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手机及电脑逐步普及的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不再仅仅是之前的纸质报刊,而转变为更加便捷的网络媒体。伴随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不少纸质报刊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导致我国纸质印刷的党报党刊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及消失的风险。因此,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探讨党报党刊与新媒体有效结合的方法,进而实现党报党刊的稳定及多元发展。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党报编辑;机遇与挑战
中图分类号:G21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5-0140-02
在互联网技术与移动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以及方式也在逐步发生改变,如微博以及微信等成为大众喜爱的媒体,而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则在逐步走下坡路,读者逐步减少,报社的经营难度逐步加大,相关从业人员也面临跳槽到新媒体的现实问题。基于此,笔者探究与分析融媒体时代下党报编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融媒体时代下党报编辑面临的机遇
(一)公信力优势
党报党刊相比新媒体,在公信力及权威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新媒体传播的方式相对没有规律,而且缺乏专业人员的把關,导致信息的可信度比较低,而且信息的真实性也很难得到保证。而以党报党刊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则在这些方面更有保障,不仅传播方式比较固定,而且有专门人员把关,使得新闻报道更加具有系统性与权威性等。这是因为以党报党刊为代表的传统采编方式已有多年历史,如今已经形成一套相对较为完备的制度。除此之外,在新闻筛选以及编辑能力这两方面,党报党刊编辑也具有明显优势。而融媒体发展速度较快,但发展时间短,因此各方面还不够成熟。
(二)深度报道优势
对于一个媒体而言,其深度报道的选题方向,是对其新闻价值取向的体现,同时也是对其人文精神的体现。人们可以轻松地通过其他方式获取新闻信息,但要深究该事件出现的原因,仍需通过报纸的深度解读。报纸编辑相比新媒体编辑更善于挖掘新闻素材的内部价值,因此报纸所报道的新闻更具深度且更具社会效应。党报党刊不仅会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述清楚,还会阐述事情的意义及预测未来发展方向等,因此党报党刊所报道的信息更能满足大众对信息的深度要求。
二、融媒体时代下党报编辑面临的挑战
(一)党报内容有待创新
党报党刊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目的是培养更多的优秀共产党人,因此党报党刊是不允许出现任何错误的。党报党刊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需要推敲,这也导致党报党刊的文字相对缺乏活泼性。最近几年,党报党刊在编辑方面正在尽量提升其活泼性,但是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党报党刊仍然给人一种单调的感觉。党报党刊的编辑者在编辑内容时,选取的内容方面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导致党报党刊的创新性相对不足。尤其是党报党刊的编辑者要想表达政治思想或者发挥教育功能的话,所用词汇往往非常专业,这在外人看来有些呆板,导致其阅读性比较差,很多人很难读懂其意思,根本无法掌握其内容。[1]
(二)党报传播缺乏互动
在过去阅读方式仍以纸质媒介为主的阶段,党报党刊与群众的互动性较差,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并非是因为编写者,而是在当时科技并不发达,写信相对算是最便捷的交流方式,而读者通过写信的形式给党报党刊编辑部门提意见的话,需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导致党报党刊编写者和群众读者之间的交流存有严重滞后性。如果将党报党刊和新媒体技术科学地结合,就可以轻松解决党报党刊编写者和群众读者之间交流的滞后性问题。
(三)党报传播途径单一
党报党刊有专门负责的印刷厂,在印刷完成后交由卖报人加以传播,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主要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传播的。这一方式在现在看来,比较落后,而且现在几乎没有卖报人这一职业了,受个人体力以及所到达范围等方面的影响,这种传播方式是有很强的局限性的,致使一些想学习先进思想的进步群众很难及时获得具有权威性的党报党刊。
三、融媒体时代下党报编辑的发展
(一)创新内容表达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党报要想获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适应当今社会。面对错综复杂的信息社会,党报编辑不能丢掉报纸的优良传统,要坚决抵制虚假新闻,在生产报纸信息内容时,始终坚持维护报纸内容的真实性以及权威性。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以及面积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信息内容缺乏深度。因此,党报编辑工作者需要积极掌握内容编辑的主动权,充分彰显党报党刊所具备的优势,同时还需要有效地挖掘与整合信息资源,并丰富内容,在把握好内容质量的基础上,积极承担并履行好新媒体编辑的工作职责。[2]除此之外,党报编辑还需要在满足群众阅读需求方面尽心竭力。传统的党报文章给人一种呆板、严肃的感觉,内容相对较为单一,而新媒体在内容上更加有趣。因此,党报编辑在创作新闻时要注意将新闻标题制作得更加有趣,进而激起群众阅读的兴趣,同时还需要创新内容表达,推动党报党刊积极转型,顺应融媒体时代的发展,凭借自身优势,将内容价值发挥到最大,进而在实质意义上使自身在融媒体时代脱颖而出。
(二)改革经营思路
党报编辑转型并非单纯地对其内容及传播渠道加以改进,还需要对党报编辑的市场运营模式进行优化升级。若想进一步满足各类读者的需求,党报编辑就应使数字出版形式更加多样,不断扩大原来的经营范围,逐步使运营模式变得更加多元及立体。除此之外,党报编辑还需要树立并不断增强自己的经营理念,竭尽全力经营自己的新闻产品,使自己的产品更具吸引力与卖点,进而提高读者的参与度及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性。比如,党报编辑可以拓宽与新媒体的合作渠道,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通过公众号等网络平台传播信息内容,拓宽自己的盈利空间。与此同时,还需要逐步建立并完善互动平台,及时了解读者的想法及意见,对不足之处要及时加以改进,进而使党报变得更加立体与人性化,进一步提高新闻的传播效率。党报编辑还可以运用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源,形成更多的咨询产品,而其他媒体以及个人想要使用这些咨询产品时必须付费,借助党报自身的网站推广各种业务。因此,党报编辑需要加大探索力度,充分调动自己的创新能力,积极顺应市场的发展。
(三)注重互动思维
首先要加强对新技术的了解,比如对云计算以及数据抓取等的了解。其次还要多了解各种视频及音频处理软件,能够独自熟练地处理视频及音频。[3]积极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将报纸媒体和手机终端以及其他互联网媒体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报纸编辑在新闻采集及传播中的专业性,进而整合多种资源,制定更优质的发展规划,打造出更加先进、高效的平台,逐步建立并完善党报媒体的新发展模式。除此之外,党报编辑还应注意站在读者的角度上思考,提高对读者体验的重视度,而不是机械化地注重文字输出。为此,党报编辑可以主动融入读者群体,通过亲身体验及与群众互动,完成新闻的采编及出版等工作,进而可以有效提升与读者之间的黏度。
四、结语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党报党刊等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因此党报编辑需要积极抓住机遇,勇敢应对挑战,若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党报党刊将会形成更大的竞争力。除此之外,报纸编辑要积极发挥自身的有利条件,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不断创新,促进传统报业优化与转型,进而为大众提供与之需求相符合的更权威的最新信息。
参考文献:
[1] 彭敏.新媒体环境下党报编辑工作创新路径[J].新闻研究导刊,2018,9(15):201.
[2] 杨志勇.促进党报与新媒体广告深度融合——读《新媒体时代党报创新与社会发展》有感[J].中国报业,2013(24):62-63.
[3] 孙雪梅.浅析融媒体时代地市级党报的转型发展之路[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05):243+248.
作者简介:张章(1988—),男,云南昆明人,本科,记者,从事媒介融合下新闻业务水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