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艾香里相逢

2020-09-10 15:54:00姚中华
阅读时代 2020年9期
关键词:门楣辟邪艾蒿

姚中华

乡间野外,有些植物虽然普通,人们却对它怀有一份特殊的情感与尊重,比如艾蒿。

艾蒿又称萧茅、蓬蒿,民间俗称香艾,是一种天然生长的野生草本植物。每到端午节,人们除了吃粽子、喝雄黄酒,还要在门楣上插一束新鲜的艾蒿,祈求辟邪祛灾,保佑平安。如同无形的接力,这一古老的习俗传承至今。

艾蒿的强大生命力似乎与生俱来,即便是在最偏僻的角落处,只要有一点生存的土壤,就会蓬蓬勃勃,长成一片。成熟的艾蒿一般能长到半人高,有一股略带辛辣的浓烈香味,标明与众不同的身份。

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节,母亲总要到沟坎路边,挑选一些粗壮鲜嫩的艾蒿,砍一捆带回家,扎成一束麻花状,然后插在家中门楣上。陈旧的门楣有了碧绿的艾叶装点,顿时有了生机,周围也氤氲一种奇特的香味。

插艾辟邪的传说,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相传在远古中原大地,居住着一個姬姓部落,常常受到瘟疫的攻击。每次瘟疫流行,部落都会病死很多人。部落人恐慌不已,以为是妖魔鬼怪邪气来侵。后来有人发现,每次瘟疫发生时,有一户人家总能躲避灾难,安然无恙,这户就是部落里掌管火种的人家。部落里以艾绒取火,这家人的墙上挂满了艾叶,晾干之后以备取火之用。于是每到春末夏初瘟疫最易发生的季节,家家户户纷纷效仿,插艾辟邪。

传说扑朔迷离,真伪无从考证,但艾蒿一些奇特的药用功效却渐渐为我们祖先发现。比如,艾蒿的叶子能止血;用艾叶熬汤,能祛湿防暑,治愈湿疹、毒疮;女子产后,用它熏身洗浴,有调理气血的功效。《本草纲目》对艾蒿的药用价值作了明确的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在征服自然的艰难征程中,祖先多了一种庇护平安之物,哪怕它是一株拙朴素雅的蒿草,也多了一份坦然与自信。

艾蒿不是最美的花草,也不是贵重的植物,祖先却选择在端午节这一天,将它们高高举过头顶,插于进出的门楣之上。越过岁月的时空,我似乎看到了一束素雅的艾蒿,凝聚着祖先质朴而又睿智的目光。借助古老的习俗,我们在氤氲艾香里相逢。

(源自《新民晚报》)

责编:王晓静

猜你喜欢
门楣辟邪艾蒿
艾蒿坪听雪
牡丹(2021年17期)2021-09-11 23:28:38
“通灵宝玉”与“辟邪金锁”篆文字形考论
红楼梦学刊(2021年2期)2021-07-28 06:46:46
光耀门楣的“门楣”在哪里?
旅游世界(2021年12期)2021-05-28 16:07:22
梅全喜:艾蒿食疗百味
基层中医药(2020年9期)2020-11-27 01:55:32
辟邪
宝藏(2020年8期)2020-10-16 02:06:24
镇宅辟邪,富贵吉祥——论紫砂作品“威震八方壶”的创作
馨香纪
鹿鸣(2018年1期)2018-01-30 12:39:53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家训挂门楣 家风润人心
学生天地(2017年19期)2017-11-06 01:45:11
采一把艾蒿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