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转型实践

2020-09-10 04:23:47吕思学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记者转型策略全媒体时代

摘 要:现如今,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媒体生态较以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借助互联网技术,新兴媒体、融媒体大肆兴起,这在很大程度上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冲击。电视媒体记者传统的采编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全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需要其与时俱进并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但是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部分电视新闻记者在转型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影响其进程,因此,本文就此提出一些确保其转型工作稳定持续开展的应对性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转型策略

中图分类号:G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5-0135-02

最近几年来,网络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电视终端以及新兴媒介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全媒体时代正式到来。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受众的审美意识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媒体时代下的新闻记者需要积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采编出吸引受众的新闻内容,这是当前环境下新闻记者需求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全媒体和全媒体时代概述

全媒体,主要是指通过光、电等传播方法将所要传播的内容更全方面地展现在受众的面前,传播的工具变得丰富多样,具体包括手机、电脑等。对比传统的传播方法,全媒体能够带给受众更舒适的体验,现阶段的媒体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1]在全媒体时代,媒体活动经常采取网络化等传播方法。人们要想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就能够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获取。全媒体所具有的互动性等是传统媒体所不能比较的。

二、全媒体时代的特点

(一)传播方面

全媒体时代对传播的主体以及流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传播主体由传统的公众媒体,如报纸、电视,开始转向新媒体平台,其不但提升了信息发布的速度,同时也变得更具有多变性。[2]而在传播流程方面,因为处于全媒体时代下,所以每个人都能够发布及传播信息,传统媒体的信息垄断遭受到破坏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同时也显著增强了用户获取信息的积极性。

(二)在采编方面

传统媒体在信息采集过程中,基本上是通过本站记者的外出采集获得的,由于受到空间等方面的约束,因此采集到的信息量就受到了明显的限制。而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各种各样重要的信息都会在媒体平台上以个人或媒体机构的形式发布出来,所以现阶段的信息采编大部分是通过优化网络媒体信息来实现的。编辑首先在网络上搜集信息,然后在明确信息是否真实后,按照信息的特征再展开接下来的创作,最后一键发布。这种采编方法使得各媒体之间可以协同一致地完成工作,从而最大程度上发挥资源优势,以便获取更多的效益。

(三)在产品运营方面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传统媒体的信息垄断权已然受到破坏,而这样一来就显著降低了传统媒体的市场效益。针对此种现象,就需要传统媒体按照全媒体时代的特征,采取丰富多样的信息传播方法来明确媒体机构的运营方法,最终达到提升综合效益的目的。[3]通过运营,还能够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其以最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当中来,为媒体机构的运营节约不必要的支出。

三、全媒體时代电视新闻记者转型的必要性

(一)全媒体时代为电视新闻记者发展带来诸多挑战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受时间、地域等方面的限制,人人成为发声者。传统媒体与之相比存在诸多弊端,实效性差、服务范围相对有限。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将传统媒体的局限性进行规避,为民众获取、整理信息带来便捷性。当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视新闻记者的采编难度。因而,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转型显得尤为必要。

(二)电视新闻记者媒体传播主体地位受到冲击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具有交互性,信息传输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可以实现全程互动。而传统媒体电视新闻记者在对信息进行传输过程中具有单向性,只有新闻记者的单线传播没有受众者的回响,毋庸置疑,电视新闻记者居于主体地位。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电视新闻记者的权威性地位受到冲击,因此,为捍卫其威信力,转型是迫在眉睫之势。

(三)适应电视新闻平台多元化的需要

与传统的电视新闻播放途径相比,全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呈现出各种形式和风格艺术自由发展的态势,进行新闻报道的平台不局限于传统的电视频道,还能够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来传播,如微博、微信。电视媒体可按照受众在新媒体平台所展现出的各种各样的需要,重新编辑电视新闻,以此引起受众的关注。基于此,这就对电视新闻记者提出了要求,需要其充分掌握传统电视新闻制作流程,并精准把握新媒体的运营特征。例如,收看新闻联播不仅能够通过电视直播的方法,还能够通过央视新闻移动网等途径来及时获得新闻内容。

四、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电视新闻记者综合能力弱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传播的方式更为多元化、综合化,将声音、文字、图像、音频融为一体以立体化形式呈现在民众面前。这对电视新闻记者自身能力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部分电视新闻记者对信息的整合能力弱,对全媒体新闻技巧掌握不全面,往往出现个人能力与岗位发展需求不匹配等诸多问题。而这样一来,就会使得媒体行业在转型的过程中缺乏综合素质水平高的电视新闻人才的支持,无法更好地实现转型。

(二)缺乏相应的互联网思维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将互联网技术、科学技术与新媒体技术有效融合起来。电视新闻记者要想更好地开展工作,需要具备超强紧密的互联网思维。[4]然而,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部分电视新闻记者由于深受传统工作方法、思维方法的深远影响,缺乏健全完备的互联网思维,因此在面对新媒体工作时,并不能灵活地将电视新闻内容运用到新媒体平台中。这就导致传统的电视新闻媒体根本无法通过新媒体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再加之其自身科学技术相对薄弱,科技素养较低,故而在实际工作中漏洞百出,导致工作质量大打折扣。所以,电视新闻记者只有具备相应的互联网思维,才可以在全媒体时代发光发热。

(三)舆论引导能力薄弱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信息传播更具多样性。但是信息发布者素质参差不齐,再加之民众认知能力存在差异,往往出现不理性、不客观的情绪性声音,引发社会不良思潮,践踏社会良好风气。因而,要想在信息繁杂的浪潮中巩固社会良好风尚,需要电视新闻记者具备强大的舆论引导力。但是现实与预期相差甚远,由于缺乏正向有力的引导,民众易在信息浪潮中倒戈。

五、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转型实践的策略

(一)加大培训力度,打造复合型人才

为有效增强电视新闻记者的媒体信息复合能力,电视新闻负责人要采取一切措施加大对新闻记者的培训力度。可以通过开展专家座谈会、影视讲解等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电视新闻记者的从业技能,帮助电视新闻记者更好地把握全媒体时代的传播形式。除此之外,电视新闻记者也要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综合实力,对各媒介的对接方式进行透彻掌握,确保自身能力与岗位发展需求相匹配,继而更好地为媒体工作发展服务。

(二)健全互联网思维,坚守理念创新

全媒体重视广播电视媒体的灵活发展与革新,并对发展模式进行不断优化和调整。作为其中的新聞编辑记者而言,就要重视自我转型和全方位能力的调整,以此迅速适应当前全媒体时代广播媒体转型趋向。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思维更具开放性、自主性。因而,电视新闻记者要不断健全自身互联网思维,坚守理念创新的策略,并结合大众接收信息的思维差异,对新闻进行分类化处理。当然,电视新闻记者更需要坚守理念创新的原则,做到与时俱进,紧紧把握时代脉搏跳动频率,紧跟时代步伐,将互联网思维根植于内心,外化于言行,做全媒体时代的“弄潮儿”。

(三)增强媒体舆论引导力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新闻编辑记者带来一定的挑战。这意味着以新媒体为代表的全媒体时代到来之时,要求电视新闻记者要转变传统工作方式。为了确保价值观不被全媒体时代的嘈杂声音所淹没,电视新闻记者要秉持职业操守、坚守职业底线,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理念,不断在改革的浪潮中锤炼自己,继而提升自身综合实力,更好地为媒体发展服务。与此同时,电视新闻记者要敢于讲真话、说实话,为民众代言,做民众和时代的最强音,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根植于工作之中,弘扬正能量,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社会良好风气。

六、结语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信息传播更具便捷化、多元化,当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电视新闻记者工作开展带来诸多挑战。电视新闻媒体需要加大培训力度,打造复合型人才;电视新闻记者自身需要健全互联网思维,坚守创新理念,增强媒体舆论引导力,在全媒体时代维护自身的权威地位,为民众代言,做民众的发声者,做时代的最强音。

参考文献:

[1] 牛强.论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摄影记者的生存与发展[J].新闻研究导刊,2018(2):22.

[2] 张冲.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的转型策略[J].记者摇篮,2019(5):140-141.

[3] 林梅.浅析媒体融合时代电视新闻记者的转型[J].视听,2019(6):125-126.

[4] 何跃.浅析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转型[J].西部广播电视,2017(4):111.

作者简介:吕思学,男,四川人,本科,主任记者,主要从事时政新闻采访报道工作。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记者转型策略全媒体时代
如何做电视深度报道节目背后的“孤胆英雄”
戏剧之家(2017年3期)2017-03-06 09:25:01
浅析电视新闻记者现场报道的技巧
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研究
新时期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探析
继续教育(2016年12期)2016-12-20 13:34:50
全媒体时代文学评论的寻路与重建
法治类新闻报道的新出路
从“澎湃新闻”上线的成功看中国传统媒体转型的策略
商(2016年28期)2016-10-27 08:30:49
全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人才培养应对舆论新环境改革研究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13:03:10
大连国际环保展绿色营销的可持续发展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1期)2016-03-11 09: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