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2020-09-02 06:24:26陈雨清
财会学习 2020年23期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陈雨清

摘要: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动使得传统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模式不再满足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因而出台了新会计制度。本文从新会计制度相比于舊会计制度的改进之处入手,介绍了新会计制度的有关内容,然后重点分析了新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大影响,最后提出了应对措施,为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对新会计制度的适应性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改革;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主要政府机构,是政府服务人民的抓手,是保障人民利益的重要机构,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公平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职能的发挥需要有效的财务管理做支撑,而财务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受管理模式的影响。这是因为,科学的管理模式能够保证管理流程的顺畅性和结果的有效性,为单位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同时为决策制定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也就是说,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制定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当今社会,经济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旧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模式已不再适用,若是依旧按照旧会计制度的规定执行,必然会影响单位发展和社会职能的发挥。鉴于此,政府出台了新会计准则,并于2019年开始实施。其中,新会计制度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做出许多新的规定,单位若想适应新会计制度,就必须有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财务管理模式。因此,行政事业单位需要详细分析新会计制度对自身财务管理产生的影响,再据此制定应对措施,以便发挥出新会计制度的管理优势。

一、新会计制度改革概述

新会计制度实施的目的是改变当前财务管理模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形势的现状,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供更加科学的制度依据,从而提升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新会计制度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财务数据质量明显提升,这是因为,新会计制度下,信息技术的应用广度和深度均有很大提高,这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获取的财务信息更为全面准确,也为后续财务处理提供更为有力的数据支撑;同时,财务核算流程重新优化,调整后的财务核算效率有了很大提高,这有助于更快获取所需信息。二是增加财务会计核算功能,具体来说,新会计制度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了会计科目和报表,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能够更加准确地划分财权、事权以及相应责任,权责的科学划分有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稳步推进;同时,新会计制度下,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配合使用,从而提高了信息核算的准确性。

二、新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对预算管理的影响

旧会计制度下,预算管理的重要程度被无限放大,几乎等同于财务管理。这是因为,预算计划的执行状况直接影响本单位下一年度所能获取的财政资金,从而导致单位为提高预算执行率而突击花钱,却忽视了资金支出的科学与否。这种为了花钱而花钱的目的严重影响了单位社会职能的发挥,新会计制度的执行有效改善了此种情况。新会计制度提升了管理在财务会计上的重要性,改变了预算“一支独大”的情况。具体来说,新会计制度调整了会计收支结构,强调了预算管理的分支属性,在重视财务预算的同时更加注重管理所能发挥的效用。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预算管理虽然重要,却并不是财务管理的唯一工作,也不是唯一影响因素。在制定科学预算管理计划的基础上,做好计划执行管理,并为单位决策提供有效数据支撑才是财务管理最为核心的功能。即行政事业单位需综合考虑所有财务相关信息,制定财务管理计划,并根据具体执行过程中所实时获取的财务信息科学调整预算管理方案,才能确保财务管理的有效性。

(二)对成本管理的影响

成本管理作为财务管理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其管理水平与财务管理效果息息相关。尤其是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成本管理在财务管理中有着更为重要的地位。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资金大多来自财政拨款,与企业相比在一定程度上缺少竞争压力,这使其容易忽略成本管理,然而成本管理在监督单位资金流转、社会职能发挥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改善行政事业单位成本管理工作是提高其财务管理水平的关键举措,新会计制度恰好有此作用。具体来说,新会计制度在成本核算指标、控制手段、管理标准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形成了规范化管理流程。这改变了旧会计制度下成本管理标准不完善、依据不清晰的现状,为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成本管理提供了政策依据,同时也为单位规范成本管理工作提供流程依据。在新会计制度下,单位成本管理工作更加科学,为进行成本管理而收集的信息对整体财务管理工作更为有用,即新会计制度通过提高行政事业单位成本管理水平而使财务管理更加科学。

(三)对资产核算的影响

行政事业单位所拥有的资产是维持其正常运转、发挥社会职能的前提和保障,定期核算资产状况更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环节。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根据自身资产状况制定预算管理计划、短期和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等。若是资产核算科学合理,单位据此制定的财务管理规划等也有着更高可行性;若是资产核算结果存在较大偏差,则会对单位财务管理乃至整体发展规划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也就是说,其核算水平关乎行政事业单位运营发展。在旧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资产核算是以固定资产购置与租赁为核心科目的,这种会计科目的设置使得核算结果存在较大偏差。新会计制度则对此做了调整修订,将政府补贴资金购置无形资产等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科目,这种方式能够更为精准地反映固定资产价值,有效改变了资产核算真实度不够的情况。另外,新会计制度新增了政府补贴结余与待冲资金等条目,这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对资金来源和用途进行重新核定,以便更为精准地的划分资产类型,为后续资产核算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进而提高资产核算科学性。

(四)对财务管理系统的影响

每种财务管理模式都有与其相适应的管理系统,在科学的系统支撑下,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和效果均会得到大幅度提高。若是管理系统与管理模式的匹配度不够,那么轻则影响财务人员工作效率,重则影响单位财务管理决策乃至战略发展决策的制定。在旧的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有限,对于系统建设的要求不高。但是在执行新会计制度后,信息技术的使用范围和深度都有了极大改变。比如,新会计制度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搭建财务管理系统,将记账、业务对接等功能纳入线上执行;要求充分利用系统进行信息传递和处理。也就是说,单位要想更好地适应新制度,就必须重视财务管理系统的建设,加大信息技术的应用,引入电子信息系统,以便高效处理繁重的财务工作,解放更多人力用于处理管理性工作而非事务性工作。

三、行政事业单位适应新会计制度改革的措施

(一)树立新会计制度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管理方式,进而影响管理效果。新会计制度执行以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乃至管理者均适应旧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也是以此为依据制定的。比如,更为重视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所发挥的作用更多是在财务会计方面,而忽视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这大大限制了财务管理效用的发挥。新会计制度则更加重视管理会计,因此,为了适应新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需要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具体来说,管理人员需要深入研究新会计制度,明晰新会计制度与旧会计制度的不同,了解新会计制度的科学之处。然后分析单位现行财务管理模式与新会计制度之间的不适,树立采用新会计制度管理理念,并以此为依据调整财务管理模式,才能改善财务管理现状的观念,将对新管理理念的重视落到实处,比如制定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体系。同时,将新会计制度管理理念灌输给财务人员,促使其了解新会计制度改革在改善本单位财务管理状况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样就能保证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从心理上重视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并将之作为具体工作的指导思想。

(二)加强财务人员培养

财务人员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真正执行者,不论是完善的管理制度,还是科学的管理规划,都需要财务人员将之落地。因此,若是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足够强大,那么在面对新会计制度改革带来的影响和改变、单位制定的财务管理新模式时,能够迅速找到合理的应对方法,以最科学的方式接受改变,削弱不利影响;若是财务人员工作能力有限甚至是不足,那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改变时,就难以合理应对,甚至会影响本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推进。因此,要想适应新会计制度改革带来的影响,需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养。具体来说,可以召开政策交流会、开展制度培训班,通过此种方式向财务人员介绍并深入解读新会计制度,帮助其了解新会计制度带来的改变、可采用的应对策略等。同时,还需要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完善财务人员知识结构、能力储备,帮助其建立坚固的知识框架,培养其政策敏感性,提高工作适应性,如此能够在工作中逐步完善本单位的财务管理体系,以更好地适应新会计制度。

(三)完善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比重,对其的管理也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适应政策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是最为有效的。新会计制度执行以后,原有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已不再适用,毕竟新制度提出了新要求。为此,一是需要完善固定资产折旧制度,针对不同固定资产制定相应的折旧方案,可以借鉴国内外较为科学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再结合单位自身情况,以提高折旧制度的合理程度。占有较大比重的固定资产在长期使用中不断耗损,这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也是一项重大成本支出。二是科学盘点固定资产,可以根据固定资产种类、特性、损耗速度等的不同按月、季度乃至年度进行资产盘点,或者采用全部盘点与局部盘点相结合的方式。总之,通过合理采用多种资产盘点方法来提高盘点结果的准确性,也帮助财务人员更及时全面的了解本单位固定资产情况。三是完善反馈机制,可以引入信息管理系统,即将固定资产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系统中的一大板块,通过将资产盘点结果、折旧结果等及时录入系统,促使相关工作人员根据系统数据制定应对方案。

结语

综上所述,新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资产核算以及财务管理系统均产生了较大影响,导致单位现行的财务管理模式不再适用。为了更好地应对新会计制度改革带来的影响,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采取树立新会计制度管理理念、加强财务人员培养、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等方式。此外,完善规章制度、健全风险管理机制都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刘学霞.新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探讨[J].纳税,2020(06):147.

[2]马玉芝.试析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山西农经,2019(20):155–156.

[3]满春琳.浅谈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9(28):143–144.

猜你喜欢
新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9
新制度视角下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及对策初探
财会学习(2016年19期)2016-11-10 04:16:39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19:22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15:44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56:52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4:08:22
试论述新会计制度对企业的影响
企业导报(2016年6期)2016-04-21 16:46:43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现代农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4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