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技师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0)
引言:在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体系中,对教育目标进行分层管理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开展目标分层管理能够有效地保证学校的德育目标得以完成,能够对学校的德育教育起到监管的作用。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极为重视的话题,文章主要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分层管理实行了相应的探究,并对其开展了实践和研究。
在近些年的国内教育优化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关注,它的教育开展一直都以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育为关键,相关的德育教育开展则有所缺失,许多时候仅仅是简单的德育理论教育,并没有其他方法的培育,实际的教育成效难以呈现出来。虽然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性质较为明显,但不代表学生不需要加强德育教育,尤其在现阶段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状态下,学生更加需要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引导和实践,才能够迎合新时期职业岗位的要求,成为高素质的人才。为此,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中等职业学校应当积极开展全方面的德育教育,合理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的专业教学课堂当中,让学生能够深层次感受到德育教育与专业教学的共同存在,进而在耳濡目染的状况下,形成更加完善的德育思想和道德素养。
对一年级的学生而言,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中考落榜而不得不选择,因此,这些学生大多情绪低落,并且有可能对未来失去希望。在新生刚进入学校的时候,对于校园极度陌生,并且对于自己的专业并不了解,由于各种外界的影响,导致学生对于学习失去兴趣。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受到中学时期坏习惯的影响,造成各方面素质较差。针对这些问题,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明确规定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目标:(1)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教会学生热爱国家、人民和社会,同时还应该热爱学校、教师和同学。(2)信念教育。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树立“不管读什么学校,只要不断努力,就能成才”的信心。(3)心理教育。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能够拥有良好的心态来看对所有事情。(4)目标教育。培养学生能够喜欢自己的专业,并且能够认识到学习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的重要意义。
对于职业学校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能够详细的了解校园,并且能够和教师同学进行融洽的交流,并且能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在学习生活中也不会出现问题,但是这些学生在学习方面,同学之间的差异得到了明显的展示。一些学生是在专业入门以后,能够熟练地掌握专业知识,并且能够对学习展现极大的渴望。另外一种学生是自身学习能力就不好,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同学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失去学习兴趣。还有一种学生是其本身就不具备学习上进心,对自己的学生成绩不关心,没有上进心。面对二年级学生存在的问题,学校应该在德育教育管理目标中实行以下几方面内容:(1)爱国主义教育。热爱国家、人民和社会、热爱学校、教师和同学。(2)目的教育。教会学生热爱自身专业,能够详细了解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的重要作用。(3)法制教育。执法尊法,能够自觉根据学校规定来规范自身行为,强化自身的社会公德意识。(4)审美教育。教师应该不断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中职学校三年级的学生是将要毕业的学生,他们和一、二年级的学生不一样,将要面对的是就业和升学两个选择,然而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对自身的未来进行良好的规划,也不知道毕业以后将要怎么选择。学校为了满足学生这一心理问题,为学生开设了专门的课程,针对将要进行毕业和升级的学生建立了专业的培训班。在毕业季来临之时,大部分学生心情浮躁,升学和毕业以后的未知生活对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教育首先应该进行物质建设,只有落实德育网络建设,才能提高德育教育效率。针对此个人建议是以班级为单位,构建班级网络环境,坚持以“育人为本”为宗旨,在班级管理中展开思想教育。比如在互联网站上设计“家庭网事”“每周一网”“网住精彩”“网络文学”“网游世界”“网络时尚”等相关板块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络板块,自由链接到自己喜欢的网络板块中去了解各类知识,从而拓宽学习视野,让学生了解不一样的网络。又比如在班级中展开网络相关主题论辩赛。例如以“网络的利与弊”“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等主题辩论赛。以丰富的班级活动来唤醒学生的网络意识,启发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价值,辩证地看待网络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从而懂得如何应用网络,如何辨识网络信息,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责任意识,进而
使得学生能够理性的面对网络,如图1 所示。
在中职学校年级教学计划中,将德育教学课程归纳到了日常教学任务中,并按照各个年级学生的具体状况,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教学课程,并且聘用了专业的德育教师开展教学,利用有限的时间,为学生实行德育工作,使得德育教育能够和学生的生活进行融合。其具体的课程安排如下:在一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体课、职业道德和指导课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控、合作、选择、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在二年级开设法制课程、艺术欣赏课,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辨别、鉴定、组织等各方面的能力。在三年级开设礼仪课、创业教育课程。这样能够培养学生在毕业以后进行创业,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交际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德育观念的转变属于第一要务,只有教师与学生统一转变他们的德育观念,才能够确保德育教育的合理开展。在德育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为了促使所有的目标都能够实现,往往不能够直接展开理论教育,转而应当逐步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德育观念。教师首先需要正确认识自身德育教育开展的重要性,而相应的教育活动开展和日常表现都会对学生的品质发展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其次,教师和学生对于学生德育素质的成长认识应当较为全面,虽然德育教育不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论认知,但是却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技能应用意识,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精神意境。并由此来推动学生心智方面的成长。接着,教师应当调整自身的教育观念,不再完全采用单一的理论教育方法,积极尝试一些创新有效的教育形式,给予学生全面而准确的德育思想认知,使得学生的德育思想和素养都能够得到综合成长。
结语:综上所述,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教育既面临着挑战,也有机遇。挑战在于我们必须对学生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机遇在于我们可以借助网络优势,拓宽德育教育渠道。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作为新时代中职教师,我们都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德育教育方法,适当借助网络平台,提高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加强学生思想建设,为促进中职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