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平读者许某来电说:我是一名糖尿病患者,平时上街买菜、接送孙子上学都习惯步行,晚饭后还会在小区散步。据手机计步器看,我每天能走1万~2万步。但奇怪的是血糖控制效果并不明显。前几天,我碰见一位同在小区散步的糖友,他每天才走6000步,但自觉对血糖控制非常有帮助。对此我很不解,为什么走1万多步反而没有6000步有效呢?
首先目前市面上可帮助计算步数的计步器、手机等,其原理都是通过重力感应计数,弯腰捡东西、坐车颠簸等都可能以步数计入,所以其计算的步数不等于实际步数。其次,计步器所计步数包含生活步数和运动步数。所谓生活步数是不以运动为目的的步数,如逛街、做家务、散步等。您虽然每天走1万~2万步,但买菜、逛街、接送孩子都属于生活步数,所以对降低血糖没有大的帮助。
通常认为糖友做中等强度运动可帮助降血糖,而运动步数也要达到这一标准,即每分钟迈110步。老年人可适当放宽标准,每分钟90~120步即可。
糖友在运动前一定要注意监测血糖。如运动前血糖低于5,6毫摩尔每升,则此时运动是不安全的,建议进食一些食物待血糖回升后再做中等强度运动。如运动前血糖达到13.9毫摩尔每升,则需立即检查酮体,如酮体偏高,运动则很可能诱发酮症酸中毒。如果运动前血糖超过16.7毫摩尔每升,则禁止运动。
在运动后也要进行血糖监测。如运动后血糖低于3.9毫摩尔每升或运动期间出现心慌、手抖、出冷汗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补充糖分。医生提醒,糖友运动前一定要随身备些糖块,预防低血糖。
此外,1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后会出现急性应激反应,而胰岛素不能快速适应身体反应,易出现血糖升高;并发眼底视网膜病变的糖友,因为运动后血压增高,会加重眼底视网膜病变出血;糖尿病肾病患者由于运动后肾脏血流相应减少,加重肾脏负担,因此不建议运动。并发心衰、呼衰的糖友运动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强度,但急性期不建议运动。并发神经病变的糖友足部敏感度下降,在运动中很容易出现损伤,应予以注意。
南寧市人民医院主 任医师 李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