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2020-10-10 11:56:32
魅力中国 2020年34期
关键词:全麻病原菌呼吸机

(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湖北 荆门 448000)

气管插管目前已经成为全麻手术患者和危重症患者在抢救中应用广泛的麻醉操作方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气管插管侵入性的操作也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之一。笔者通过对2017 年7 月—2019 年7 月间,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后,引起医院内肺部感染的109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预防肺部感染提供参考。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选取2017 年7 月-2019 年7 月监测气管插管全麻手术,且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109 名,其中男性45 例,女性63 例;年龄14-72岁,平均47.3 岁;所有患者术前测定肺功能正常或肺功能通气量≥85%,无肺部感染症状及X 线感染症。

(二)感染诊断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01号)文件《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和医师病程记录、胸部X线、各种生化检查结果确诊[1]。术后>3d患者出现咳嗽、咳痰;体温>38℃;听诊肺部有不同的呼吸音改变;白细胞>11.0*109/L;出现X 线片提示肺炎。痰菌培养结果。

(三)调查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按设计的表格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统计项目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原菌分布和手术种类等。术后48 小时,留痰标本做细菌培养。根据查房和监测结果诊断感染病例。

二、结果

(一)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菌种分布调查560 例气管插管全麻术后患者,其中肺部感染病例109 例,感染率14.46%。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见表一。

(二)感染患者的年龄与手术

气管插管全麻术后,患者年龄>60 岁发生肺部感染的概率大。见表二。

表二 肺部感染因素分析

三、讨论

气管插管全麻是目前医院手术麻醉中最常见的麻醉方法,然而侵入性插管是引起肺部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2]。全身麻醉时间越长,导管压迫气管时间越长,使气管黏膜损伤加重和分泌物过多容易渗入下呼吸道导致感染[3]。插管后支气管树与外环境直接相通,鼻腔和口咽失去了一线防御感染的作用,上呼吸道屏障功能减弱,插管术后留置的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所以要尽量缩短手术麻醉插管时间和术后留置的时间,是减少肺部感染的主要措施。

机械通气时间长也是医院肺炎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术后气管导管留置时间越长呼吸道感染的危险性越大,苏醒时间延长需要继续的辅助通气使用连续机械通气比未用机械通气者到6-12 倍[4]。因此,根据患者病情,尽量停止机械通气,拔出气管插管,改用鼻导管给氧,减少感染的发生。

从本次调查来看,革兰阴性菌占57.8%,主要是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氏菌占到30.28%,主要为葡萄球菌。感染病原菌的检出及药敏的测定,是提供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对患者进行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时应进行药敏实验,降低耐药性,促进患者康复。

通过对不同年龄段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结果来看,年龄>60 岁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概率最大,并且年龄越大,感染率越高。神经系统患者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发生肺炎感染的概率较高,为44.95%,远远高于其他疾病术后感染的比例。

医护人员进入ICU 应更鞋换衣,戴口罩、帽子,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按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做好手卫生清洗消毒。因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率相关因素分析呈负相关,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4】。医务人员的手是转播VAP 病原菌的重要途径,吸痰操作前护士应按“七步洗手法”的规范洗手,按无菌操作规范吸痰,吸痰完毕脱去手套及时洗手,切断交叉感染的传播途径。

定期对ICU 病房空气、消毒液、物表、手样及消毒灭菌物品进行监测,如不合格,应积极查找原因,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直至合格。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口咽部分泌物细菌培养,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避免感染范围扩大,并做好记录备查和进行分析改进。

消毒、灭菌、隔离要预防全麻气管插管术后感染,要采取综合的预防措施,除了严格无菌操作,插管前后,严格的洗手或手消毒外;还要尽量减少插鼻胃管,减少误吸;输氧雾化器具,严格的消毒;特别是呼吸机管道,我院都采用环氧乙烷灭菌。呼吸机因其拆卸、安装不易而成为消毒死角。其中寄居的病原菌可通过呼吸回路传染患者;虽然通气管和湿化器可以定时消毒,但是常规消毒处理起不到预防感染的作用,一因呼吸机中病原菌可下传;二因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病原菌可上传污染呼吸机回路。因此,对呼吸机不能拆卸的回路进出口采用消毒液气溶胶喷雾的办法进行消毒,经采样生物监测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针对执行气管插管的全麻患者麻醉中必须注意:严格无菌操作;尽量减少气管的损伤;拔出气管插管前,吸痰要充分,有效防止误吸;对感染概率较高的患者和手术类型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减少插管时间,术后尽快苏醒,尽量减少机械通气时间。

猜你喜欢
全麻病原菌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
中外医疗(2015年5期)2016-01-04 03:5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