阖闾城遗址博物馆文化创意设计与实践

2020-09-10 07:22:44赵越
今古文创 2020年37期

【摘要】 作为阖闾城博物馆旅游衍生产品的开发,旨在传承与挖掘阖闾城历史经典文化,丰富博物馆文博特色旅游纪念品市场,让具有特色人文价值的文博产品与文物历史价值自然融合,提高“印纹陶”的文化艺术附加值,提高自己的文化创意设计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逐渐步入社会的设计服务领域,以弘扬与传承优秀历史文化为己任。

【关键词】 阖闾城遗址文化;印纹陶几何纹饰;文化创意设计;再生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7-0045-02

基金项目: 2020年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社科类课题“印陶纹样元素在无锡旅游纪念品开发中的应用”(编号:SK202009)。

一、旅游纪念品问题所在

博物馆作为一种文化创意产业,其具有的知识库,文艺性,教育性,传媒性,就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所在。在知识经济市场规则的挑战下,能够适应现代人的生活,那就必须走产业化道路,而走产业化的道路莫过于与旅游业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今日快速发展的经济潮流中,文化创意正在逐渐的与旅游业等方面融合,是旅游业发展的一种新思路也是博物馆生存下去的最好途径。

通过对博物馆旅游纪念品的调查发现,其主要问题有:造型雷同,缺乏创意和地域特色;质量低劣,文化内涵缺失;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缺乏有竞争力品牌等问题。

(一)造型雷同,缺乏创意和地域特色

首先在造型方面就有很多的雷同,缺乏好的创意也缺少地域特色。但是现在却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忽略了这方面,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旅游纪念品应具有垄断性,任何景区都不能使用。如果全国的景区里大部分都能够买到的,那不是纪念品,那只能称作是工艺纪念品。目前,大多数的旅游景点,小商品市场里大多是义乌生产的产品,千篇一律,以次充好,纪念性在这种产品上没有体现出来。在开发旅游纪念品时,应尽量用当地生长的材料去制作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这样既能够推动当地经济的增长,而且也能够使制造出的产品具有本地特色。

(二)质量低劣,文化内涵缺失

旅游纪念品反映的是某个区域的形象及其文化特色,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旅游纪念品市场所流通的产品大多有制作粗糙,质量低劣、本地文化特色的表现不够出色等情况,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我国的旅游纪念品行业缺少管理,在大部分地区虽然有了这些方面的管理但不是很规范,缺乏一套系统的流程规范。

就目前而言,国内旅游纪念品市场所流通的纪念品在文化内涵融入方面不足。为了利益而进行制造,缺乏与本地文化的关联性,各自独立分开,没有恰当的融合。在旅游纪念品制作时应立足本地资源与本地文化的传承,要保证其在旅游市场的独特性。

(三)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缺乏有竞争力品牌

如果想要发展健康的旅游商品市场,那么相关的负责部门就一定要对当地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生产制作销售进行管理和引导,要对本地区的旅游纪念品的发展制定一系列的目标,战略,多方联合行动,才有可能设计制作出成功的旅游纪念品 。

二、无锡阖闾城遗址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创意设计实践

(一)阖闾城文化调研与文化特色梳理

经过调研发现,无锡阖闾城遗址博物馆陈列展示的历史文物比较少,包括了陶器(原始青瓷碗,原始青瓷豆,印纹硬陶罐等)、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圆壶等),西周出土玉器(仅有修复残片),春秋戰国至汉代劳动工具等,博物馆方面为了充实博物馆藏品,又从各地借来藏品进行展览。

而阖闾城遗址中发掘最多、文物最具地方特色、应该是出土的“印纹陶”,印纹陶因为表面带有印制拍纹所以叫“印纹陶”。阖闾遗址中印纹陶非常具有代表性,其文物收藏价值虽不算高,但是其历史久远,加上方圆几十公里的群山上出土这样“印纹陶”器的土墩上千座,被考古的至今有80余座,这样的广泛性同时也具有代表性。印纹陶的出土见证了吴越两地的历史、文化、美学与劳动人民的生产作息。且“印纹陶”纹样多变,成为我们美术研究与应用的最好素材,如陶器颈部水波纹,腹部纹饰种类繁多,有曲折纹、大块云雷纹、菱形纹、凹窝纹、凸回字纹等。

(二)以印纹陶纹饰为研究应用的特色产品开发定位

本次设计立足于无锡本土历史文化,从无锡阖闾城遗址发掘的“印纹陶”入手。“印纹陶”,也被称为几何印纹陶器,是一种表面印有几何图案的陶器,在中国南方使用较为普遍,它最早发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器形丰富,包括鼎、碗、盂、罐、缸等日常生活用品。

“印纹陶”上印纹种类繁多,与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联系密切,“艺术源于生活”,在这里得到很好的体现,云雷纹,席纹,曲折纹,方格纹,绳纹,编织纹,水波纹等纹样都是出自劳动生产作息生活中,这些纹样高度概括成几何纹样,可见当时的劳动人民智慧很高,折射的美学也是简洁朴素。有些民用陶器制作精细,千变万化,就颈部水波纹呈现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匠人的手艺,做法不一,器型的外貌气质就不一样了。

所以决定选“印纹陶”来开发阖闾城遗址博物馆的旅游文化产品,为弘扬传统本土文化,做一套旅游产品设计和开发,在保留上有创新并提升使用价值。

(三)印纹陶纹饰的萃取与设计重组

首先对无锡阖闾城遗址博物馆文化创意设计的元素进行提炼,本次设计方案中的图形提取阶段预选了三个图形菱形编织纹,条纹,方格纹。

1.菱形编织纹:在已发掘的无锡阖闾城遗址印纹陶及大量的碎片上均刻有编织纹,从纹样上看这些编织纹是单个图形,而每个器物上都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密密麻麻纹样,这些纹样是由大量的,交错的线条组成,通过古人的智慧,将其印制到了陶器上。编织纹作为原始的装饰纹样之一,在先秦时代就被当时的人们作为装饰应用到器物上。

2.条纹:也叫竹条纹,在遗址发掘的残片中还有短条纹,类似竹梯横过来的形状,只是这些图形的形状很小,虽说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提取萃取,但是条纹在古人的手中已经到达了巅峰,我们只能直线性传承,进行重组与排列变化。

3.方格纹:方格纹也称网格纹是由经纬线串连出来的,方格纹也有很多种类,如斜方格纹,大小方格纹等。方格纹在原始的陶器和原始的瓷器上应用较多,汉代以后,不知何种原因逐渐被人们淡化,但是在现代简约的设计影响下这种图形又被大量的应用,利用了这一方面的空缺,对方格纹进行提取利用。

在发掘的陶瓷残片中,图案大部分都制作精美,有少部分条纹和编织纹制作的较为粗糙,纹样混乱的陶器,正是从这些混乱粗糙的陶器制作中,我推敲出这些复杂图案印制到陶器上的制作过程,经过本人的研究,古人印制的方法,和活字印刷有相似之处,都是在印制之前準备了一个雕刻好的模子,然后在一个一个排列的印制到陶器,而在印制的同时,每个陶器的坯又必须是柔软的,这就增加了制作工艺的难度。

(四)印纹陶纹饰传承与现代设计融合

印纹陶纹饰作为一种古老的纹饰,它的简洁,质朴得到现代人的青睐,它作为一种传统纹样,保存了传统文化特色,显示了民族文化精神,将传统图案继承与发扬,运用到现代设计中,能够为现代设计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纹样被运用到产品设计,广告设计,标志设计,服装设计,等各个领域,本组提取了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陶器残片上的纹样,纹样简洁,质朴,将其运用到产品开发上,恰到好处,面对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看一件事物总是浮于表面,对于其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却一无所知,失去了内心的真正追求,浮躁充斥着整个社会,很难找到一个能让心灵慰藉的地方,而本组的设计质朴无华,将方格纹运用到现代产品设计上,让人们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感受到印纹陶纹饰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结语

人性化的设计具有功能诉求以及心理诉求,景区的旅游纪念品应充分考虑地缘优势,充分挖掘本地域的特色环保材料,改进了生产技术和加工工艺,在其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做到零污染,在设计的同时,要把对景区的情感体验融入设计中去,杉浦康平先生在做设计师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感受——设计的五感说,即设计需注重视、听、触、嗅、味五感之美的体感经验。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为了排解压力,想去找一些能够身心放松的事物,在设计的要同时兼顾到风趣幽默,诙谐调侃的情感,使设计具有滑稽性、幽默性。好奇性和幻想性,带给消费者新奇有趣的感受。

参考文献:

[1]何露.中国旅游纪念品市场开发策略[J].企业导报,2011.

[2]苏琳.如何把旅游商品市场蛋糕做大[J].经济日报,2006.

[3]孙莹莹.从历史到传说[D].北京:北京大学,2008.

[4]刘婷婷.唐山日用瓷产业现状的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

[5]郭人旗.旅游纪念品:旅游者的遗憾[J].中国文化报,2010.

[6]娄在凤.新疆国际大巴扎旅游购物行为研究[D].新疆:新疆大学,2008.

[7]谢倩.重庆旅游营销借力网络[J].中国旅游报,2007.

[8]姜程程.浅析旅游纪念品市场的现状及对策[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

作者简介:

赵越,男,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