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联合盆底康复缓解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2020-09-24 01:25:42汪红娟章丽英
护理与康复 2020年9期
关键词:艾灸盆底功能障碍

汪红娟,章丽英,徐 纬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浙江杭州 310009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可以发生盆底脏器脱垂(pelvic floor organ prolapse,PUP),如阴道前后壁膨出、膀胱前后壁膨出、子宫脱垂、直肠脱垂,还易出现性功能障碍、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排便障碍等[1-2]。既往大量研究表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与妊娠、分娩、体质量指数(BMI)、激素水平下降、盆腔手术史以及遗传等密切相关[3-4]。有学者发现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体质以气虚质为主,可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本病[5]。艾灸通过借助灸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穴腧穴的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伤寒论》亦曰:“下利,手足逆冷,无脉者,灸之。”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对64例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艾灸联合盆底康复治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入选标准:产后42~60 d第1次复查的初产妇,足月分娩单胎;存在SUI,SUI程度为轻~中度[6];诊断为气虚质[7];患者长期在本地居住;盆底器官脱垂定量(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ation,POP-Q)分度[8]为Ⅰ~Ⅱ度;患者知情同意,并且配合治疗与随访。排除标准:孕前合并PUP,有大便失禁史、尿失禁史;孕前合并肥胖,有鼻炎、哮喘、糖尿病等疾病;急产、多胎妊娠、新生儿出生体质量<2 500 g或>4 000 g;有阴道炎、阴道流血、装有同步心脏起博器电极等无法进行盆底康复治疗者。脱落标准:中断治疗持续时间超过10 d以上的患者。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患者128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干预过程未发生脱落病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1.2 干预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盆底康复治疗。即患者产后2个月来院开始盆底康复治疗,治疗前嘱咐患者排空膀胱,治疗时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头高脚低,两腿自然分开,腹部骨性标志处、腹直肌处、腹外斜肌处各贴上电极片1片,阴道内置入盆底肌肉治疗探头(专人专用),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行生物电刺激,电刺激频率8~40 Hz,脉宽320~750 US,电流刺激强度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以产生无疼痛盆底肌肉跳动作为刺激强度,生物反馈与电刺激交替操作,治疗中患者根据治疗仪显示屏中的指示训练盆底肌肉收缩、放松,治疗师对患者进行指导与纠正,促进其自主练习盆底肌肉收缩,每次30 min,每周2次,经期暂停,10周为1个疗程。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用艾灸治疗。患者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后休息15 min,再予以艾灸治疗。艾灸选用青艾条。操作方法:患者排空膀胱后,嘱咐患者摆好舒适适合治疗的仰卧位,取3~5 cm长的艾条,点燃后放置于小型艾灸盒内,在关元、三阴交(双)、中极、足三里(双)穴位同时进行艾灸[9],每次30 min,2次/周,经期暂停,持续10周为1个疗程。在施灸的过程中,调整艾灸盒与皮肤的距离,一般以皮肤红润潮湿为度,局部皮肤稍有红晕为佳,以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宜;当患者出现极度疲劳、大汗淋漓、脉搏90次/min以上等,局部皮肤产生烧灼、热烫感觉立即停止治疗,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嘱咐患者灸后1 h内不宜洗澡。

1.3 疗效评估

1.3.1PUP评估

在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由专职盆底治疗师对患者进行PUP评估。参照《盆底松弛器官脱垂的POP-Q评估系统及其应用》[8]评价标准及临床特点,0级:无脱垂;Ⅰ级:脱垂最远处在处女膜内,距离处女膜-3~-1 cm;Ⅱ级:脱垂最远处距处女膜边缘-1~+1 cm。治疗后PUP疗效评估,治愈:I度或II度降为0度;显效:Ⅱ度降为Ⅰ度;无效:分度无变化。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SUI评估

在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由专职盆底治疗师对患者进行常规的产后恢复情况检查。检查步骤:嘱患者在试验初期的15 min内,缓慢喝500 ml白开水,不可一口气喝完;步行30 min,包括上下楼梯;最后15 min做以下试验,从座位站起来10次,用力咳嗽10次,原地跑步1 min,模拟打喷嚏5次。记录上述检查结果,根据结果进行主观分度,轻度:仅尿失禁发生在咳嗽和打喷嚏时;中度:尿失禁发生在跑步等日常活动时;重度:在站立位时即发生尿失禁。治疗后SUI疗效判定标准[6],治愈:不自主漏尿症状消失;有效:不自主漏尿次数明显减少;无效:不自主漏尿次数无好转。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PUP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PUP疗效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PUP疗效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SUI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SUI疗效的比较

3 讨论

3.1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的机制及危害

盆底功能障碍包括PUP、SUI、性功能障碍及排便障碍等。妊娠相关PUP发生的原因为整个妊娠期长达40周左右,胎儿及胎盘附属物使得盆底肌和盆腔脏器长期处于高腹压状态,盆腔筋膜、子宫主骶韧带和盆底肌肉因为分娩,尤其是产钳助产,使得盆底肌肉的损伤加重,阴道前后壁、直肠、子宫都有不同程度的下移[10]。盆底肌长期处于高腹压状态,导致盆底肌松弛,盆腔脏器失去有利支持而引起脏器脱垂,临床上很多患者表现为阴道口有异物感或可见肉样物堵于阴道口,劳累后加重,严重影响患者心身健康,目前很多患者选择了盆底手术治疗,但术后也有并发症发生及复发。女性盆底主要由筋膜、肛提肌、韧带等组成,并支撑组织,在分娩中需要盆底肌协调作用促进胎儿娩出,会引起盆底支持组织损伤。SUI不仅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而且影响正常社交和工作,使患者普遍处于自卑情绪中[11]。此外,由于生产过程中产道过度扩张,盆底肌承受牵拉力过大,从而导致肌纤维张力减弱,许多患者会有性功能障碍的困扰[12];产妇腹部肌肉与盆底组织松弛,排便动作肌群紧张度降低,引起结肠下传减弱,引起排便障碍,甚至痔疮出血等[13]。

3.2 艾灸联合盆底康复治疗能改善PUP及产后SUI症状

本研究显示,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PUP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UI治疗有效率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析可能原因为,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是根据患者疾病的分度、盆底肌力的情况采用不同的频率、不同的脉宽、不同强度的电刺激,根据个体的治疗原则进行盆底肌力生物反馈和电刺激,其原理是阴部神经接受电极的直接刺激,而且此时被动的收缩壁内或尿道周围横纹肌,提高了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副交感神经及膀胱收缩功能也受抑制,逼尿肌的代谢水平降低,膀胱容量增加,增强了储尿和尿道关闭控制能力;生物反馈治疗是通过阴道内的治疗探头来检测盆底肌肉活动与电刺激治疗,肌肉活动信息是通过肌电图、压力曲线图形信息直观地反馈出来,盆底治疗师指导患者根据导出的图形进行训练,逐步形成盆底训练的条件反射,有效控制盆底肌肉的收缩,改善了盆底功能障碍[14]。PUP属于中医的“阴挺”,因正气内虚,胞络松弛,以致不能收缩胞宫,运用艾灸治疗可升阳固脱、扶阳补气。本研究所取穴位均为补气助阳的关键穴,其中关元穴属于任脉上的穴位,为人体元气之根本,调养冲任,固摄下元,具有升提下垂内脏的功能。足三里是补益要穴,小腹、中腹、上腹之气可用足三里调补;中极穴为膀胱募穴,为足三阴与任脉交会穴,可益肾气,助气血,调经血,为治疗遗尿、小便不利之要穴。同时,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的要穴,可以健脾益气升阳,诸上穴位配合,可健脾补肾,益气升提,有利于排尿中枢的调节,恢复膀胱功能,尿道括约肌的肌张力提高,增加尿道周围组织的紧张度,从而改善产后SUI的症状。

3.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目前临床上运用盆底康复仪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疗效突出,但1周2次的治疗,4周为1个疗程,大部分患者只能进行1~2个疗程,后续的巩固治疗很难进行。同时,本研究样本量偏小,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此外,盆底功能障碍不仅包括PUP及SUI,还包括性功能障碍等,由于部分患者拒绝填写性生活质量量表,故未做统计分析,需要下一步进行研究分析。

猜你喜欢
艾灸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基层中医药(2021年7期)2021-11-02 07:19:52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辅助器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基层中医药(2018年7期)2018-12-06 09:25:38
高血压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5年3期)2015-04-23 07:28:34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