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景娅
这些天,我一直想写一首诗:《中国医生》。但试了几次都无法下笔。很多时候,大悲无言。汉语言突然变得乖张,哪里还听我的驾驭?而素日满腹花红柳绿的辞藻也早被现实碾碎,诗歌太轻了,华章更为滑稽。只想长啸,像狂风一般对着天地间乱吼一气。
那个午夜电话应该是在初五吧。我鬼差神使地突然拨了一个电话,打给在武汉前线的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呼吸科主任李琦。一打过去才发现已是凌晨两点了,立马挂断。但微信那头,李琦主任问:吴老师找我有什么事?并说,他们刚刚开完会,马上要去病房有急诊。看到微信,我心里五味杂陈。凌晨两点我们都休息了,很平安,可以很舒服地躺下。但,有人还在开会,还在心急如焚,还在抢救人……我的心蜷缩在一起,在想,这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啦?
平常的时候,真觉得他们与我们差不多,吃喝拉撒睡,也会发牢骚,痛苦、哭泣。但,一到了关键的时刻,他们转身,披上白大褂,瞬间就变成了超人,在我们生死存亡的危难前筑起万里长城。
他们是一群替我们挡箭的勇士!他们有他们的神性,是守护在我们身边的天使!
其实很久以来,我们大众是缺乏对医护人员这个群体的了解、珍惜与敬爱的,就像我们缺乏對大自然的敬畏一样。一棵树从树苗长成大树是多么艰难的过程,需要雨露、适宜的风、岁月的包容,关键是不能被人兽攻击、砍伐。而医护工作者的成长、成熟、合格,同样是这样的过程,需要时间的打磨。拥有这些合格成熟的医生护士是我们的福份。他们是我们一座座城市乃至我们国家的栋梁和定海神针,也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宝贝!
只是,我们许多人未必好好掂量过这个群体的份量,以及对于每个人生命的意义。我曾做过8年多重庆《健康人报》总编辑,愈深入这个行业,愈与医护人员打交道,愈发现中国医生其实早就是世界上最辛苦的一群人,很少有哪个国家的医生像他们这样劳累、受委屈、痛苦,甚或倒毙在某些患者的刀下!中国医生一直在创造一种职业奇迹……
一次与重庆市人民医院麻醉科的江春秀主任见面,她喜气洋洋,像撞了什么大运。问她才说,今天我又把一个病患从阎王手中抢了回来!或许很多人并不了解麻醉这个环节在医院有多重要,她与她的团队注定是不被人记得的幕后英雄。但寂寞者依然有自己的喜悦来支撑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我听着她兴致勃勃地述说自己的成就感,肃然起敬:人间什么都可以失而复得,惟有生命一旦失去,就永远失去。拯救一个生命的成功,太恢宏了。可惜这样的恢宏我们往往视而不见。
他们自身的工作和生存状态如何呢?中国医生哪里是面对疫情时才超负荷工作啊!他们早已是一年365天都扛着一个超人般的工作量在葡伏前行。只是我们总觉得他们应该就是铁壁铜墙,打不垮,拖不垮……重医附二院的妇产科专家孙江川给我讲,她看门诊每天有一百四五十个孕妇,甚至更多,怕浪费时间,自己只得不喝水,如要上厕所都一路小跑;还有,我去重医附一院看唐小葵的专家门诊,那个狭窄拥挤的空间,呆几分钟我都觉得有一种窒息感……却不知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杲在那样的工作环境里,她是怎么受得住的?
他们确实也都是人。我的朋友“一缕春风”这次作为乡镇医院的医护人员,战斗在抗疫第一线。大年初一她便在医院的发热门诊部排查了100多个打工返乡的人员。其中有两例疑似病例,转送到县医院去,便有一例确诊。身处如此高危的工作环境,最初的她仅仅是靠一件白大褂、一只小小的口罩护身。她也很害怕啊。所以,当晚女儿跟她通话,她泣不成声地告诉女儿,如果妈妈出危险,银行密码要记清楚。她长得非常漂亮,长发飘逸,喜欢穿着布长裙去异域逛逛,回来写出优美人心的旅游札记。但她现在仍在那个乡镇医院排查疑似病人,只是多穿了一件防护衣,多戴了一副护目镜。她知道,穿上白衣的那一天起,便不能与自己的职业责任讨价还价。这也是她来到世上的使命!
我们的确容易遗忘。总是在灾难袭来、死神威胁时,把所有的赞美慷慨大方地献给医护工作者,乃至把他们推到神的位置。我们会感动、会感恩戴德!但是,待一切风平浪静,我们便忙着去载歌载舞、奔波于名利场,把那些流汗流血、甚至牺牲的人抛之脑后……
如果牺牲者得不到应有的铭记,奉献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报酣_’就会鼓励贪生怕死、患得患失的人遍地丛生,而让英雄们洒泪长叹!我们必,页记住一个个冲锋陷阵医护人员坦然的面容,他们告别家人无畏逆行的背影;他们在面临倒下去同胞时崩溃的恸哭,他们与家人通话时颤抖的声音,他们的害怕、脆弱、无助……皆因他们与我们一样,是血肉之躯的凡人。
向他们致敬当然是必须的。但,我们能否促进一部法律的诞生,从法律层面来保护我们这些最可爱的人?使他们无论是平时还是危时都能毫无后顾之忧地成为我们的盾牌,成为共和国熠熠生辉的盾牌!
从鼠年开启,我们的勇士便踏上危途……立春了,一切的等待都将会有回答!我们期待的不仅是一座座峰峦般的英雄凯旋而归,更是身体康健、笑容满面的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兄弟和姐妹返回家园。那时我们共剪西窗烛,再话重逢时。摘掉口罩,狠狠地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