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有效方法初探

2020-09-22 23:56:29郭云云
神州·中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有效方法群文阅读初中语文

郭云云

摘要:群文阅读是一种突破性的阅读模式,要求学生通过对群文阅读的方式来主动感悟和深入理解,把握文本的思想和主旨。学生通过群文阅读会从多篇文本中提炼出异同之处,通过比较和对比的方式产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本文主要探究了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有效方法,促进学生在群文阅读中提高积极性,实现语言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有效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以“阅读先行”为理念,以培养阅读兴趣为根本,以拓展阅读视野、丰富阅读内容、形成阅读习惯、提升精神境界、提高综合素养为目标。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以阅读教学为切入点,稳妥地推进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点燃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群文阅读改变了教师的传统阅读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思维活跃,通过比较和对比的方式来探究文本的思想和情感,有利于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一、建立群文阅读学习目标

群文阅读会大大增加学生的阅读数量,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通过阅读来了解更多的语言知识。为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时要明确阅读的学习目标,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和深入分析,提高阅读效率。例如在学习八上第三单元时,本单元包括了《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蝉》《梦回繁华》几篇文章,通过群文阅读,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文章都是说明文,要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了解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和常用说明方法,掌握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体会说明语言的特点。通过阅读,学生要熟练掌握“列数字”“打比方”“引用”“摹状貌”等不同的说明方法,并且要学会探究说明文的文章结构。如在《中国石拱桥》中首先介绍了古代的赵州桥,又介绍了卢沟桥,分析了它们的个性和共性,并且探究了他们取得成就的原因。接着说了中国石拱桥现代的发展,首先总说的,之后分说长虹大桥和双曲拱桥,最后總结了发展的原因。带着明确的群文阅读目标,学生的阅读就会提高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

二、根据不同要求选择内容

1.进行古诗文群文阅读

古诗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来感受中国的文化精华,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例如在学习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比较《山中杂诗》《竹里馆》《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通过对诗中情景的探究和阅读,学生会明确感知诗人所描绘的景象,体会到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学生会看到这些诗词从题目上看好像都是在描写景色,但是通过对诗词的深入阅读,学生会发现诗中并没有特意的写景,如《竹中馆》主要是通过写人在竹林中的活动,描写出了优美的意境和高雅的氛围,传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而《峨眉山月歌》中也是除了“峨眉山月”外几乎没有景物描写,但是却表达了诗人因即将远离家乡的那份对亲情,对友情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可及的无法割舍的情怀。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让学生提高古诗文鉴赏能力,在比较和综合中主动归纳,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和深层理解。

2.进行同主题群文阅读

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是按照一定主题进行编排的,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同主题阅读的方式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思想,促进学生能够在探究中感悟,在思考中分析。例如九下第一单元中的文章《乡愁》《我爱这土地》《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祖国》通过阅读题目就可以看出来,文章表达的都是对祖国,对故乡的眷恋和热爱,突出了爱国情感的表达。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来主动感受他们是如何把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表达出来的,以理解文本为主旨,以体会情感为目的,通过反复诵读,在群文阅读中提升感悟,在分析中完成教学目标,实现学生阅读视角的丰富和不断扩展。

3.进行同作者群文阅读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作家的生活和写作情感,教师可以以作者为线索,组织群文阅读,鼓励学生在总结和归纳中形成系统性认识,例如教师可以以鲁迅为线索,鼓励学生提前去阅读《故乡》《祝福》《孔乙己》等文章,促进学生在比较中感受鲁迅不同时期的思想和情感,体会其中人物的悲剧性命运,进而在探究中逐步感受封建礼教对人思想的毒害,实现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教师还可以以作者为线索,鼓励学生课下搜集相关素材,小组讨论共享,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感受作家写作特点,进而增强阅读的真切体会,思考阅读的深幽处。

三、主动比较探究阅读素材

为了提高群文阅读的效果,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群文阅读中主动比较,积极探究,在语言碰撞中比较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学生主动比较和探究会促进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在思考中感悟语言内涵,形成自主认知。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我的叔叔于勒》和《孔乙己》来感受小说意境与人物个性。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会主动比较,在分析中认识到《我的叔叔于勒》中有两处景物描写“哲尔赛的旅行成了我们的心事,成了我们时时刻刻的渴望和梦想……”这里是通过情境描写来烘托人物欢快的心情。而“旅行结束后大家都不说话……”这里是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在《孔乙己》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方式,例如文章中写孔乙己出场的环境就是一种社会环境,交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在两篇文章中有语言、神态、动作等方式来突出人物的个性。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中“父亲总是重复他那句永不改变的话……”表现出了急盼于勒归来的心情;而“走到我母亲和两个姐姐身边问……”则表现出了人物虚荣、爱面子还节省开支的心情。在《孔乙己》中“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说明了他自命清高、自欺欺人、迂腐可笑的特点;而“孔乙己瞪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说明了孔乙己死要面子、以读书人自居、卖弄学问的特点。通过学生群文阅读中的比较探究,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意境描写,有利于学生明确理解文章中的人物个性,进而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总之,群文阅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参与其中,成为阅读主体,在阅读中思考,在探究中比较,提高自己的感知能力,实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和语言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爱霞.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外语文,2018(18).

[2]王策.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J].新课程(中学),2019(02).

猜你喜欢
有效方法群文阅读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14:35
打造趣味历史课堂的有效方法探析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6:17:19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零售银行如何赢得客户忠诚度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