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瑾,彭宗桃
(四川省犍为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犍为 614400)
出生至断奶的兔子称为仔兔。仔兔机体发育还不成熟,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很容易造成死亡。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来提高仔兔的成活率。
种兔选择的基本要求为外貌符合品种特征、生长发育正常、健康无病。母兔要求体型适中、母性好、性情温顺、性欲旺盛、泌乳性能强、产前拉毛、窝产仔数多、死胎数少等;公兔要求体格健壮、躯体匀称、性欲旺盛、睾丸大而对称、精液品质好、受胎率高等。配种时要做到“三不配”,即近亲不配、未成熟不配、老幼不配。母兔一年最多生产5~6胎,严禁频密繁殖。
妊娠母兔的营养供给决定胎儿发育和产后母兔泌乳能力。妊娠前期应限制饲喂,按常规用量饲养,避免营养水平过高影响胚胎着床或导致胚胎早期死亡。妊娠后期进入胎儿发育高峰期,要逐渐增加营养,给母兔提供优质全价饲料并供足饮水,妊娠21 d后自由采食。母兔在整个妊娠期应维持中上等膘情,以保证顺利分娩,产出强仔、健康仔。
管理上,主要是做好护理,防止流产。保持环境安静,严禁惊吓,防止狗、猫、鼠进入兔舍,不要轻易捕捉与摸胎,不喂霉变、冰冻饲料,不饮带冰碴的水,减少一切应激因素。分娩前彻底清扫兔舍、兔笼,产仔箱、笼板和用具等要严格清洗和消毒。母兔产前2~3 d有拉毛、衔草做窝等现象,要提前在兔笼内放入产仔箱,箱内铺上柔软、干燥、消毒的垫草。拉毛可以刺激乳腺多泌乳,对产前不拉毛或初产不会拉毛的母兔应进行人工辅助拉毛。
母兔分娩是决定仔兔成活率的关键环节,应派专人昼夜巡回检查。母兔分娩一般要20~30min,期间应保持安静,提前供给充足的饮水和青绿多汁饲料,以防母兔产后缺水而吃掉仔兔。随时观察母兔分娩情况,避免母兔将仔兔产于产仔箱外造成仔兔死伤。分娩后及时将仔兔取出产仔箱,清除产仔箱内被污染的垫草和死胎,清点仔兔数并检查健康状况。更换垫草,将垫草整理成中间稍低于四周的凹状,以便仔兔集中在一起,互相供暖。用母兔拉下的毛将仔兔盖好,保持产仔箱适宜的温度。
为保证自身的营养并分泌充足的乳汁,母兔哺乳期间需要摄入大量的营养物质,此时应供给母兔豆饼、麸皮等蛋白质丰富的精饲料和青绿多汁饲料,并且根据产仔数和仔兔的生长情况调整饲喂量。哺乳后要检查母兔乳房是否有硬块、乳汁是否排空、乳头是否有破裂,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治疗,防止感染引起乳房炎。母乳不足的母兔实行催奶措施,可多喂蒲公英、胡萝卜等多汁饲料,把花生米、大豆等煮熟后饲喂。
仔兔从出生到开眼称为睡眠期,从开眼到断奶称为开眼期。这两个时期是仔兔生长发育中必经的两个重要阶段。
5.1 睡眠期 睡眠期的仔兔完全依赖母乳生活。初乳中营养物质(母源免疫抗体和酶等)丰富,具有轻泻作用,能促进仔兔生长发育、抵抗疾病、排出胎粪。因此,仔兔出生后6 h内要保证吃饱初乳。每天按时哺乳,早晚各一次。哺乳前检查产仔箱,清理产仔箱内的污物,更换垫草,保持产仔箱卫生和干燥。
初产或母性弱的母兔,若产后不哺乳,应采取人工辅助哺乳:将母兔轻放回并固定在产仔箱内,背部稍微提起,待其安静后将仔兔轻放在母兔乳头旁,让仔兔叼住乳头自由吮吸。每天按时给仔兔哺乳,早晚各一次,重复3~4 d后,母兔就会主动哺乳。每次哺乳后检查仔兔是否吃到足量的奶或是否有“吊乳”现象。“吊乳”指母兔母乳不足,仔兔长时间地咬住乳头不放,母兔哺乳完或因受到突然惊吓离开产仔箱时容易将正在吮乳的仔兔带到产仔箱外,由于母兔没有将仔兔叼回产仔箱的本能,掉到产仔箱外的仔兔容易受冻死亡。吃饱奶的仔兔皮肤红润,腹部圆鼓,在箱内安静睡觉;而吃奶不足的仔兔皮肤皱缩,腹部空瘪,在箱内乱爬,发出“吱吱”叫声。
由于母兔产仔数多、母乳不足或疾病、死亡等因素导致不能哺乳的,要及时找保姆兔代养。保姆兔要找母性强、母乳足、产仔少且与原母兔分娩时间先后不超过3 d 的母兔,仔兔按出生体重大小寄养,应与保姆兔所产仔兔的体重相差不大。为防止“认生”,可提前用保姆兔的奶或尿液涂在寄养仔兔身上,然后将寄养仔兔放入保姆兔产仔箱中盖上兔毛,2~3 h 后再哺乳。哺乳时注意观察,以防保姆兔咬伤或咬死寄养仔兔。
若无条件寄养的,可采取人工哺乳。用新鲜牛、羊奶作为代乳,2~3 倍稀释煮沸后冷却至37~39 ℃饲喂,15日龄后可喂全奶。将代乳装到塑料眼药瓶、滴管或注射器内,然后用手指挤压,将奶一滴一滴挤出喂给仔兔。也可以将饲喂器接上气门芯胶管,清洗消毒后塞入仔兔嘴里,让仔兔自由吮吸。
5.2 开眼期 仔兔11~12 日龄开眼,若仔兔开眼不全,要使用医用棉签沾生理盐水清洗眼部黏液,帮助仔兔开眼。仔兔开眼后会在产仔箱内来回跳动,开眼数日后即可跳出箱外,称为“出巢”。此时需将产仔箱横放,便于仔兔自由出入。
仔兔16日龄前后,母乳营养已不能完全满足仔兔生长发育的需要,此时应进行补饲。由于仔兔胃容积小、消化力弱,应先补以幼嫩饲草,18日龄后再开始饲喂精料。要选择适口性强、易消化且富含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的精料。补饲一般采用随母补料法,即在笼内另外放置料槽,母兔、仔兔同笼饲喂,让仔兔跟随母兔学会采食。采取少量多餐、定时定量、逐渐加量的饲喂方式。若仔兔不采食饲料,可将饲料捏成小颗粒,从仔兔嘴角塞入,重复几次后仔兔即可学会自行采食。补饲初期以母乳为主、饲料为辅,25日龄后可逐渐转变为以饲料为主、母乳为辅。补饲后仔兔粪便增多,要勤换垫草,保持笼舍清洁、干燥,并保证有充足卫生的饮水。此时不宜饲喂水分含量过高的青绿饲料,防止仔兔腹泻、肚胀导致死亡。
仔兔30~45日龄、体重达500~750 g就可以断奶。断奶时间应根据饲养水平和仔兔生长发育情况而定。全窝仔兔体质均匀可采取一次性断奶,即同一天全窝仔兔与母兔一次性分开;全窝仔兔体质不同可采取分批断奶,体质强的仔兔先与母兔分开,体质弱的仔兔继续哺乳一段时间后再分开。断奶时“离奶不离笼”,即把母兔从原来兔笼中移走,仔兔留在原笼内继续饲养一段时期,做到环境、饲料、管理、人员“四不变”,防止仔兔产生应激反应。
每天清扫兔舍,保持兔舍通风、卫生、干燥、温湿度适宜。清扫的粪便及其他污物等应集中堆放于远离兔舍的地方,进行无害化处理或生物发酵处理。笼舍、地面、用具等定期消毒,周边环境要每月消毒,以消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防止疾病的发生和流行。蚊、蝇、鼠等媒介能传播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要采取综合措施严防及消灭。犬、猫等宠物也易传播疾病,因此兔场原则上禁止饲养犬、猫等宠物。
对于内外寄生虫(球虫、疥螨)和一些烈性传染病(如兔瘟、魏氏梭菌病、波氏杆菌病等),最有效的方法是提前预防接种。各兔场设立的免疫程序不同,免疫时间也不同。可于25日龄接种兔波氏杆菌、大肠杆菌二联苗;40日龄接种兔瘟、巴氏杆菌、魏氏梭菌三联苗。使用联苗可有效减少注射次数,避免应激反应。
总之,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养防结合”的原则,抓好每个环节,这样才能保证仔兔的正常生长发育,有效提高仔兔的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