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正令
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识字教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也越来越受到一线教师们的重视。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讲,识字过程往往是枯燥的、乏味的,所以要想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教师就应该有意识的将识字教学变得“有趣”,如此才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识字兴趣,进而提高识字教学质量。因此,本文从利用字形,组织猜谜;音形义相结合,巧用顺口溜;开展活动,提高兴趣三方面对如何让小学识字教学变得“有趣”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趣味课堂
汉字记录着5000年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无价的瑰宝。识字是学生进行表达和阅读的基础,只有逐渐提高识字量,才能使小学生接触更多的知识,才能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可以说,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让小学识字教学变得有趣呢?显然,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首先要从学生这一主体入手,再尽可能对传统方法进行创新和优化,从而逐渐提高课堂识字教学的趣味性。为此,笔者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1.利用字形,组织猜谜
字形,即字的形状,利用字形教学能够使学生更为形象的进行识字,更有助于强化记忆效果。但是,在传统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往往将字原原本本的摆出来,显然这是很难提高小学生的识字兴趣的。所以,为了使识字教学变得“有趣”,教师可以将字形与猜谜游戏结合到一起,也就是利用猜谜的形式让学生去嘗试写出字形,从而在这一过程中对识字产生兴趣,并自主投入其中。
在识字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对猜谜这一方法的应用,并将其分为了猜谜语和编谜语两种。在猜谜语的过程中,我往往会根据汉字对谜语进行提前搜集或编写,再让学生一步步的根据提示写出汉字。如:学习“春”时,我便向学生展示了“三人看日落”,让学生动手写一写,画一画,猜一猜这个谜语指的是哪个字,从而在循序渐进中帮助学生记住了“春”字的写法。除了猜谜之外,我还会鼓励学生根据字形去尝试一起编谜语,并相互之间进行猜谜。在学习“思”这个字时,我便和学生一起编出了“十张口,一颗心”的谜语。通过这种示范,学生们也喜欢上了猜谜这一形式,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在字形记忆方面的效率,进而有效促进了识字教学质量的提升。
2.音形义相结合,巧用顺口溜
汉字是世界上最为特殊的文字之一,是具有表意体系的古老文字,具有以形表义、因义而音的特点。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音形义三者之间的结合,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汉字、掌握汉字、领会汉字的神韵。当然,为了能够达成识字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教师可以巧妙运用顺口溜来展开教学,从而在提高识字教学趣味性的同时加强小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强度。
每个汉字都包括音、形、义三要素,所以识字教学中要重视起三者的结合。在结合音形义进行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我经常会选择顺口溜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并借此使课堂教学更加“有趣”。在学习“烟”时,我以顺口溜的形式告诉大家:“烟字就是,火字旁,一方框,一个大字里面藏。”显然,这种顺口溜的方式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小学生的识字效率。除此之外,还有“困”字,用的是“四四方方四面墙,一棵大树长中央”;“盘”字,则用“舟字头,皿字底,一个盘字真美丽。”通过这些顺口溜的运用,学生们不仅更为轻松的掌握了汉字的音形义,更提高了对汉字的识记兴趣。
3.开展活动,提高兴趣
小学生爱玩、爱闹,好胜心强,而这些特点都可以在活动中展示出来,并发挥出优势。同时,活动的形式还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意味着开展识字教学活动非常有其必要性。因此,教师可以将识字教学与教学活动联系到一起,通过活动的开展来渗透识字教学,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识字效果。活动本身就具有刺激学生感官的作用,所以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进行识字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更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识字兴趣。
为了能够使识字教学变得“有趣”,我经常会通过开展活动的方式来展开教学。因此,在一次识字教学过程中,我将学生进行了分组,并依次将一些小零食的包装分发了大家,继而要求每组学生对食品包装纸上的字进行识记。伴随着这一活动的开展,大家都兴趣十足的参与到了活动之中,有的小组甚至自觉分工进行了查找和标记。在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识字后,我依次邀请每个小组进行了效果展示,并给予了大家以肯定和鼓励。在这一基础上,我还鼓励大家去关注路边的广告牌或者学校内的指示牌,从而有效调动起了学生的识字积极性。
总之,识字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小学生语文基础的奠定和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为了提升小学生的识字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教师理应重视对识字教学趣味性的提升,从而逐渐激发他们主动识字的愿望,进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与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彪生.趣味识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
[2]任莉.小学语文低年级如何实现趣味识字教学[A]. .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