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阳
摘 要:中学时期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育,是完善语文教育系统必要的教学手段。本文通过探索提升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寻求适合我国新课改背景下,传统教育模式的改良方式,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中学生;写作能力;有效途径
写作是一种艺术创作能力,作者应用文字,通过书籍纸张向人们描绘世间万物,为世人营造丰富的精神世界。写作全面考察学生文学创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字赏析能力以及阅读思辨能力。全方位训练学生综合素质,是语文教育最重要的教学环节。
1 制约初中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因素
1.1 学生笔触比较稚嫩,细节刻画水平不足
由于初中生阅读量比较少,一些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仅局限于语文课本。缺少深厚的文学底蕴,对修辞手法、遣词造句以及文章布局的安排不够合理,导致创作出的一篇习作或是短小沉滞、或是冗长乏味。学生作文对细节描绘的水准相对薄弱,是造成学生写作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一篇优秀的文章,细节处理是彰显作者文学功底的主要标准。初中是学生接触写作的进阶阶段,纵使文笔尚显稚嫩,但介于中学生还未形成固有的写作习惯,是教师打磨学生细节勾勒能力的最佳时机[1]。
1.2 任课教师评析学生作文方式亟待改进
品评文章是增进写作功底最好的方法之一,站在读者的角度阅读,能够发现在创作阶段难以琢磨的结构偏颇与用词不当等错误。语文老师是担任这一角色的最佳人选,科学、合理的赏析文章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有所助益。可由于基层教学任务繁重、老师专业素养欠缺等客观原因,一部分老师忽视该项工作的重要性,致使学生在学习写作初期养成的错误习惯无法及时得到纠正,令学生写作方向朝着错误的方面发展,最终导致学生写作能力再难提升。优秀语文教师批阅文章时,应注重学生习作出现的细节问题,并在批改作文时予以体现。针对文章结构混乱、文不达意的作品,老师应适时给予批评,并在作文末尾提出修改建议。任课教师的悉心指导,对学生作文的字斟句酌,是增强中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最稳固的基石。
2 提升中學生写作水平的积极策略
2.1 细化对学生写作中细节勾勒的要求
细节描写指导,是协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核心教学步骤之一。面对中学生练习写作时暴露出的相关问题,语文任课教师应针对学生个性化差异,细化学生作文修改建议。对于班级中热爱写作、勤奋思考的学生,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写作水平,提出使用多角度、多种类的细节描述方式,将一种大家都十分熟悉的事物,通过文字艺术努力营造不同氛围,与学生共同领略文字的魅力。尝试写作体裁多样化,初中时期学生思维活跃,课业任务相对轻松,是积累写作素养的良好阶段[2]。语文教师系统、先进的写作训练手段,可以充分挖掘学生潜能。班级中对文字感触比较徐缓、写作兴趣低迷的学生,老师应适当降低对该类学生的写作要求。从基础出发,尝试训练学生立意准确、叙事完整的基本写作能力。透过对写作对象的细节描写,能够流畅地勾画出事物特点。
以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为例:任课老师开展写作课程时,需要重视依照学生能力进行差别化教学;因材施教,令每一位学生在本次课堂皆有收获。教师依据本次写作课的主旨定题时,作文题目应尽量避免对学生思维产生局限性。要求作文写作角度从细节描绘入手,能够做到使读者在阅读文章之后,脑海中浮现与现实相差无几的事物;写作方向挑选身边熟悉的人物、事件或物品描绘,鼓励学生有新颖的写作观点与同学及教师讨论。抓住细节不仅锻炼学生细节写作水准,同时造就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敦促学生细致入微观察,抓住事物特点,采取细节描述,辅以布局合理的文章结构。
2.2 改良学生作文批阅方式
多角度评判学生作文,以客观、理性的观念严谨批阅学生作品。语文教师对待作文的态度,需要保持一个读者应有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师评改作文的态度端正与否,直接决定批阅的建议能否对学生起到实质性帮助。正确的赏析角度,能够帮助教师准确、快速的抓住不同学生写作展现的弊端[3]。老师应改进批阅作文的常用手法,旨在从学生文章结构、词汇使用、修辞手法、行文逻辑等方面,对学生作品做出多方位考核,批阅标准细致至标点符号的运用。初接触篇幅较长文章写作的学生,常常忽视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选择一逗到底的方式,一些老师对标点符号正确使用重要性的疏忽,导致学生难以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精确运用标点符号,不仅是文章规范性首要指标,也是作者行文情感表达与宣泄的另类表现形式。确切使用标点符号,帮助读者快速走进作者内心世界。
以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为例:景物描写需要学生紧扣景物特征,借助细节描绘等多种写作手法,构成一篇行云流水的景物描写作品。一部分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老师应及时调整写作标准,期望学生借自己描绘的景物托物言志、抒发情感,升华文章主旨。任课教师批阅文章的过程中,对学生暴露出的细微问题在显眼处予以批注,如简要陈述在此种语境下用词不当的原因、可以怎样修改、修辞手法选用的合理性、标点符号运用的正确性等。学生写得精彩的语段,老师应予以表扬鼓励。在文章末尾,教师可书写一段纲要性文字,表达对学生习作的态度与建设性意见。该种批阅方式能够系统地指正学生写作中的错误习惯,同时通过批阅的形式与学生交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3 结语
写作能力培养是中学教育阶段不可或缺的一项教学环节。老师应与学生一起努力,钻研写作技巧、苦练写作功底,真正成为一名新时代下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年。
参考文献:
[1] 鲁涛.浅析提高中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2):202.
[2] 王斌彦.浅谈高中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20(02):106.
[3] 项一平.以文学熏陶提升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和写作能力[J].贵州教育,2019(1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