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技体育中培养合作意识

2020-09-10 07:22:44桑圣泉
体育风尚 2020年7期
关键词:竞技体育合作意识培养

桑圣泉

摘要:当今时代是经济和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合作意识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而合作意识在各个领域显现出来的价值也越来越突出。当代合作意识已经逐步成为了社会优秀人才的必备素质,培养合作意识应该渗透到各个环节与领域。对于竞技体育活动来说,要在体育活动当中获得成功,就要有合作意识的辅助与支持。考虑到这样的情况,要把竞技体育技能指导和合作意识的培养整合起来,强调合作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以便多角度提高运动员的合作能力,最终促进其竞技体育能力的发展,为我国体育运动事业的长效进步提供一定的辅助。

关键词:竞技体育; 培养; 合作意识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体育竞赛作为主要特点,把获取优异成绩和获得竞赛胜利作为重要目标。竞技体育对运动员提出的要求更高,也更加专业,而为了保证运动员在运动活动中获得良好成绩,必须将合作意识的培养放在一个重要地位。对于很多的竞技体育项目来说,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只有保证密切合作以及协调配合,才能够在竞技体育活动当中有更好的发挥,在获取优异成绩的同时强化团队整体的配合与协调能力,让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基于这样的情况,教练员需要在日常训练和竞赛指导当中,把合作意识培养放在重要地位,同时强化运动员自身的合作意识,强化成为具体的实际行动,实现高水平发挥。

一、竞技体育与合作意识概述

竞技体育也叫竞技运动,虽然也是体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和我们日常提到的普通体育运动有着很大的差别。竞技体育指的是为击败对手,获取优异运动成绩最大化发挥与提升个人、集体在体能、运动素质、心理、体格等诸多层面的潜能所开展的科学系统训练与竞赛。竞技体育包括两种形式,分别是运动训练与运动竞赛。竞技体育是制度化以及体系化的竞争类体育活动,将击败对手获取有形或者是无形价值利益作为目标,在正式组织起来的体育群体成员或者是代表间开展,关注利用竞赛活动彰显智力与体力。竞技体育的总体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竞争性。存在激烈的竞争是竞技体育不同于学校体育以及大众体育的本质特点,也正是因为竞争性特征的存在,使得竞技体育显现出了排他性。二是规范性。竞技体育为确保运动员有效展现出较高的技战术水平,制定了诸多规则来维护竞赛活动的秩序,与此同时,针对于运动员的技战术训练,必须把立足点放在规范性要求上。三是公平性。竞技体育不会偏袒任何一位参赛者,同时还在项目、时间、地点、器材、资格等方面给出了确切的规定与要求,需要遵守共同的规范与准则,因此具备公平性特征。四是公开性。正是因为公开性特征的存在,使得竞技体育拥有了极大的传播与影响力,也推动了技战术的沟通竞争与竞赛活动的公平。五是功利性。竞技体育带有一定的功利目的,所以随胜利而来的是不同形式的收益。六是不确定性。在体育竞技活动中会有不可预料或者是突发性的问题出现,而这也是竞技体育的魅力。七是娱乐性。竞技体育虽然竞争激烈,但是仍旧显现出娱乐性特征,可以满足了参与者的心理需求,满足观赏者的娱乐需求。合作意识是个体对共同行动和行为准则的认识、情感,还是生成合作行为的基础与前提条件。合作意识会伴随人的心理与行为活动能力增加而获得发展。合作意识需要通过一定的活动,借助人和人的交往,通过共同完成任务和经过不同的经历,经由成果分享、责任共担等方法得到培养。体育活动是培养合作意识的一个重要载体,而竞技体育又因为其诸多特性对运动员的合作意识有着更高的要求。对此,把合作意识培养渗透于竞技体育训练和体育活动的全过程是非常必要的。

二、在竞技体育中培养合作意识的意义

合作意识通常很难借助讲座或探讨等形式得以培养,需要借助某种活动、人和人的交往、共同完成任务等方式得到培养,而体育活动无疑是培育合作意识的重要途径。在体育活动当中,人和人之间存在着频繁合作,一场竞赛、一个游戏,一次接力跑,如果同伴之间缺少必要合作意識的话,是无法赢得胜利的。竞技体育作为一种存在激烈对抗的运动活动,给运动员的合作意识提出了更高要求。比方说在集体项目的竞技体育比赛当中,需要让运动员认识到谁上场、谁替换、替换谁都要将实现最高目标也就是赢得比赛胜利作为根本准则。赢得竞赛的胜利,除了要依靠运动员个人技术技能的发挥之外,更为主要的是凭借同伴间的密切配合。竞赛活动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对有出现发挥失常或失误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面对这一情况队员更是要彼此扶持,相互激励,互相谅解,意识到只有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够得到更大的成功机会。

三、在竞技体育中培养合作意识的方法

(一)体育理论指导中渗透合作意识

要在竞技体育当中培养合作意识,保证每个运动员都将合作变成一种内在需求,就需要转变运动员的思想认识,将对合作的重视转化成为实际行动,为在竞赛活动中获得良好成绩而不懈奋斗。开展竞技体育训练时,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就是理论指导。过去教练在理论指导环节,通常不会将心理上的干预作为重点,也因此不会特别强调合作意识的重要性,这对于运动员合作精神的培养来说是非常不利的。针对这一情况,教练在体育理论指导当中,要特别强调合作意识建立的重要性,纠正运动员在训练或竞赛当中无法有效合作的行为,并让他们对这些行为进行分析,让他们通过具体的案例认识到团结协作的必要性。比如,在篮球竞技体育的理论指导当中,教练就需要指明篮球运动属于集体运动,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都需要整个团队当中每个成员的协作与配合,所以合作意识是不可缺少的。

(二)竞技体育训练中培养合作意识

在实践训练环节,教练员需要将合作意识落实到具体的行动指导当中,让每个运动员都能够自觉纠正与优化自身的行为,把团结合作变成一种内在需求。教练员需要在训练当中设计合作完成的项目,从而让运动员通过合作感受成功,进而强化合作体验,感受到合作在团队当中的重要性。例如,在长跑训练当中,可以在训练当中设计接力赛跑的实践活动,让每个运动员都能够明确自身在整个活动当中的角色,意识到竞赛的胜利需要团队的通力协作,从而增强运动员的合作毅力,强化集体主义精神。再如,在足球的技战术训练环节,教练除了要纠正运动员的相关动作之外,还需要让他们在技战术练习当中感受合作的重要性,比如将不合作和密切协作条件之下的训练活动进行对比,让他们获得真实的合作体验,积极思考防守配合的方法。

(三)体育文化氛围中强化合作意识

对于一个团队来说,要在竞技体育活动当中有出色的发挥,除了要在专业实践能力和理论素质方面表现出较高水平之外,还需要拥有一个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增强运动员团队的凝聚力水平。考虑到竞技体育活动对于合作意识的要求,同时分析运动员的心理需要,舒适健康的运动对环境更能激发运动员投入运动训练和竞技活动的积极性。针对这一情况,教练员需要利用当前已有条件,为广大运动员创造优良的进步和练习环境。比如设置统一的运动队口号,或者是在运动竞赛当中有一个大家心照不宣和约定俗成的相互鼓励手势、动作等等。这种体育文化氛围可以极大程度上提高运动员的集体荣誉感,激发在竞赛当中战胜对手的信心,提高运动队的凝聚力水平。

合作意识是当代人的必备素质,要充分适应如今存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就需要将强化合作意识作为重中之重。对于竞技体育来说,要保证运动员在体育活动当中有更加亮眼的发挥,展现出运动员的高超技能和良好的表现力,也必须把合作意识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对于这样的情况,面要对竞技体育的特征和要求进行综合把握,认识到合作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同时要抓住日常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活动的机会,进行合作意识的渗透,进而将合作意识转化成为具体的合作行动,提高体育竞技能力,展现竞技体育的魅力。

猜你喜欢
竞技体育合作意识培养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措施探讨
东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11:22:17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祖国(2016年20期)2016-12-12 20:01:32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初中体育中的课余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终身体育的相关性研究
天津游泳运动员思想政治现状调查与分析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49:52
浅析竞技体育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27:34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6:43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6:40:21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4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