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语新闻标题特点及翻译策略

2020-09-10 04:23:47王缘缘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翻译方法特点

摘 要:与国内的日语新闻报道特征不同,日语报道表现出其一贯具有的简练特征,这在日语新闻标题上表現得尤为突出。本文对日语新闻标题特点及翻译策略问题进行探讨,从阐述日语新闻标题概念入手,进一步分析日语新闻标题特点,最后对日语新闻标题翻译方法的选择展开研究。

关键词:日语新闻标题;特点;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5-0158-01

一、前言

在日语新闻中,将最关键及核心的内容置于篇首是日语新闻标题设计的显著特征。日语新闻报道中许多最引人注目的话题与语句都会放在文章开头,甚至甚少设置铺垫与伏笔,单刀直入是其特色,更具体的事件经过则放在随后进行阐述。对日语新闻报道进行解读,就需要把握日语新闻标题的特征,结合日本的文化背景及用语习惯,以免在新闻解读与分析过程中出现误差。

二、日语新闻标题概述

总体来看,日语新闻往往包括标题、内容提要和正文3点。在这3项内容中,日语标题的作用是独特而关键的,具体来说,包括区分新闻报道、概况事件内容、体现报道的重要性、吸引读者阅览等方面。其中,体现报道的重要性是指对某一个事件的报道,如果为其配置一个足够吸引人的标题,读者往往会进一步关注它,会跟随作者的叙述去探知“到底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件”。在日语新闻报道的标题设计与呈现中,必须重视选用与编排问题,许多新闻写作者都会通过关键词的运用、日语语法独有的修饰作用、词汇位置的安排与属性的变化来突显报道核心,[1]而通过对日语标题的研究,也能对日语新闻报道的概况有一个大而全的把握。

三、日语新闻标题特点

(一)明显的目的性

步入现代社会,每天都会出现大量的信息,群众必须对这些信息进行必要的筛选与提取,在此背景下,新闻报道也往往会重视标题的设计问题。一般来讲,标题设计要求以报道的真实性为基本要求,表达报道主要内容及事件核心信息,同时兼顾新颖性的特征,形成一个能快速吸引观众眼球的标题。在日语新闻中,简短的标题往往涵盖最核心的信息,因此其目的性显露无遗。[2]

(二)独特的翻译形式

在日语新闻标题内,将名词作为收尾的标题占有很大的比例,它和一般的日语表达实例具有显著差异的是,不仅可以表达基本的信息,还能对信息做突出与强调处理。将名词作为结尾的新闻标题具有直击痛点、简洁明了的特征,因此往往能快速传递核心信息,并且给观众提供联想、分析的空间。以某日本新闻为例,2018年12月16日下午8点,在札幌市的丰平区,有一栋共两层的建筑发生了爆炸,并且进一步导致了火灾发生,在该建筑结构内原有房地产中介公司、居酒屋等,火灾发生时正于居酒屋内用餐的客人共计42人,有不同程度的死亡、受伤现象,警察对此作出了回应。警方调查发现,产生爆炸的诱因在于房地产企业内有员工用了除臭喷雾——一次性把120除臭喷雾器全喷洒于室内,随后打开了热水器,使得爆炸产生。[3]在这条新闻报道中,交代了喷洒除味喷雾剂而引起建筑爆炸、起火的主要内容信息,标题则用“除味喷雾剂全喷洒”来统领全文,引起读者的好奇。

(三)标题简洁、惯用省略法

如前文所讲述的案例,将“北海道爆炸物的气体”作为建筑物爆炸的核心标题,采用了一种对宾词、助词进行省略处理的方法。总体来看,在常规的语用表达中,往往会出现省略助词的现象,这不仅不影响对新闻报道内容的呈现,还能赋予标题更突出的简洁凝练特征,使得核心词汇及事件内容得到重点突出,帮助观众更直接、迅速地了解新闻概要。日本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语言习惯,所以才逐步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语言表达风格。不仅如此,标点符号也在日语新闻报道中有高频次的运用,它们往往与并列助词、接续助词等联系,进一步减少了标题字符,更具经济性特征。

四、日语新闻标题翻译方法的选择

(一)省略法

国际上不同国家在文化背景、用语习惯方面存在显著不同,日本在新闻报道的手法及标题设计风格上也与中国新闻行业有巨大差异。例如,国内新闻报道中,往往要求标题内容相对完善、谨慎,能对事件信息的核心要素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呈现,而日本新闻标题则并非如此,且两国新闻标题在词汇构成上也各有千秋。这就要求相关翻译者在翻译新闻及其标题时,要考虑到各自新闻报道风格的差异,灵活运用省略,避免生搬硬套,确保标题呈现足够简练,同时不漏掉重要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省略法翻译日文新闻标题的过程中,可以对新闻原文中的主语、宾语等做适当的省略处理,但必须保证新闻的原意不发生变化。

(二)直译法

在外文翻译中,直译法是最常见的翻译方式,这在日语新闻标题的翻译中同样适用。日语新闻标题本身具备目的性较强、直击核心要点的特征,因此在翻译时最基本的原则便是确保翻译的准确性、简练性,[4]在此前提下,对翻译手法进行合理的分析与选择。基于此,在通常的日语新闻标题翻译中,许多翻译者会选择直译的处理方式,尤其是对于句式简单、语法结构完整的句子,直译尤为便捷高效,可以进一步确保新闻信息及其写作风格得到纯粹的真实呈现,以免因形容词等使用频次太高而出现过度修饰与渲染的现象。但是在正式翻译阶段,必须保证观点转述的客观性,准确地解读各国整体意识形态、当地法规政策背景等,以免直译带来的语义不通等问题。

(三)意译法

在对日语新闻标题进行翻译与处理时,如果单纯采用直译法、省略法,可能会导致词义不明、专业概念表述不清、句式结构错误等问题,这就要求使用更高级的方法对许多句式比较复杂的日语新闻标题做更灵活与准确的处理,基于此,意译法应运而生。在运用意译法时,首先需要把握与处理句式结构,可以根据现实需求对其做必要的增译或减译处理,这不仅能够灵活地将疑问句、感叹句等转化为陈述句,还能赋予语言更多的表达层次。以“比利时9岁天才少年震惊了全世界”作为案例进行探讨,在正式翻译时,如果阅读者是中国人,就可以将原版标题意译为“比利时天才少年震惊世界,9岁即将大学毕业”,这符合中国人的阅读取向及信息接收习惯,而且相对完整地传达了事实内容,是比较妥当的处理办法。

(四)采用跨文化的思维方式

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语言不只是一种符号工具,更是文化交流与传承的重要载体,会受到一个国家整体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的影响。语言和文化是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文化上存在的差异经常会导致交流、沟通产生误会乃至冲突。因此,第二语言习得一般都强调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思维方式,使他们拥有多文化的知识背景和视野。在翻译中也要注重跨文化思维模式,突破母语的语言文化限制,从日语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出发,理解和翻译日语新闻标题。

五、结语

加强对日语新闻标题特点及翻译策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相关翻译者需要明确日语新闻标题的概念及特点,比如明显的目的性、独特的翻译形式、标题简洁、惯用省略法等,在此基础上,对日语新闻标题翻译方法的选择展开进一步的研究,科学运用省略法、直译法、意译法等,并结合现实需要,合理采用跨文化的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 邵欣.关于日语学习者的语调特征考察——以“命令”意图下的动词テ形一词句为例[J].长江丛刊,2018(16):116-118.

[2] 王凯男.浅谈国内近三年日语语言学研究热点——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文教资料,2018(13):62-63.

[3] 孟奕彤.论纽马克翻译理论在旅游日语文本翻译中的应用——以吉林旅游官方网站日语文本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0):370.

[4] 高飞雁.新闻英语的语言特征与翻译研究——评《英语新闻的语言特点与翻译》[J].新闻与写作,2018(4):362-364.

作者简介:王缘缘(1983—),女,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翻译方法特点
民俗旅游资料日译方法探讨
青年时代(2016年19期)2016-12-30 16:22:37
浅谈日语翻译的方法与策略
中医语言隐喻分析及其翻译方法研究
结合语境翻译文言文方法举隅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07:24
浅谈汉语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考试周刊(2016年83期)2016-10-31 12:35:36
互联网时代小米的成本管理特点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控制之我见
中低压配网杆塔防撞措施浅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7: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