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与思考

2020-09-10 10:23:41黄莹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1期
关键词:圆的认识画圆圆心

黄莹

【设计说明:】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的第一课时。

依据我对教材和学情的理解,对教学设计进行简单说明: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平面图形,今天通过学习圆,使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由直线段扩大到曲线图形。虽然圆对六年级的学生而言是非常熟悉的,但他们仅仅感知到圆这个图形的外在形状,并不认识它内在的本质特征。教材上要求学生认识圆心、半径、直径,了解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知道圆有无数条直径和半径,学会如何画圆,理解画圆的方法。本节课我从认圆、画圆、识圆、读圆和用圆这几块进行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圆的相关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目标:】

(1)会认圆,感知圆的形状;会画圆,凸显圆的本质。

(2)会识圆,认识圆的构成;会读圆,发现圆的特征。

(3)会用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圆各部分的名称及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直径和半径的长度关系。

【教学过程:】

以趣激学,引发动机

1、复习:

师:原来我们学过这些图形(课件边出示,学生边说)。还有我们今天要学的圆形,引导学生说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那同学们还记得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吗?(学生回答)

看来我们虽然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但同学们还是不能清晰准确地说出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我们可以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3个方面来描述。(学生边回答边逐条出示)

总结:我们可以有什么、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3个方面来描述平面图形的特点。

(设计意图:由已经已经学过的图形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图,让学生说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再选取平行四边形,从有什么、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3个方面来描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为后面研究、探索、观察圆的特点作铺垫。)

合作探索,主动构建:

1、认圆—感知圆的形状

视频播放各种生活中的圆的美景。

师:生活中有大大小小的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圆的世界,探寻圆的奥秘,好吗?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视频中各式各样的“圆”,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圆和人文中的圆,激发学生对圆的感知和对美的感知,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

2、画圆—凸显圆的本质

师:如果让你画一个圆,你会怎么画?(学生汇报,可以用实物,可以用圆规)

师:实物画圆只能画出固定大小的圆,如果要画我们自己所需要的大小的圆,最好是借助圆规来画圆。

(设计意图:通过画圆让学生对圆有一个感性的认知,为下一步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打下基础。)

3、识圆—认识圆的构成

(视频播放用实物和圆规画圆的方法,并告知圆心,半径和直径的概念)每出示一个概念,要求学生在他们手中的圆上也相应的标示出来。

相应练习:

下面圆中的线段是它的半径吗?下面圆中的线段是它的直径吗?

下面圆中的线段是它的半径还是直径?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视频中自主学习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安排了一道相关练习,更好地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读圆—发现圆的特征

师:你还能像刚才那样从"有什么"、"数量"、"关系"这3个方面来研究一下圆的特征吗?

圆的位置由圆心决定。圆的大小由圆的半径决定。

出示古语"圆,一中同长也"。

(设计意图:由开课复习的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学生可以很自然的知道从有什么、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3个方面来描述圆的特点。通过动手操作,感知特征,并验证特征。学生在操作探究、合作交流中主动地获得了知识。)

三、分层练习,深化认识

1、练习:课本第60页练习十三第二题。

2、练习:课本第60页练习十三第三题。

师:圆画好了,可是找不到圆心了,你能帮老师想想办法吗?(对折两次)

方法一:折画法。

那如果是一个硬币,不能对折,又该怎么办呢?

方法二:测量法。方法三:三角板法。

(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旨在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

3、大家都知道车轮是圆形的,车轴应安装在什么位置呢?

学生讨论并汇报,然后播放车轴装在不同位置的视频。

4、一个体育老师想在操场上画一个大一些的圆,可是感到为难,你能帮他想到办法吗?

学生讨论并汇报,然后播放视频。

(设计意图:活学活用,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播放一段爱国教育的视频,希望祖国能团团圆圆。

(设计意图:培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体会“圆”的美好寓意。)

【教学反思:】

一、让学生在旧知中构建模型

[片断一]那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3个方面来描述。(学生边回答边逐条出示)

从复习平行四边形入手,让学生从"有什么"、"数量"、"关系"这3个方面来描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初步建立模型,给学生后继研究圆的特征奠定了基础。

二、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新知

[片断二]师:你还能像刚才那样从"有什么"、"数量"、"关系"这3个方面来研究一下圆的特征吗?

圆的位置由圆心决定。圆的大小由圆的半径决定。

本节课在教学《圆的认识》时,重点让学生动手操作,无论是认识圆心、半径、直径,还是学习圆的画法,都充分安排了学生参与操作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在自我探究中掌握圆的知识。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方式,直观形象的感悟圆的特征,掌握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等圓的知识点。不再是“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而是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新知识,让学生体会和感悟到发现新知识的这个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对于高段学生,特别是六年级的学生,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给与学生更多的课堂自主权,指导学生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也更加回归数学教学的本质。

武汉市万科西半岛小学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猜你喜欢
圆的认识画圆圆心
二次曲线的一个类似圆心的性质
圆的启示
“画圆法”在力学解题中的应用
画圆的月亮
以圆周上一点为圆心作圆的图的性质及应用
中等数学(2018年1期)2018-08-01 06:41:04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升教学效果
多措并举,打造互动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4:15
连线·画圆·揉团——浅谈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语文园地》的有效教学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