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博物馆馆藏战国青铜器赏析

2020-10-10 11:56:32
魅力中国 2020年34期
关键词:编钟音阶青铜器

(河南省驻马店市博物馆,河南 驻马店 463000)

青铜器的出现是中国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世界文明进入“青铜时代”的一个重要标记物。在古代,青铜被称为金,或者吉金,那是因为他出世时通体是一个黄金般的土黄色,只是因为经过千百年的受沁而成为青绿铜锈,因此称为青铜器。由于青铜器材质的稳定性,器物上刻有各种纹饰、铭文,不但记录了各个朝代重要的历史面貌、社会现状,还记录了人们祭祀、狩猎、分封等社会活动,对人们考察研究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被史学家称为“一部活活的史书”。驻马店市博物馆藏有一批青铜器,不乏精美之作,今选一二,略作介绍。

一、铜鼎

年代:春秋

器物特征:2005 年,上蔡郭庄楚墓出土,有盖,盖沿微内敛,平沿方外唇,顶微上鼓,圆环钮,钮座为半圆拱形双头兽状。器身子口微内敛,两附耳,唇下有凸起的一周微抹角方形,深弧腹。大圜底近平,三蹄足。盖上饰凸弦纹和带状粗体蟠虺纹。器上腹部近中间部位饰一周宽鼓的弧形带状凸弦纹,弦纹上下各饰一周蟠虺纹带。腹内有铭文:惟王八月丁丑竸之宁自乍将□列□服供盟祀。

古人“视死如生”,希望死后过着生前的日子,郭庄楚墓一号墓随葬有青铜礼器、乐器、酒器、兵器、车马器、洗浴器等,贵族奢华的生活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在随葬器物上展露无遗,也反映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工艺水平。

在春秋战国时期,鼎是最重要的礼器,有一套严格的用鼎制度。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最多用两鼎。只有楚国是用升鼎来显示身份地位高低的。

二、青铜编钟

年代:战国

器物特征::1979 年上蔡县砖瓦厂楚墓出土,青铜编钟一套共计13 件,长6 至13 厘米,宽5 至10 厘米,高13 至24 厘米,共重8.63 千克。钟体较长,两铣呈斜曲的弧形。它是古代上层社会专用的打击乐器,古人在举行大型的祭祀礼仪活动时,都要用编钟来演奏乐曲以敬神。

“礼”规范人的行为,“乐”感染人的内心。古人在举行大型礼仪活动时,皆要用乐器演奏乐曲以敬神、以娱众。八音之中,以钟为首,尚乐之风,于楚为烈。春秋时,楚王有“九龙之钟”作为社稷之象征。楚国的王公贵族,也多以随葬乐钟来显示其地位与修养。

编钟由若干大小不同的“钟”组成,每一个钟体上都饰有简单的兽面,内腔是空。编钟的编制有许多种类,东周时期的编钟以九枚一组的居多,较大的编制以曾侯乙编钟(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为代表,共计六十四枚,分三层悬挂。

编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当时的钟多为陶制;商代以后的编钟多为铜制。随着历史的发展,编钟从三枚一套演变到九枚、十二枚甚至更多。不同的编钟可构成完整的五声音阶、六声音阶、七声音阶。三件一组的编钟可发出一个完整的五音音阶,这套编钟可构成完整的七声音阶.具备了旋宫转调的能力.当敲击正鼓音、侧鼓音时钟体通过有规律的振动发出优美的乐音,正鼓音、侧鼓音发出的乐音相差三度。

编钟属于变音打击乐器族,发音类似钟声,清脆悦耳、延音持久,具有东方色彩,适合于演奏东方五声音阶的音乐。中国古代 大型打击乐器,编钟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它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引在木架上悬挂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铜钟,由古代侍女用小木槌敲打奏乐。

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发现中国在西周时期就有了编钟,那时候 的编钟一般是由大小 3 枚组合起来的。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的编钟数目就逐渐增多了,有 9 枚一组的和 13 枚 一组的。1957 年,在我国河南信阳城阳城址出土的第一套编钟13 枚演奏的东方红乐曲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唱响太空。

不是佛教文化用品,是祭祀礼器。而且佛教产生于汉代。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铜。1973 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曾出土一件半圆型残铜片,经鉴定为黄铜。1975 年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000 左右)出土一件青铜刀,这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是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的证明。相对西亚、南亚及北非于距今约6500 年前先后进入青铜时代而言,中国青铜时代的到来较晚,但却不能否认它是独立起源的,因为中国存在一个铜器与石器并用时代,年代距今约为5500——4500年。中国在此基础上发明青铜合金,与世界青铜器发展模式相同,因而可以排除中国青铜器是由境外传播而来之说。

“国之大事,在祀及戎”。对于中国先秦中原各国而言,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祭祀和对外战争。作为代表当时最先进的金属治炼、铸造技术的青铜,也主要用在祭祀礼仪和战争上。夏、商、周三代所发现的青铜器,其功能(用)均为礼仪用具和武器以及围绕二者的附属用具,这一点与世界各国青铜器有区别,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青铜器文化体系。

一般把中国青铜器文化的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即形成期、鼎盛时期和转变期。形成期是指龙山时代,距今4500~4000 年;鼎盛期即中国青铜器时代,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也就是中国传统体系的青铜器文化时代;转变时期指战国末期-秦汉时期,青铜器已逐步被铁器取代,不仅数量上大减,而且也由原来礼乐兵器及使用在礼仪祭祀,战争活动等等重要场合变成日常用具,其相应的器别种类、构造特征、装饰艺术也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

猜你喜欢
编钟音阶青铜器
金石齐鸣话编钟
大小调五声音阶,来了解一下
乐器(2021年10期)2021-10-29 02:13:17
对称音阶(Symmetrical Scale)解析
乐器(2021年8期)2021-09-10 07:22:44
曾侯乙编钟
军事文摘(2020年14期)2020-12-17 06:27:44
后母戊鼎:沉淀在岁月里的青铜器
曾公编钟铭文补说
2000多年前最大的组合乐队——曾侯乙编钟
金桥(2018年5期)2018-09-22 02:16:54
编钟、音阶、和声与数学之美
翻译的书与翻开的局——纪念《论各民族的音阶》翻译三十年
认识“晋式青铜器”
大众考古(2014年3期)2014-06-26 08:3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