查问卷[3]。前人研究成果显示[4]:中职院校学生德育课程的学习风格主要有场依存型、视觉型、动觉型和他律型学习风格。

(一)场依存型学习风格

场依存型学习者判断客观事物时,倾向于以外部信息作参照,注意力难以集中,认知方面很难独立于外部背景,观念和态度更容易受他人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干扰和影响。此类学习者的特点为:1、以外部动机为主,学习依赖外在反馈;2、偏爱整体的认知方式,喜欢系统化的学习材料,不喜欢分析;3、喜欢社会类科学,对人比对物更感兴趣;4、表现的较为拘谨,适合结构严密的教学方法。

(二)视觉型学习风格

视觉型学习者对视觉信息更容易接受,在脑海中形成有关学习材料的图像和片段。感知模式的不同导致学习效果的不同,学习者如果只使用视觉通道,只能记住25%的学习材料;如果只使用听觉通道则只能记住15%的学习材料,但是如果视觉通道结合听觉通道,将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能记住65%的学习材料,此类学习者的特点为:1、学习者通常坐在教室的前排;2、能够快速读懂图表,书面能力强;3、接受语音指导较难,不适合反复听录音;4、喜欢阅读,能较容易的从书本上获取知识;5、比较自信,有较强的自制力,因而显得呆板。

(三)动觉型学习风格

动觉型学习者倾向于通过操作和运动接受信息,一般有较强的运动节律感和平衡感,习惯用手或身体参与学习活动。通过视觉和听觉通道接受信息的能力较弱。此类学习者的特点为:1、难以静坐,而且不喜欢阅读;2、不喜欢讲解和板书的指导学习方式;3、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4、有广泛的兴趣,难以集中注意力。

三、中职院校德育课程的不同学习风格的教学策略

(一)场依存型学习风格的教学策略

中职院校的培养目标规定为社会岗位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而学校过分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而不重视德育课程的教学[5]。结合此类学习风格的特点,教师应该使用结构严谨的教学方法(讲解法和演示法)以适应他们喜欢系统性学习的习惯。同时应该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分配具体任务,养成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使用讨论法以适应他们讨论式和合作式学习习惯,同时应该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安排德育课程的晚自习和适当分配个人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加强他们辩证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面对他人的批评和建议时,应该要冷静、多角度考虑分析是否接受。

(二)视觉型学习风格的教学策略

中职院校的德育课程教学手段没有信息化,在如今这个信息化社会,应该将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交互式教学媒体引入德育课程的教学课堂中,用于引起学生注意,提高学习兴趣[5][6]。结合此类学习风格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板书和演示法(视频、图像和图表),其中主要采用视听结合的视频演示法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德育课程上,教师一边放合适的音乐,一边让学生画画,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德育知识的学习热情[7]。对此类学习者的自制力稍稍放松管理,给他们相对独立的空间,同时加强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组织更多的课外活动,避免呆板读书。对他们良好的成绩进行奖励,同时也应该教导他们不能自负,要学习他人长处,集思广益。

(三)动觉型学习风格的教学策略

中职院校在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上没有进行校本研究,还是采用传统的书本知识作为教学内容,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学内容里还应加强职业精神的培养[5][6]。结合此类学习风格的特点,教师应该采用分散教学法,如阶段式教学法,逐渐培养集中学习的习惯,教会学生集中精力的学习方法,如在德育课程的教学前,分配合理时间让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同时管理好课堂学习环境。采用实验法和练习法进行教学,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兴趣[7]。

结语

中职院校需要培养具有一颗甘愿做螺丝钉的崇高工匠精神的人才,因而德育课程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结合中职院校学生德育课程的现状和不同的德育课程学习风格实施相应的教学策略,只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才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德育课程的学习动机和提高课堂效益。

猜你喜欢
动觉学习者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小学歌唱教学“动觉—听觉—视觉”学习模式实践探索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2:02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运动领域中动觉的研究综述
气沉丹田、丹田呼吸和腹式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