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及表阿霉素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2020-09-18 05:48:00徐春华徐家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7期
关键词:卡培阿霉素氟尿嘧啶

徐春华 徐家亮

胃癌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首位,较多患者就诊时疾病已处在进展期或者晚期,错失了最佳手术机会,化疗成为该类患者的主要辅助疗法。伴随临床研究日渐深入,胃癌有关化疗方法也获得了一定进步,然而中位生存期只有大约10 个月[1]。因此怎样延长生存时间成为了临床广泛关注的问题。结合新药化疗尤其是奥沙利铂为基础用药的联合化疗方案受到了医学界广泛关注。为此,本文选取2018 年1~12 月本院收治的64 例晚期胃癌患者进行研究,分析联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及表阿霉素对该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给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12 月本院收治的64 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 例,女25 例;年龄41~72 岁,平均年龄(54.25±10.38)岁;20 例患者以往接受过胃癌根治术和术后辅助治疗,4 例采取5-氟尿嘧啶+顺铂+紫杉醇化疗方案,6 例采取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化疗方案,4 例采取5-氟尿嘧啶+顺铂化疗方案,2 例采取口服替吉奥化疗;64 例患者中,32 例为低分化腺癌,22 例为中分化腺癌,4 例为差分化癌,4 例为黏液细胞癌,2 例为印戒细胞癌。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开展影像学、细胞学或者病理检查确定是胃癌术后复发或者进展期不能手术胃癌,影像学明确有≥1 个能测量靶病灶的患者;②完成辅助治疗时距离复发转移均>1 年,且4 周之内未应用过任何化疗的患者;③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评分)≥70 分的患者;④不存在化疗禁忌证的患者;⑤均取得患者和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有关书面说明。

1.2.2 排除标准 ①肝、肾、心等重要脏器存在严重疾病的患者;②血液系统存在疾病的患者;③存在精神类疾病的患者;④处于哺乳期或者妊娠期的患者;⑤无完整临床资料的患者;⑥无法配合此次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及表阿霉素联合化疗方案,第1 天予以100 mg/m2奥沙利铂,静脉滴注2 h;50 mg/m2表阿霉素,静脉滴注10~15 min;1250 mg/m2卡培他滨,分别在早晚各应用1 次,于饭后0.5 h 口服,连续服用14 d,21 d 为1 个周期。所有患者至少进行2 个周期治疗。化疗前遵医嘱用药,防止恶心、呕吐。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避免进食生冷食物或者接触冷物品。开始化疗后应间隔1 周进行1~2 次血常规检查,同时开展不良反应评估。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近期疗效:近期疗效评定通过CT 或者MRI 对病灶大小进行观察,依据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RECIST)对两组开展评价,疗效判定标准:完全缓解:病灶全部消失,时间持续>1 个月;部分缓解:病灶缩小>50%,时间持续>1 个月;稳定:病灶缩小≤50%或者增大≤25%;进展:病灶增大>25%或者有新病灶产生。疾病缓解率=(部分缓解+完全缓解)/总例数×100%。疾病控制率=(稳定+部分缓解+完全缓解)/总例数×100%。②不良反应:主要包含恶心呕吐、腹泻、中性粒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末梢神经炎、肝功能异常、脱发、口腔溃疡、手足综合征以及心电图异常等。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毒性分级标准将所有不良反应分成Ⅰ~Ⅳ级,Ⅰ级:轻度,无需治疗;Ⅱ级:中度,需进行治疗;Ⅲ度:重度,已威胁到生命,但能恢复;Ⅳ级:严重,可促进死亡或者直接致死。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64 例患者中,存在严重胃肠道反应2 例,肢体存在明显麻木感2 例,仅予以1 个周期化疗,无法进行疗效评估。余下60 例均开展2~6 个周期化疗,平均化疗3.15 个周期。60 例可开展疗效评估的患者中,完全缓解2 例(3.33%);部分缓解21 例(35.00%);稳定25 例(41.67%);进展12 例(20.00%)。疾病缓解率为38.33%(23/60),疾病控制率为80.00%(48/60)。

2.2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主要分布在Ⅰ~Ⅱ级,主要包含手足综合征、腹泻、恶心呕吐、中性粒细胞下降以及外周神经毒性,其中Ⅲ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3.33%(14/60),包含4 例呕吐,8 例中性粒细胞下降,2 例腹泻,均经对症处理后取得控制或者缓解。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治疗有关死亡。见表1。

表1 60 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分级情况[n,n(%)]

3 讨论

表阿霉素的作用位置主要是细胞核,作用机制和DNA 的结合相关,在抗实验性肿瘤中有着重要作用,并可阻止拓扑异构酶Ⅱ的出现,疗效和多柔比星相当甚至更高,心脏毒性比多柔比星更低[2,3]。

卡培他滨属于一种氟嘧啶氨甲酸酯,经口服后有着较高生物利用度,能被肠黏膜充分吸收,模拟连续静脉注射5-氟尿嘧啶,避免胃肠外给药可能出现屏障问题[4]。卡培他滨不仅具备较强抗肿瘤作用,还能减少全身不良反应出现。刘明等[5]发现,应用卡培他滨联合化疗和5-氟尿嘧啶联合化疗方案比较,患者的生存期更长。

本次研究中采取联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及表阿霉素对晚期胃癌患者开展治疗,结果发现,近期疗效良好,疾病缓解率为38.33%(23/60),疾病控制率高达80.00%(48/60),分析原因可能和病例年龄偏小有关,有着较高的功能状态评分,能较好耐受化疗。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恶心呕吐、中性粒细胞下降和末梢神经炎几方面,而中性粒细胞下降作为本方案剂量限制性毒性,对年龄较高患者、以往应用过化疗或者以往开展辅助治疗较多、Karnofsky 评分较低的晚期患者存在较高的风险。伴随乙肝感染者在治疗时的肝功能会出现异常,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定量没有上升,可能是卡培他滨造成的肝功能受损,消化道反应、末梢神经炎位于Ⅰ~Ⅱ级,程度较轻,给药简单,易得到患者认可,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联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及表阿霉素对晚期胃癌疗效良好,且不良反应可被患者耐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卡培阿霉素氟尿嘧啶
氟尿嘧啶联合白介素II局封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用氟尿嘧啶注射液联合蔷薇红核植物抑菌液治疗跖疣的疗效观察
血清CEA和CA-199对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预后的临床预测
哈尔滨医药(2015年3期)2015-12-01 03:57:47
血红素加氧酶-1的表达对氟尿嘧啶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心复力颗粒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PPAR-α及ET-1的影响
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对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和无病生存的影响
白藜芦醇通过上调SIRT1抑制阿霉素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
仙茅多糖对氟尿嘧啶增效减毒作用
经口明视下神经干注射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西南军医(2014年1期)2014-02-03 0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