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才
摘要:目的 探讨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青龙满族自治县2011~2012年符合生育政策、计划怀孕的8000对农村夫妇,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参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对照组(未参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选取的两组夫妇分别建立档案,专人管理,怀孕后均严格跟踪,进行早孕随访,记录妊娠结局,对出生缺陷儿进行登记汇总,比较分析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共发现出生缺陷11例,对照组共发现出生缺陷44例,观察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7.5/万,对照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10.0/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在前四位的出生缺陷分别为神经管畸形、指(趾)畸形、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结论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把预防措施落实在怀孕之前,实现预防关口的前移,能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很有必要。
关键词: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出生缺陷;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R7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3)11(a)-0156-02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free pre-pregnancy checkups to reducing the occurrence of birth defects.Methods 8000 county couples who were accord with family planning policy and planning pregnancy from 2011 to 2012 in Qinglong Manchu Autonomous Count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taking part in free pre-pregnancy checkups)and control group(not taking part in free pre-pregnancy checkups)randomly.ALL these couples were given of establishing archives,special management,strict tracking,following up of early pregnancy,recording the results of gestation,recording and gathering birth defects,and the index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re were 11 and 44 cases of birth defec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The incidence of birth defec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27.5/1000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it in control group(110.0/10000,P<0.05).The first four diseases of birth defects were neural tube defects,polydactylism,cheilopalatognathus,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onclusion It is essential to launch free pre-pregnancy checkups,make precaution before pregnancy and mak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more early for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risk of birth defects.
[Key words]Free pre-pregnancy checkups;Birth defect;Influence analysis
全國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110/万)[1],出生缺陷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围产儿死亡中出生缺陷占第一位[2-3],存活下来的婴儿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尤其是孕妇本人的身心健康损害更大。为了降低出生缺陷率,本院充分利用作为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县的优势,对计划怀孕的农村夫妇通过参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进行干预,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青龙满族自治县2011~2012年符合生育政策、计划怀孕的8000对农村夫妇,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参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对照组(未参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观察组年龄22~39岁,平均(28.2±3.5)岁;对照组年龄22~41岁,平均(28.5±3.2)岁。文化程度:大学以上480人,占6%;中专(高中)1600人,占20%;初中以下5920人,占74%。职业:工人1600人,占20%;个体户1520人,占19%;外出务工4240人,占53%;家务640人,占8%。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选取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进行过专门培训的医务人员从事本项工作。对选取的两组夫妇分别建立档案,专人管理,怀孕后严格跟踪,进行早孕随访,并对妊娠结局记录,对出生缺陷儿进行登记汇总。
1.2.1 观察组夫妇 ①参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提供健康教育,收集夫妇基本信息和病史信息,提供体格检查、临床实验室检查、B超等孕前医学检查;②制作发放同一内容的宣传手册;③每月定期开展健康讲座,并且要求每对夫妇听讲座3次,讲座内容:与怀孕有关的心理、生理基本知识,预防出生缺陷的主要措施,慢性、感染、先天、遗传性疾病对孕育的影响知识,不良生活习惯、药物环境等因素对孕育的影响知识,实行计划妊娠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孕前准备的基本内容;④进行面对面优生咨询、指导,进一步检查、干预;⑤对怀孕妇女扩大保健内容,采用适宜的监护技术,对母子进行统一管理[4]。
1.2.2 对照组夫妇 不参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1.3 出生缺陷诊断标准
依据《中国出生缺陷监测工作手册》制订的23类主要出生缺陷的定义、临床特征及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出生缺陷发生的情况
观察组:神经管畸形4例,唇腭裂3例,指(趾)畸形2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其他1例,总计11例。对照组:神经管畸形22例,唇腭裂10例,指(趾)畸形6例,先天性心脏病4例,其他2例,总计44例。
2.2 两组出生缺陷发生率的比较
出生缺陷发生疾病顺位为神经管畸形、指(趾)畸形、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等。对照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10.0/万(44/4000);观察组通过孕前针对性地进行健康讲座、优生知识咨询指导、预防出生缺陷知识培训等干预措施,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7.5/万(11/4000),出生缺陷发生疾病例数明显减少,出生缺陷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 讨论
出生缺陷指由于遗传、环境因素或两者共同作用于妊娠前或妊娠期,引起胚胎或胎儿在发育过程中发生的解剖学结构和(或)功能上的异常[5-7],是导致围产儿死亡和儿童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8]。全世界每年有700万~800万严重的出生缺陷儿诞生,330万儿童死于出生缺陷,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的风险仍然居高不下,发病率也呈逐年增高趋势[9],出生人口素质令人担忧。出生缺陷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素质、未来劳动力素质、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据调查,我国每年有20万~30万肉眼可见的先天畸形儿出生,加上出生后数月和数年才显现出来的缺陷,每年出生缺陷兒总数达80万~120万,占当年出生人口总数的4%~6%。本省是出生缺陷儿的高发地区,每年出生缺陷儿的发病率城市为171/万,农村为128/万。2002年河北省计生科研院对全省11个设区市50个县中的191个乡镇24 052例孕妇进行调查,畸形儿总发生率为94/万[10],而青龙满族自治县平均为130/万,已经严重影响了婴儿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存活的畸形儿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出生缺陷儿对人口素质及社会文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压力。因此,出生缺陷是目前全世界非常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本文显示,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通过孕前针对性地进行有关预防出生缺陷的措施干预,出生缺陷例数明显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实现了预防关口的前移,有效地降低了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为家庭幸福创造条件,是关注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具体行为,是计划生育工作理念的转变,是计划生育深刻内涵的完整体现,很有必要。
本文还显示,排在前四位的出生缺陷分别为神经管畸形、指(趾)畸形、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因此,防治和预防这四类出生缺陷发生,也是本地区降低出生缺陷率的工作重点。在工作中,应摸索经验,建立切实可行的工作模式,探索和建立适合本地区的管理体系,为本地区生殖健康服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罗家有.我国出生缺陷干预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实用预防医学,2005,12(2):458-460.
[2]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32.
[3]王兴玲,张卫杰,许建平,等.河南省围生儿死亡率变化及其与出生缺陷关系[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3):211-212.
[4]汤雪娟,陈华.围产保健居住地管理探讨与对策[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7):798-799.
[5]李新虎,王劲峰,郑晓瑛,等.出生缺陷发生的环境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10):1158-1160.
[6]胡涛,周建伟.中晚孕期产前超声检查流程规范化的初步探讨[J].现代医学,2009,37(6):477-479.
[7]倪少义,陈少娜,吴翔,等.0-1岁婴儿出生缺陷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5):137-139.
[8]吴金华,陈坤.出生缺陷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疾病监测,2009,24(1):72-75.
[9]周凤荣,陈志欣,张蓬,等.山东省围产儿出生缺陷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13(5):398-400,460.
[10]于俊荣.河北省农村24052例孕妇妊娠结局调查与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7,16(9):542-545.
(第251医院信息科 0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