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初探

2020-08-26 08:33:24朱国王军
魅力中国 2020年29期

朱国 王军

(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高级中学,陕西 安康 725800)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好文言文,是升学考试语文学科的重点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也有明确的规定:能阅读浅易文言文。学习文言文更是提高传统文化素质和传承中华文化的必由之路。中华文化辉煌灿烂,源远流长,文言文就是打开中国传统文化宝库的钥匙,更有利于中学生继承和弘扬我国的优秀文学遗产。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培养学习兴趣?我尝试了几种方法,概述如下:

一、重视读背,培养语感

文言文如果不读不背,等于不学,只有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学生才会产生语感;有了语感,学生才有兴趣学。关键是一味地让学生漫无目的的读,学生会很乏味,失了兴趣,这就要老师想办法激励学生读.

这一步可分为课外和课内两部分。具体做法是:课外要求学生对照参考资料读通做到三读(朗读、默读、浏览);上课时会采用如采用:个人朗读、小组朗读、分角色朗读、听录音读、伴乐朗读、谱曲歌唱等。

二、激发悬念感,培养好奇心

悬念激发法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进行杜甫作品授课时,利用悬念激发法进行导入:她是一位诗人,她是一位现实主义伟大诗人,,她是一位诗被称为“诗史”的现实主义伟大诗人,她是?在导入时,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我的每句话,自然而然,好的开头为我赢得了一堂成功的课,好的教学方法也为学生赢得了学习的兴趣。

三、情境设计,情感熏陶

教师的教学设计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或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用学科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发现问题,培养学科问题意识。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研究,通过操作实践、模拟活动等,让学生去经历、去感受、去体会,获得大量的直接经验,自主地建构知识,形成学科模型,这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有这么一个文言文情景教学案例:如在讲述《核舟记》时让学生分角色把苏东坡、黄鲁直等位置排成课本剧演出来,这样学生就会对课文内容非常感兴趣的,何愁他们不喜欢文言文。

四、渗透写作背景的讲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1.与文章有关的课外知识都属于本文的写作背景,文章只有放在特定的背景中才能更好地理解主题,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的思维去衡量古人。如:本文作者陶渊明消极避世的思想放在今天就是不足取的,可作者生活的年代社会黑暗,正义无存,这就可以理解了。2.文章的写作背景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学生很感兴趣,我们老师可以通过写作背景来增强学生对整篇文章的学习兴趣,如:只因为学生喜欢周杰伦,才会去唱他的歌,那么,为何老师不能让他们喜欢陶渊明而去喜欢他的文章。3.作为教师,特别是语文老师,我们承载的东西太多,不能只注重课本中的知识,特别是考试只考的知识,这样就把语文的功能缩小了,语文的范围也缩小了。4.语文教师适时的补充一些课外知识,学生会对这位老师油然而生一种崇拜感,无形中增强了老师的人格魅力,他们也更喜欢你教授的这门课了。

五、设计新颖板书,吸引学生眼球

直观的板书,如果能再加上形象的图形,不但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增强板书的美感,而且能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复习等学习活动中得到再现,达到帮助记忆再现和巩固旧知识的效果。

如在讲述《答谢中书书》时:

这样的板书在要求学生背诵时各句间的逻辑关系一目了然,背起来就简单多了。

六、通过多种比较,增强学习灵活性

如:在讲《三峡》时让学生把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放在一起比较阅读,找出它们的异同点。这样更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通过自己归纳总结的知识,学生更有成就感和满足感,也提高了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在讲授岳阳楼的时候,教师可以出具现在岳阳楼的图片,让其和文章的描述进行对比,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

七、采用最新教育理念,增强教育效果

让文言文教学随着多姿多彩的现代生活一道灵动起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手段来丰富教学形式,整合网络资源来实现文言文教学效率的提高,使得文言文教学和生活同步,与科技联姻,化古典为神奇,融传统于现代。

八、重视预习教学,培养学生的满足感

学生往往感觉文言文很难,是因为没有做充分的预习,上课一直伴随着挫败感,如果老师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预习学案》,并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一来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二来可以在上课时提高了学生的成功感、满足感,学生自然而然兴趣大增。(此项工作课题组正在进行中,和《预习状态下的文言文教学》课题组合作已经把初中所有文言文的《预习学案》设计出来并上传。)

九、从白话文到文言文,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初中学生对课内文言文都难以学懂,更不用说课外文言文了,我采用了一招,我让学生到阅览室借阅文言文的白话文本,如:《史记》的白话版、《资治通鉴》的白话版。当他们读到苏秦与张仪的故事时,就会深深的佩服二人,有句话说得好:“连强盗都有英雄情结”,何况是十四五岁的学生,他们会慢慢的深入阅读,久而久之就会慢慢喜欢上文言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