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环境下不同媒介新闻的写作要点

2020-09-10 04:23:47闫卉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全媒体电视新闻

摘 要:随着网络的发展,媒体的形式变得更加多样,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存的情况,加剧了媒体之间的竞争。受众对新闻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多元,只有满足受众的多元化、差异化、碎片化新闻需求,进行新闻写作,才能赢得更多受众的关注。不同媒体的新闻写作虽然都遵循新闻写作的原则,但是在具体的新闻写作方面存在各自的特点。本文主要研究几大新闻媒体的写作要点,以此为背景,阐述全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的写作要点。

关键词:全媒体;电视新闻;写作要点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5-0172-01

不同的新闻媒体有各自的特点,当前主流的新闻媒介有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网络新闻,不同的新闻媒介有不同的新闻表现方式。[1]报纸新闻写作更多是采用文字的方式将新闻呈现给受众,广播新闻主要以声音的方式进行传播,电视新闻使用的是图片、文字、声音结合的呈现方式,网络新闻则以直播、字幕等方式呈现新闻。[2]可以看出,不同的新闻媒介有不同的新闻特点,这种传播的差异性,是媒介的魅力所在。本文重点分析不同媒介新闻的写作要点。

一、不同新闻媒介对新闻写作的影响

首先是报纸新聞。报纸是最传统的新闻媒介,使用的是文字+图片的传播方式,通过对文字内容进行调整,便可以形成新闻文本。同时,排版的顺序、位置、字体,都会影响新闻的传播。以标题为例,标题在报纸中的位置都是十分显眼的,字体也比正文要大,方便人们看到版面上的所有标题内容,选择性地观看新闻。

其次是广播新闻。广播是以声音作为信息传递的方式,虽然输出内容为声音信息,但是新闻写作也十分重要。在完成采编之后,需要通过写作的方式,有效地梳理杂乱的新闻内容,从中选择具有报道价值的信息。

最后是网络新闻。网络新闻写作是网络时代下的产物,受到不同文本类型的影响,例如文字文本、图片+文本、视频+文本等,不同的组合形式,有不同的写作特点。而且网络有更新速度快、及时的特点,这决定了其必须遵循简洁、通俗易懂的原则,长篇大论必然不会引起受众的兴趣。[3]以微博为例,有140字的限制。对传统报纸新闻,140字显得很短,但是对微博新闻,140字是极限,如果写满140字,受众就会觉得新闻内容过多。[8]图片+文字形成的长微博,受众阅读起来,会感觉在阅读长篇小说,如果新闻内容不够吸引人,网民是不会看完的,甚至都不会打开。因此,网络新闻写作力求简短。如果写作信息过多,不但不会吸引受众,反而会使受众直接放弃新闻阅读。

二、电视新闻写作要点

电视新闻有十分广泛的受众群体,通过声音+画面的方式传播信息,文字则用于辅助新闻报道。电视新闻写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简单来说,新闻写作就像是电视剧或者电影的剧本,有了声音和画面,还需要台词的辅助,既要像报纸媒介一样,通过文字带来视觉冲击,还要像广播一样,带来听觉冲击。

(一)拟定吸引人的标题

电视新闻写作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是新闻的标题,是否拟定出了吸引人的标题,将直接影响受众对电视新闻的关注度。标题是新闻的第一看点,是对新闻事件的强力概括,通过新闻标题,可以帮助人们快速理解新闻的内容。而且还要注意新闻的排版、播出顺序等,以体现新闻的重点,也就是说既要有视觉效果,也要有听觉效果。

(二)通俗易懂、语言简洁、内容全面

电视新闻的写作需要做到通俗易懂、语言简洁、内容全面。不同体裁的新闻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消息类的新闻,更多注重新闻的简洁性,使受众容易理解,对新闻报道的全面性和深入性则要求不高;新闻专题和评论等则对新闻的全面性和深入性有较高的要求。[4]总之,新闻写作要力求简短,如果写作信息过多,不但不会吸引受众,反而会使受众直接放弃新闻观看。

(三)完善电视新闻的写作过程

首先是电视新闻的采编。利用摄像机录制和捕捉新闻画面,将收集到的声音和画面信息保存下来,加上新闻记者在新闻现场获取的信息,整合起来,才能形成完整的电视新闻。摄像机、录音笔等不可能将新闻现场的所有信息记录下来,还需要记者做好现场信息的记录。记者需要回忆采访过程,或者通过翻看采访记录、拍摄到的新闻画面等,将新闻信息全面地整理出来,形成新闻素材,这是开展新闻写作的前提。[5]

其次是确定电视新闻文本的内容和形式。电视新闻文本涉及许多方面,包括声音来源、新闻结构、字幕标注、信息流内容、人物出场、记者出镜、配音解说等。完成新闻写作之后,需要明确新闻文本的内容和形式,也就是新闻文本以何种形式出现,比如字幕、记者口播、同期声播放、解说+文字+图片、文字+音乐,不同的呈现方式有不同的效果。[6]而且对电视新闻来说,其开头的导语、结尾的结束语都非常重要,需要用生动的语言文字来吸引观众的注意,还需要做到开门见山、中心突出、简明扼要、生动活泼等,使电视新闻呈现出声画并茂、视听兼备的优势。

最后是新闻编辑。新闻写作将记者收集到的新闻内容与摄像机采集到的图像、声音信息结合起来,整理加工出新闻文稿,对新闻文稿进行审核之后,进行新闻编辑。一般情况下,新闻文稿需要标注清楚以何种方式呈现,也就是哪些内容选择同期声播放技术、哪些文字内容用于解说词、哪些内容需要主持人口播、哪些内容则需要添加字幕,这些都需要在新闻写作时明确地标注出来。此外,有一个俏皮的结尾,这是一条好的电视新闻的标准要求,可以深化新闻主题,增强感染力,引起观众的共鸣以及思考,也使电视新闻在形式上更加突出。

相较于报纸新闻,电视新闻写作更加复杂。报纸新闻写作十分简单易懂,写作技巧也容易被掌握,只要按照基本的新闻写作要求,报纸新闻和中小学的作文写作没有太大的区别。电视新闻则不一样,电视新闻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需要在新闻文稿上标注出各段文字的呈现形式。新闻写作时,要注意新闻解说和新闻同期声的衔接,避免出现同期声或者解说词太长的情况。[7]由于电视新闻需要在解说词、同期声、字幕、图表等呈现方式中不断地转换,所以新闻信息流需要做到流畅自然,同时遵循简洁、通俗、全面、深入的写作原则。[8]

三、结语

全媒体环境下,不同的媒介对电视新闻的写作都有一定的影响。如报纸新闻,其是通过文字+图片的方式给新闻受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而广播是通过声音的方式给新闻受众带来听觉上的享受,网络又给观众带来了极快的愉快享受。因此在电视新闻写作中,需要结合三者的优势,既要有明确的主题,又要有好的排版,内容要简短,结尾要俏皮,这样才能紧扣新闻事件,避免空泛的议论,也避免一些公式化、概念化的新闻存在。

参考文献:

[1] 鞠刚.全媒体环境下不同媒介新闻的写作要点[J].采写编,2017(4):20-21.

[2] 校爱玲.全媒体环境下不同媒介新闻的写作要点[J].传播力研究,2018(34):96.

[3] 张博.全媒体背景下新闻写作的聚合形态[J].青年记者,2014(11):37-38.

[4] 高青芝.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新闻写作的技巧[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10):187-189.

[5] 王瑛洁.媒体融合背景下民生新闻写作创新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8(19):52-53.

[6] 任贵珍.媒体融合背景下如何创新电视新闻主题性报道[J].当代电视,2017(06):72-73.

[7] 穆莎.全媒体背景下新闻写作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智富时代,2019(3):211.

[8] 李冬升.新媒体背景下广播新闻记者应具备的素质及写作技巧[J].传播力研究,2018(32):95-96.

作者简介:闫卉(1969—),女,山西忻州人,中级记者职称,研究方向:采访编辑。

猜你喜欢
全媒体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新闻传播(2018年2期)2018-12-07 00:56:26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新闻传播(2018年5期)2018-05-30 07:02:58
全媒体时期时政新闻发展的新常态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新闻界(2016年11期)2016-11-07 21:27:56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8:16:54
全媒体语境下体育新闻教育建设的思索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28:14
全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竞争力的提升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32:27
打造微公益品牌的“全媒体路径”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6:57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关于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讨论
新闻传播(2015年6期)2015-07-18 1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