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辉
摘 要:高校学生已经逐渐成熟,拥有了自己相对独立的人格和思想。在管理方面,不能再采用传统的说教和死板的管理制度,这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更多的管理问题。高校老师中,有侧重于授课的老师,也有侧重于管理的老师,所有老师都一定程度上承担了管理工作。没有脱离教育的教学,也没有脱离教学的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是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拥有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不断提高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完善管理制度,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主动性,自主管理,老师引导辅助,将会收获更好的管理效果。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现状分析;发展
1 引言
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高校学生拥有了更多独立的思想,学生之间的差异化和个性化越来越明显,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面临着巨大挑战。也正是因为学生的多样化,绝对不能继续实行毫无差别的统一化管理,单一死板的管理模式不但会压制学生的创造性和活力,还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反叛心理,严重的会破坏校园的和谐氛围。一旦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没有协调好,教育管理工作将举步维艰。如何找到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的平衡,采用一套更好的管理方式,是需要长期研究探讨的问题。
2 學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2.1 学生的个性鲜明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不能要求所有学生整齐划一,用陈旧的思想去培养和管教学生不但脱离了时代,也收效甚微。“教书育人”是为了培养出拥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如果要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出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就不能压制学生的个性。为了要让每个学生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潜力,学生管理工作必须与时俱进,针对每一个个性鲜明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在此基础上,学生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和丰富,高校需要更多专业的管理人员。
2.2 学生管理团队不稳定
目前高校的管理团队主要是辅导员和班主任以及其他相关院系领导,部分高校管理团队的老师可能是刚工作的新老师,辅导员工作只是一个过渡,大部分老师还是会选择转到授课的教师团队中。再加上,学生管理的工作内容琐碎,压力大,待遇一般,管理岗位的老师流动性比较大。频繁地更换管理老师,不但淡化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情感联系,也增加了学生和老师磨合了解的精力成本。学生和老师都是需要时间相互适应和配合的。管理团队的不稳定,整体素质都有待提高,都是当下学生管理工作面对的问题。
2.3 学生组织管理作用不大
高校的院系、专业、班级之间设有很多的学生组织和班级委员,组织设立之初,一方面是想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另一方面就是希望学生可以加强对自身的管理。大部分院校,班委和学生组织对管理工作都涉及较少,多是听从老师的安排,不但没有发挥出学生组织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也让学生内部产生了一些思想分歧。学生之间沟通是更加自由和轻松的,学生组织和班委也应该以服务学生为主,不接受学生的想法,一味地听从老师想法做事,不但没有提高工作效率,还是造成了学生和老师管理工作的脱节。目前大部分高校并没有找到一个合理的方式,就连学生组织本身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没有组织纲领和活动目的,很多时候形同虚设。
2.4 管理制度比较传统
高校在过去的管理上,更重视学生的安全管理和学业管理。安全管理方面主要就是控制学生外出的时间,控制陌生人的进出,各院校给予的门禁制度不同,负责学生安全问题的宿管和保安一般文化程度较低,再加上管理制度不够合理,导致学生和部分管理人员存在矛盾。学习管理上多是通过考试,因为课程内容较多,某些学生的自觉性不够,往往会脱离任课教师的管理,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非常需要一个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性的管理制度。
3 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
3.1 树立以学生为主的管理模式
高校学生即将步入社会,不能再用保姆式的说教方式进行管理,必须以学生为本,加强学生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寻找到学生个人的天赋和兴趣。管理模式的创新,要先从思想上改变,老师把更多管理权交到学生手中,学生也增强自己的主人翁意识,把丰富校园生活,建设和谐校园的责任放到学生自己身上,老师可以作为引导者。
3.2 提升管理者的整体素质
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起步较晚,承担学生管理工作的老师在方法和理论上都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管理者不够专业,就需要学校和相关部门提高重视,通过开展管理工作讲座,实地进行指导,培训等等方式,不断提升在职老师的整体管理素质。设立职能清晰的学生管理部门,将学生管理工作科学地进行划分,引进更多管理方向的人才,将专业的知识理论融入到实际学生管理工作中,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不断总结改进,打造出合格的专业的管理队伍。
3.3 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学生组织是桥梁,对老师和普通学生之间的沟通起着重要的作用。除了老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和学生平等交流外,通过学生组织去管理学生,是一种更为轻松和科学的方式。要发挥出学生组织的作用,就要在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的基础上,对学生组织的进行正确的领导,所有校园活动的策划开展必须是正面向上,积极乐观的,组织成员的挑选也必须公正公开。通过学生组织,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完善管理制度提供更多建议。
4 结语
作为教育历史悠久的华夏民族,一定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创新,找到一套顺应学生发展的管理模式。结合学生实际,以学生为本,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都是管理工作中值得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英瑛.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研究[J].科技资讯,2019, 017(009):208-209.
[2] 吴长昊. 浅谈高校班级建设管理的现状及完善策略[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02):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