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对以赛促教谈技能大赛如何促进数控教师技能提高的研究,首先,阐述数控技能大赛具有引导性特点与示范性特点。然后,分析数控技能大赛反映出的问题。最后,为确保数控教师的专业技能可以得到提升,给出提升教师专业技术能力、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加强教学改革、创新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等措施。
关键词:技能大赛;数控教师;技能
0 引言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校需要肩负起培养专业人才的重任。数控专业是中职教育教学中的重點与关键,在这一过程中,数控教师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数控教师有着较强的教学能力与技能,才能为学生带来高质量课堂,使得学生专业能力可以得到提升,掌握更多数控知识,为学生未来更好发展打下基础。为促使数控教师技能可以得到提升,可以通过技能大赛的方式。所以,本文将针对技能大赛促进数控教师技能提升相关内容进行阐述。
1 数控技能大赛特点
数控技能大赛有着自身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中:
①数控技能大赛有着较强的引导性。通常情况下,在数控技能大赛中,试题会将数控加工理念、传播数控机床最新编程、操作手段、典型加工部位、加工共有以及程序编制等作为主要内容。此类知识内容,对于中职院校技能实训以及职业技能鉴定等有着较强的引导性[1]。
②数控技能大赛中的实际操作试题有着较强的示范性,题目一般都是结合或者参考某个行业中较为典型的零件特点展开的,比如,机械零部件配合加工、先进刀具的应用等。
③一般而言数控技能大赛中的实操试题,会使用CAXA软件编程,题目有着较大的难度,同时题量也在不断增加,做题时间更少。
2 数控技能大赛反映出的问题
通过数控技能大赛可以看出,能够将以下问题反映出来:
①数控技能大赛有着不同的竞赛项目,竞赛项目不同那么比赛时间也存在很大不同,有的项目比赛时间是360分钟,而有的比赛项目时间是420分钟等。数控技能大赛需要使用真实的数控机床,对零件进行加工。与计算机方面的技能竞赛有着一定差异,不但要在计算机中完成相应操作,进行工件加工,同时对于数控机床的性能需要有全方位的认识,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件加工工作。数控技能大赛中的试题实际上是企业产品的一个缩影,因此,对于参赛选手有着较高的要求。参赛选手要运用自身所学的知识内容,将实际问题更好解决。
②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存在很大不同,因此,对于中职学生的岗位能力需求以及职业道德需求存在很大不同,该不同会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得到充分体现。在数控技能大赛的不断参与与实践中,可以看出许多参赛人员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掌握的并不牢固。但是,在参赛过程中,能够对岗位实际需求情况以及工作情况等有一定认识与了解[2]。实际上在数控技能大赛的开展中,往往采取的还是传统的训练模式,与企业发展情况相背离。种种问题的出现,对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生的更好发展会产生很大影响。基于此,对于数控技能大赛需要有正确认识,将数控技能大赛的作用与价值充分发挥。
3 技能大赛在促进数控教师技能提升中的应用
3.1 提升教师专业技术能力
通常情况下,在数控技能大赛中比赛项目由不同内容组成,比如,数控车工、加工中心工、五轴数控加工等。不同工种与内容存在一定不同,同时,比赛难度往往会超出正常范围,与正常的教学要求。数控技能大赛使得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育技能得到很大提升,只有不断参加比赛,学生才能花费更多时间与精力,进行项目的专研与训练,学生的技能水平与技巧都会得到提高。在竞赛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身的双重身份,教师与师傅。教师的职责内容主要是想学生传授相应知识内容,一切都能够为学生照着想,师傅则是要言传身教,促使学生能够具备较强职业道德,能够在未来工作岗位中发挥自身价值与作用。数控教师为使得学生能够在数控技能大赛中获得更好成绩,需要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这样老师在教学期间,实际教学水平将会的提出,学生能够获得优异成绩,那么也能将老师的教学水平充分展现出来[3]。学校为能够在数控技能大赛中取得胜利,并获得更好成绩,会将各项工作落实到相应学生与教师身上,只有多次参与到技能大赛中,并且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中职学校才能培养出更多专业人才。在数控技能大赛开展中,学校要做好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老师对于国家级大赛的训练方向以及训练内容等需要有正确认识,这与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相符合,不断提升老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与专业能力。从而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为学生带来高质量课堂,实现学生未来更好发展。
3.2 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在如今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对于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提出新的要求。职业教学理念,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行创新与完善,比如,要将为学生提供服务、培养更多专业人才、为企业提供服务等在作为主要教学目标,从而对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作为老师最为重点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数控教师通过参加技能大赛的方式,对自身的展专业能力进行衡量与评价,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针对不足给出相应调整措施。大赛培训相较于普通教学而言存在很大不同,大赛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任务,而老师则是需要直接参与到大赛中,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能力情况以及知识内容的接收情况等有正确认识,从而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基于此,在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中,可以采取任务项目教学法,更加符合学生学习。在此期间,要对学生实际学习规律与学习情况能够有正确认识,选择最为合理的教学方式,同时明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4]。因为在数控技能大赛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所以,教学工作的展开,要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作为重点与关键。让学生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3.3 加强教学改革
通过数控技能大赛,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老师的教学改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中:
①通常情况下大赛的训练时间相对集中,理论学习内容要保证全面性,包括机械制图、零件公差及尺寸测量以及机械加工工艺等,要将此类内容的学习集中在一个学期当中,或者学生还可以通过自学的方式,完成相应学习内容。对于在自学中面临的问题与困难,可以邀请师傅进行讲解。其他时间要完成操作机床的、软件编程等,严格按照时间完成相应的图纸任务。参加大赛的学生,每天的训练时间较长,而且使用的刀具规格较高,往往都是及进口刀具。切削参数会超过刀具极限,其主要目的是确保在大赛中按时完成任务,否则容易在比赛中无法完成工件建加工[5]。学生在经过大赛的集中训练之后,可以在一程度上达到高级工水平。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后,能够独立完成工作,在最短时间内适应岗位工作,所以,企业更加愿意招聘参加过大赛的学生。
②普通数控专业学生通常情况下,需要花费两年四个学期的时间完成本专业课内容。因此,对于一个班制的学生而言,实际上机床操作的时间有限。而且为节省更多成本,普通学生使用的刀具以及量具等较为普通,并没有达到更高标准。由此可以看出,三年的數控专业最多也只能达到中级工水平。在未来就业时,往往达不到企业标准。基于此,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此类问题的产生,同时为学生未来更好发展打下基础。需要老师能够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对自身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比如,在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中,能够加强实践教学内容的融入。对于大赛学生用过的刀具以及量具等进行循环利用,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成本,同时可以满足老师教学需求。还可以采取学徒制的教学方式,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共同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提高学生技能。还要注意的是,老师可以将课堂搬入到车间中,实现车间教室的一体化发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知识内容。将数控机床大赛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从而为学生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3.4 创新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
数控技能大赛在很大程度上将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充分展现,对于教学能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时也能够体现出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这为中职数控教师课程的开展与改革而言具有重要作用。中职学校能够将创新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作为重点与关键,将数控课程改革与数控技能大赛内容进行有机结合,明确教学思想,吸取更多学习经验。在先进前沿技术以及教学装备的学习中,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6]。从目前数控技能大赛的举办中可以看出,对于中职教学工作以及课程内容的改革,能够起到良好引导作用。因此,老师对于数控技能大赛的实际内容以及情况等要有正确认识。结合社会发展情况,以及市场需求情况,对专业课程进行梳理与完善,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将大赛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样学生在学习到相应知识内容的同时,可以对数控技能大赛有一定认识与了解,使得学生综合素质可以得到提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控技能大赛对于中职数控教学工作的展开,以及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于数控技能大赛需要学校方面以及教师能够给予更多关注与重视。及时对数控技能大赛实际情况与发展方向等进行分析与了解,从而对自身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实现学生未来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宗杰.论职业技能大赛对实习教学的引领和促进作用——以“数控机床装调与技术改造”赛项为例[J].职业,2018(13):68-69.
[2]王绍银.浅谈技能大赛对中职数控实训教学的影响和对策[J].职业,2018(12):96-97.
[3]陈丽丽.谈中职数控专业技能大赛与实训教学平台建设[J].才智,2018(11):73.
[4]魏霞,朱士云.数控类专业技能竞赛机制的构建——以江苏省扬州技师学院为例[J].湖北农机化,2017(04):52-53.
[5]王京,刘玲,雷彪.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对数控职业技能培训的启示[J].现代商贸工业,2017(17):145-146.
[6]张慧,王朝琴,王小荣.以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为契机构建数控人才培养教学新体系[J].新技术新工艺,2017(04):49-52.
课题项目:本文系横县职业教育中心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农村中职校“五维评价”模式提升数控教师实训技能的探索与研究》(课题编号:GXZZJG2017B13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于乃焊(1985-),男,广西南宁人,本科,讲师,主要从事中职学校数控专业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