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图们江区域对俄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基于俄罗斯国际物流绩效的分析

2020-09-15 07:05:36庞德良许虎林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图们江供应链贸易

庞德良 许虎林

2005年UNDP提出“大图们江倡议”后,经过大图们江区域各国多方努力,“大图们江倡议”由松散机制升级为独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国际经合组织,(1)Greater Tumen Initiative,http://www.tumenprogramme.org/?list-1526.html.大图们江区域合作突破了机制困局。同时,随着“陆上丝绸之路北线”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推进,中国大图江地区对俄出口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由于中国大图们江区域遇到“三期叠加”、产业结构、体制机制等困难和挑战,大图们江区域合作未能充分发挥作用。2014年开始,俄罗斯受到西方国家的战略压制,中国逐步成长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之一,俄罗斯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上升,与大图们江区域的合作意愿加强。

国际贸易中,除了边界成本、运输距离、关税等显性的决定因素之外,(2)Warren H.Hausman,Hau L.Lee,Uma Subramanian,“The Impact of Logistics Performance on Trade”,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Vol.22,No.2(2013),pp.236-252.物流的便利性等隐性条件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物流的便利性等作为国际物流绩效核心要素是国际贸易开展和实施的基础,国际物流绩效的改善有助于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而促进贸易增长。(3)刘洋、殷宝庆:《国际物流绩效的贸易效应分析——基于Heckman模型的实证检验》,《中国流通经济》2017年第10期,第28-36页。这些引起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国际物流绩效对贸易的影响。

中俄贸易的发展引发了关于对俄贸易影响因素的讨论,然而对单个国家物流绩效领域还缺乏深入的研究。俄罗斯远东战略规划的实施和中国大图们江区域的经济振兴使加强跨境合作贸易成为大势所趋。因此,定量分析中国大图们江区域对俄出口的国际物流绩效各因素影响程度,不仅可以为扩大双方贸易规模提供解决方案,还有助于中国贸易企业规避相关风险,促进中、俄国际物流企业的合作及大图们江区域的贸易互通,这些对中国大图们江区域经济振兴具有深远意义。

一、文献回顾

国际物流绩效是指供应链如何有效地将企业与国际的机会联系起来,因此,早期国际物流绩效研究是针对贸易便利化问题评估的子课题。如Nordas et al.(2004)发现,国内基础设施对双边贸易流动有显著影响,而这种影响对时间敏感行业尤为重要。(4)Nordas,H.K,Piermartini,R.,“Infrastructure and Trade”,WTO staff working paper,NO.ERSD-2004-04,https://www.wto.org/english/res_e/reser_e/ersd200404_e.htm.Wilson et al.(2005)发现与国际物流绩效相关的港口和服务基础设施是影响非洲内部贸易的主要因素。(5)Wilson,John S.,Catherine L.Mann,and Tsunehiro Otsuki,T.,“Assessing the Benefits of Trade Facilitation:A Global Perspective”,World Economy,Vol.28,No.6(2005),pp.841-871.以上的实证研究利用的是调查数据构建指标进行的分析,不利于成果之间的比较。因此,世界银行组织在2007年提出了国际物流绩效指标(以下简称LPI),指标的发布为学者们定量分析国际物流绩效对贸易影响研究提供了更为规范的标准。

随着世界银行组织LPI的持续更新、发布,国际物流绩效的影响研究快速发展。如Hausman et al.(2013)发现双边贸易受到出口国物流绩效的平均加工时间和可靠性的强烈影响,而进口国受此影响较小。(6)Warren H.Hausman,Hau L.Lee,Uma Subramanian,“The Impact of Logistics Performance on Trade”,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Vol.22,No.2(2013),pp.236-252.Bensassi et al.(2015)对西班牙的19个区与45个国家进行分析后认为物流设施的数量、规模和质量对出口流量有积极的影响。(7)Sami Bensassi,Laura Márquez-Ramos,Inmaculada Martínez-Zarzoso,Celestino Suárez-Burguet,“Relationship between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 and trade:Evidence from Spanish regional exports”,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Policy and Practice,Elsevier,Vol.72(C),(2015),pp.47-61.Dilay(2019)的研究表明提高伙伴国物流绩效的合作行动对中上收入国家出口的影响可能大于仅仅提高出口国的绩效。(8)Dilay Celebi,“The role of logistics performance in promoting trade”,Maritime Economics & Logistics,Vol.21,No.3(2019),pp.303-307.

国内部分学者偏重于探讨国际物流绩效对单一商品贸易的影响。如黄伟新等(2014)利用LPI的研究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物流绩效的改善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影响显著的指标及其排序先后为国际运输便利性、物流服务质量、追踪货物能力、清关效率四项指标。(9)黄伟新、龚新蜀:《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物流绩效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第10期,第56-66页。康晓玲等(2016)用同样的方法对农产品进行研究,得到物流服务质量、物流基础设施质量、清关效率、追踪和查询货物的能力这四项影响显著。(10)康晓玲、宁婧:《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物流绩效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第126-131页。这说明不同产品特性对出口国的物流绩效要求有差异。

大部分的国内学者更关注“一带一路”国家物流绩效对中国贸易的影响。如樊秀峰等(2015)经过研究发现,中国贸易的繁荣离不开海上丝绸之路国家物流绩效的改善,而LPI六个子项的改进都有助于进一步降低贸易成本。(11)樊秀峰、余姗:《“海上丝绸之路”物流绩效及对中国进出口贸易影响实证》,《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第13-20页。黄秀洪(2016)(12)黄秀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物流绩效对其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物流科技》2016年第9期,第99-102页。和韩萍(2018)(13)韩萍:《“一带一路”物流绩效及其对中国贸易的影响分析》,《物流技术》2018年第6期,第65-71页。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研究发现,国际运输便利性、物流相关的基础设施质量显著影响出口贸易。

综上所述,以上研究已经表明国际物流绩效对国际贸易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大图们江流域国际贸易问题研究中,国际物流绩效的影响仍被忽略,特别是国际物流绩效的政策监管和供应链绩效两方面对贸易影响的差异等问题仍有待研究。为此,本文从这两个方面探讨国际物流绩效的六个子维度对出口贸易的影响。

二、中国大图们江区域对俄出口贸易及俄罗斯国际物流绩效现状

国际物流作为国际贸易的工具和桥梁,必须最大限度地打破地域和国界限制,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国际物流成本,物流效率至关重要。(14)厉关:《国际物流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上海企业》2011年第11期,第68-70页。而国际物流绩效指标能够衡量物流效率对贸易的影响。因此,分析国际物流绩效和出口贸易成为研究的前提。

(一)中国大图们江区域对俄出口贸易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干预严重影响了中国大图们江区域对俄出口贸易。从2014年开始,俄罗斯受到西方国家的制裁或抵制,其国内经济形势有所恶化,对中国的贸易需求减少。中国大图们江区域对俄出口贸易额从2010年的58.62亿美元,降至2016年的49.43亿美元。(15)本节中各对俄出口贸易数据为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年鉴中对俄出口贸易额利用汇率转换后累加所得。此时,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正不断推进,俄罗斯为摆脱经济低迷,降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干预的影响程度,其经济重心向远东地区有所倾斜。中国大图们江区域各省(区)为适应俄罗斯的新变化而积极拓展对俄罗斯出口贸易,2018年出口额达到121.42亿美元的新峰值。

俄罗斯市场需求变化影响中国大图们江区域对俄出口贸易。俄罗斯是对石油等资源依赖性强的资源出口型国家,由于西方国家对石油等资源价格的操纵和竞争,国际市场资源价格产生波动,对俄罗斯经济产生严重的冲击,特别是与大图们江区域联系密切的远东地区也逐渐失去了各项财政补贴,使人均收入跌幅远远超出俄罗斯平均水平,导致俄罗斯远东地区对商品需求产生巨大波动。而中国大图们江区域出口产品以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农产品和汽车及零部件等为主,并且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俄罗斯远东地区商品市场变化的需求。中国大图们江区域占全国对俄出口贸易比重由2010年的31.66%跌至2016年的7.87%,2018年回升至29.89%,这种强烈波动也是中国大图们江区域比中国其他区域对俄贸易依存度更强的体现。(16)本节中出口占比数据为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年鉴中对俄出口贸易数据计算所得。

中国大图们江区域与日本、韩国和国内沿海地区的竞争关系影响中国大图们江区域对俄出口贸易。中国大图们江区域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和农牧产品的重要产区,农牧产品、低端机电产品和汽车及零部件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但高端的产品竞争力弱。中国大图们江区域对俄出口自2017年持续增长,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大图们江区域的出口产品虽然仍是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但国家和中国大图们江区域各省(区)对企业减税降费,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加之俄罗斯前期进口的相关产品的配件和更替需求增加。同时,中国大图们江区域利用边境毗邻的地缘优势,加大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投资及合作力度,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也催生了新的贸易往来。

总之,中国大图们江区域借助对俄的地缘优势,成为对俄出口贸易的核心区域,将有利于中国大图们江区域经济的振兴。

(二)俄罗斯远东地区物流发展现状及国际物流绩效

1.俄罗斯远东地区物流发展现状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物流通道建设虽有所进展,但仍需加快进度和提高质量。远东地区现有符拉迪沃斯托克等8个航空港,但货运能力有限;直接面对中国的6个主要边境口岸的海关大楼及联检设施陈旧。西伯利亚大铁路是联系俄罗斯远东与莫斯科及欧洲各国的主要通道,也是俄罗斯运输业务最繁重的铁路线路之一,虽然已完成西伯利亚大铁路在远东地区段的电气化改造,但铁路运行速度基本在100公里/小时以内。铁路可直达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区内几个位列俄罗斯前十大海港和朝鲜及中国的边境铁路口岸。乌苏里斯克位于乌苏里斯克铁路和西伯利亚铁路的交汇点,已经成为远东地区重要的物流集散中心和批发地。2018年为止,俄罗斯远东地区没有一条国际标准的高速公路,“滨海-1”和“滨海-2”线是主要陆路通道,现正在建设和维修,但没有完工。

俄罗斯远东超前发展区和自由港建设中物流园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015年以后,先后建立了12个超前发展区和一个自由港,其中纳杰日金斯卡娅、大卡缅、哈巴罗夫斯克等超前发展区的物流园区也有了一定的规模。日本企业投资较多的扬科夫斯基物流园区和中国投资的阿穆尔州和兴商贸物流园是其中的代表。俄罗斯远东的物流园区建设有了雏形。

远东地区逐渐推进了物流平台建设及快递业务。俄罗斯已有Wildberries、Lamoda、Kupi Vip等多家电子商务网站在远东运营。而与之形成配套的俄罗斯本土快递派送,如SPSR Express、Shiptor、Itella俄罗斯公司、PEK、CDEK Express等多家快递企业,在远东地区也相继开展国际物流的投递业务。

俄罗斯政府和企业在清关和供应链可靠性方面做出了努力,但成果有限。俄罗斯远东地区海关在办理海关申报、查验、征税、放行等手续时,清关手续较为复杂,查验时间相对较长。为此,中俄双边海关从2014年开始启动口岸监管结果互认试点,2018年为止,在远东地区有5个口岸成为海关监管结果互认试点口岸。俄罗斯进口试点商品种类为中国蔬果和包装袋。而这一清关方式将以往海关查验通关时间由1-3天减少为0.5-3个小时内完成,极大地提高了海关清关效率,但由于试点商品种类太少,对海关清关效率的提高整体影响较小。俄罗斯邮政是当前俄罗斯远东最主要的物流服务企业,它仍然处于传统国际物流服务阶段,利用物流条形码和网络技术及时获取有关货物运输状态的信息能力较弱。

俄罗斯远东地区虽然在打通物流通道、仓储设施、规划建设现代物流园区、物流中心以及配送中心等基础设施和供应链可靠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与国际物流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2.俄罗斯国际物流绩效现状

对于俄罗斯物流绩效的评价,从表1中世界银行的指标来看,2010-2018年俄罗斯的LPI得分在160个国家中排名由第94位升至第75位,与2010年相比2018年提高了19位,得分也由2.61分提升至2.76分,但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0.11分,低于中国的LPI水平0.85分。这说明俄罗斯的LPI水平偏低,提升空间较大。

表1 2010-2018年中国、世界均值、俄罗斯物流绩效相关数据表 单位:分或位

表1中,国际物流绩效的子项指标显示,体现政策监管的物流基础设施质量、物流服务能力以及体现供应链绩效的货运及时性等指标相对较好,2018年分别排在第71、66和61位,与2010年相比有了较大的提升;得分上,物流基础设施质量和货运及时性指标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上,而物流服务能力低于世界平均水平0.07分,与中国国际物流绩效水平差距最小的货运及时性指标相比低0.53分之多。2018年,体现政策监管的海关清关效率、体现供应链绩效的国际运输便利性和货物可追溯性得分分别为2.42分、2.64分、2.65分,低于中国的国际物流绩效水平0.87分、0.9分、1分。

以上数据和比较显示,俄罗斯通过国家政策扶持和加强国际物流企业间合作,使体现政策监管的物流基础设施质量和物流服务能力、体现供应链绩效的货运及时性等指标发生了良性转变,促进了俄罗斯国际物流绩效综合水平的提升。但体现政策监管的海关清关效率、体现供应链绩效的国际运输便利性和货物可追溯性制约了俄罗斯国际物流绩效综合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同时,俄罗斯的国际物流绩效子项指标全部低于中国的各项指标,两国国际物流绩效发展水平不匹配,在进行贸易活动时可能会产生新的对接障碍,影响中国出口贸易的指向。

三、实证分析

(一)模型构建

本文在传统引力模型基础上,基于国家间的贸易摩擦和贸易成本因素的影响,参考国内外相关论文并结合中国与俄罗斯两国贸易的现实关系,构建如下扩展面板模型:

LnOTit=αLnXit+βLnLPIjt+ujit

(1)

上式(1)中,被解释变量为大图们江区域各省(区)对俄罗斯的出口额(OTit);解释变量Xit为国际贸易引力模型中的一系列的控制变量,如中国大图们江区域各省(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俄罗斯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际物流距离成本、交互变量等;解释变量LPIjt为俄罗斯国际物流绩效综合指标和子项指标;α和β为待估参数;ujit为随机误差项。

(二)数据与变量说明

依据研究的范围及考虑数据的可得性,样本时期和范围选定2010-2018年中国大图们江区域四省(区)和俄罗斯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1.被解释变量:中国大图们江区域各省(区)对俄罗斯的出口贸易额(OTit)。大图们江区域是指2005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的“大图们江倡议”中所确定范围,中国境内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17)大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战略研究课题组、郭绍墨:《大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战略的思考》,《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3期,第76-83页。中国大图们江区域对俄罗斯的出口贸易额采用2011-2019年的黑龙江省统计年鉴、吉林省统计年鉴、辽宁省统计年鉴和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

2.核心解释变量:国际物流绩效。因为LPI及子项指标是近年国际上流行的对国际物流绩效基本评价标准,被许多国内外研究者用来分析国际贸易物流影响的重要指标。世界银行2007年开始发布国际物流绩效指标,2007年指标与2010以后的指标子项划分有一些差异,所以本研究中只利用2010年及以后指标进行分析。2010-2018年俄罗斯国际物流绩效指标及其六个子项指标取自世界银行数据库网站。因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只有2010-2018年间的偶数年份物流绩效指标及其子项六指标,对奇数年份物流绩效指标及其子项六指数用相邻两个偶数年份物流绩效指标及其子项六指标算术平均值替代。其中。物流综合绩效指标(LPIjt)代表一个国家物流发展的综合水平,而子项指标从海关清关效率(Custjt)、物流基础设施质量(INFjt)、国际运输便利性(ISjt)、物流服务能力(QLSjt)、货物可追溯性(TATjt)、货运及时性(TLjt)六个维度进行评价。

3.控制变量:依据引力模型,本文采用两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国际物流距离成本作为控制变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国民生产总值绝对规模更能有效地反映一国的经济水平,而贸易份额与国民生产总值的绝对规模之间有着某种正向关系。(18)欧阳峣、盛小芳、德怀特·帕金斯、莫什赫·赛尔昆:《大国:规模的影响》,《经济研究参考》2017年第40期,第34-50页。因此,文中使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控制变量,它与贸易额之间应存在正向关系。中国大图们江区域各省(区)的人均国内生总值(TRGDPit)来自各省(区)统计年鉴,俄罗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GDPt)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

研究中,中国大图们江区域对俄罗斯出口贸易主要是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之间进行的或经过该地区,又因油价波动对物流距离成本的影响较大,所以利用中国大图们江区域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四省(区)省会城市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心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之间的距离与得克萨斯原油价格的乘积值来表示国际物流距离成本(DOit),这一变量与贸易出口额呈负向关系。

除上述控制变量外,本文还将俄罗斯与大图们江区域各省(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交互变量(RGDPt*TRGDPit)作为控制变量之一。利用俄罗斯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量与大图们江区域各省(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量乘积来表示,与贸易出口额呈正(负)向关系。

(三)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使用Stata15.0软件对所构建的面板模型利用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为去除面板数据异方差问题,对所有变量进行了对数化处理;在检验过程中利用最大方差膨胀因子法对各变量关系进行检验,VIF均值小于10,表明各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对文献研究时发现,在没有虚拟变量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更有效,因此,本部分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得到表2的基础模型和国际物流绩效影响因素的7个模型的检验结果。

表2 各模型估计检验结果

表2中,基础模型的各参数值在95%的信度内全部显著,表明各控制变量是显著的。中国大图们江区域各省(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俄罗斯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对俄贸易出口呈正向关系;对俄贸易出口与俄罗斯远东中心城市的物流距离成本呈负向关系;交互变量的系数为负值,与对俄贸易出口额之间呈现负向关系。各控制变量与模型的预期全部相符。

从模型(2)的结果来看,俄罗斯的国际物流综合绩效对中国大图们江区域各省(区)的出口贸易影响的参数估计显著,是正向影响。这表明俄罗斯的国际物流绩效是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改善其国际物流绩效水平可以有效促进中国大图们江区域的出口贸易。具体来讲,俄罗斯国际物流综合绩效每提高1%,中国大图们江区域的出口贸易额平均将增长1.729%。

为进一步明确俄罗斯国际物流绩效对中国大图们江区域出口贸易影响在政策监管和供应链绩效两方面的差异,利用LPI的六个子项指标考查分析了影响是否显著、影响差异及原因。

从表2显示的显著性来看,货运及时性、海关清关效率和物流基础设施质量在检验水平5%下都是显著的且为正向影响,而物流服务能力、国际运输便利性和货物可追溯性在检验水平10%下不显著,说明体现供应链绩效的货运及时性、体现政策监管水平的海关清关效率和物流基础设施质量每提高1%,大图们江区域的出口贸易额将平均增长1.889%、0.997%、0.636%。

政策监管和供应链绩效两方面影响的差异及原因为:

第一,影响最大的是体现供应链绩效的货运及时性,体现政策监管水平的海关清关效率和物流基础设施质量的影响依次降低,而体现供应链绩效的国际运输便利性和货物可追溯性、体现政策监管水平的物流服务能力的影响不显著,对出口贸易没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第二,产生差异的原因:首先,俄罗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政策侧重于贸易便利化和消除边界瓶颈,基础设施和海关成为主要关注领域,对服务质量相对忽视;而对供应链本身来讲,只要满足客户对商品到达的及时性要求,对是否在运输时选择不同的货运及追踪等关注程度低。其次,俄罗斯在远东地区吸引和投入大量资金有效改善了物流基础设施质量,能够满足现有中国出口企业的基本需求,但总体质量仍然不高,物流中心和国际物流网络等国际物流核心设施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在全部流程基本无人化操作和网络信息的传输等方面差距较大。再次,由于中国大图们江区域各省(区)对俄罗斯远东地区出口的农产品和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较大,农产品易腐烂变质的特性以及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适配购买者需求的迫切性对货物运输抵达目的地的及时性要求非常高,货运及时性效率的提高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最大。最后,当前对俄贸易出口主要由三个国际物流货运体系来维系,即中俄铁集国际货运代理(北京)有限公司获得了经营垄断地位的跨国垄断体系、跨境电商与俄罗斯邮政等企业合作形成的跨境电商体系和零散商品企业或个人形成的自运体系。因此,在国际贸易引力既定的前提下,为降低物流费用和时间成本而运营的物流货运体系,因其竞争不足,使维系对俄贸易出口的三个主要货运体系短期内对国际运输便利性、货物可追溯性的更高要求不是很迫切,指标不显著意味着对俄出口贸易没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结论

1.俄罗斯国际物流绩效综合水平对中国大图们江区域出口贸易的影响是显著的。俄罗斯国际物流综合绩效每提高1%,中国大图们江区域的出口贸易额平均将增长1.729%。俄罗斯的国际物流绩效是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改善其国际物流绩效水平可以有效促进中国大图们江区域的出口贸易。

2.从政策监管方面来看,海关清关效率、物流基础设施质量在检验水平5%下影响都是显著并且是正向的,而物流服务能力在检验水平10%下影响不显著。因此,提高体现政策监管水平的海关清关效率和物流基础设施质量影响能有效促进中国大图们江区域对俄出口贸易,即海关清关效率、物流基础设施质量每提高1%,大图们江区域的出口贸易额平均将增长0.997%、0.636%,影响依次下降。物流服务能力非优先考虑可能是导致其指标不显著的主因,显示其没有直接促进对俄出口贸易。

3.从供应链绩效方面来看,货运及时性在检验水平5%下影响是显著的并且是正向的,国际运输便利性、货物可追溯性变量指标在检验水平10%下都不显著。因产品的特性以及适配购买者需求的迫切性对货物运输抵达目的地的及时性要求非常高,提升体现供应链绩效的货运及时性效率在六项指标中能最大程度地影响对俄出口贸易的增长,即体现供应链绩效的货运及时性每提高1%,对俄出口贸易额平均将增长1.889%。而货运体系的竞争不足,可能是国际运输便利性、货物可追溯性指标不显著的主因,意味着其对俄出口贸易没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二)对策建议

中国作为出口国参与改善俄罗斯国际物流绩效的提升,将实现中俄双方贸易合作共赢的发展局面,符合中国对外贸易的一贯立场,进一步提升中俄双方的战略合作水平,为中国大图们江区域的出口贸易增长提供更好的保障。因此,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与俄罗斯政府间的协作,提高海关清关等效率。中国应从国家层面与俄罗斯政府积极沟通,扩大清关互任的中俄海关一体化平台和设立跨境货物查验共同货场,中俄双方建立共同的查验标准化体系,减少双方进口货物的二次查验比率,提升俄罗斯物流作业符合质量标准的比率,将清关时间视海关查验与否分为2天或4天的时间缩短50%-70%。

二是加强与俄罗斯政府间的国际物流基础建设合作。中国参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国际物流基础建设相对滞后。中国应积极落实2017年中国与俄罗斯签署的国际运输走廊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协议,吸引亚投行的资金,鼓励中国特别是大图们江区域各省(区)企业参与远东地区的“滨海-1”和“滨海-2”线的建设和维修,并通过税收减免等政策鼓励中国电商企业和物流企业深度参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物流中心和信息化物流网络平台建设,主动融入俄罗斯远东发展规划的建设过程,分享国际物流基础建设合作带来的国际贸易利益。

三是加强国际物流供应链合作,提高国际物流服务能力。中国在俄罗斯从事电商经营的主要有速卖通、敦煌网、京东等电商企业,与西方国家的亚马逊、eBay、Asos、Next和Yoox等电商企业相比占据的市场份额有限,参与国际物流供应链的深度不足。只有推动电商供应链在俄罗斯的本地化建设,才能进一步发挥中国电商的价格优势,因此,加强与俄罗斯配送企业的供应链合作迫在眉睫。在俄罗斯远东地区,俄罗斯邮政具有一定的物流垄断地位,应与其共建跨境物流供应链,通过企业内部学习效应,有效提高俄罗斯的国际物流服务能力。

四是中国大图们江区域各省(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组建战略联盟。现有的中国大图们江区域各省(区)对俄出口商品以农业产品中的果蔬、汽车及零部件、低端机电产品、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可替代性强。应充分利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优势和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契机,主动调整出口商品结构,适应俄罗斯市场的变化,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组建战略联盟,通过战略联盟获取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在位优势,取长补短,以最快的速度把握俄罗斯远东市场的方向,同时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优化,产生协同效应,提升供应链绩效。

猜你喜欢
图们江供应链贸易
大图们江国际合作回顾与展望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金桥(2022年1期)2022-02-12 01:37:14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英语文摘(2020年9期)2020-11-26 08:10:14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中国外汇(2019年6期)2019-07-13 05:44:14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图们江论坛2018”在延边大学举行
贸易统计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