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生活,推动发展

2020-08-09 08:50:53冉茴
读写算 2020年21期
关键词:不足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冉茴

摘 要 在新课改全面落实的大环境下,人们对小学数学教学所提出的要求也日益严苛。为了更有效地激发孩子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其数学学习质量的提升,把小学数学教学与孩子们的现实生活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是特别必要的。本文以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不足为立足点,对推行农村小学数学生活化所具有的意义展开了深入地探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些策略,希望可以为孩子们的可持续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 生活化;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不足;策略

中图分类号:C912.82,S432.3+2,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1-0203-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确指出: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日常生活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信息,开发成为教学资源。也就是说小学数学教学理应和孩子们的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然而就目前而言,有一些小学数学教学素材依然存在和农村孩子们的现实生活彼此脱离的情况。所以如何立足生活,将孩子们的现实生活与自身的教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便成了当前农村一线小学数学老师普遍关注的一大热点话题。

一、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不足分析

(一)教学枯燥乏味,无法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虽然新课改已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然而许多农村小学却由于师资力量薄弱及教学设施落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使得其教学无法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一些农村小学教学教师在实施小学数学知识教授时往往存在盲目地追求考试分数,无视孩子们知识探究及掌握过程的现象,加之教师在教学时还是习惯性地选用“填鸭式”教学法,此种枯燥乏味的教学,不但无法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并且也不利于其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教学与孩子们的现实生活脱节,理论无法与实践统一

在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的当下,孩子们的数学学习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同时他们也从教师那里学到了许多的基本技能。但是很多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数学知识教授时却忽略了自身教学与孩子们现实生活融合的重要性,如此势必会导致理论与实践无法统一,孩子们的实践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的局面出现。

二、推行农村小学数学生活化所具有的意义

(一)可以有效地激发孩子们的数学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及发散性特别强的学科。就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的学习特别枯燥、乏味,所以他们在小学数学知识学习时特别容易萌生厌学心理。但是推行生活化教学却能够较好地改变此现象,教师可巧借孩子们随处可见的实际案例,以孩子们的思维方式思考,引导孩子们于生活中寻找数学元素,让孩子们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激發其学习兴趣,进而有效地促进其整体成绩的提升。

(二)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们的创新能力

提高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属于新课改的主要要求之一。在实施农村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时,教师可借助教学情境拓宽孩子们的思维,强化其创新意识,进而为其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可以有效地促进孩子们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

毫无疑问,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且能够为生活服务。特别是小学数学的某些基础知识,它们和孩子们的现实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在实施小学数学知识教授时可以尽可能地挖掘生活中的案例,让他们意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巧借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促进其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

三、促进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措施探析

(一)深挖生活素材,鼓励孩子们对数学问题展开探究

由于农村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推行对于孩子们学习效率的提升具有特别大的促进作用,所以教师们在实施数学知识教授过程中,理应以孩子们的年龄特性为依据,挑选与他们生活有关的素材,鼓励他们自主探究,强化其创新能力。比方说在教授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选择以“妈妈每天给孩子1.5元买矿泉水,她想将5元钱换开,可以怎么换?她最多可换到多少张1元的,多少张5角的?”引入,引导孩子们对与“元”“角”相关的知识展开探究。

(二)巧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毋庸置疑,轻松教学氛围的创建对于孩子们学习兴趣的激发是非常有帮助的。加之生活化情境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可以收到提高孩子们学习积极性的成效,所以教师们理应巧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图形》这一节时,教师可以教孩子们认识他们生活中经常看到的某些物体的形状,比方说长方形的黑板、三角形的红领巾、圆形的硬币等,如此不仅能够让孩子们对各类物体的形状、名称有一个更直观地了解,同时能够强化他们的记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借助多媒体技术,活跃教学气氛

就传统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教师所能使用的教学工具特别单一,这对于孩子们学习兴趣的激发是特别不利的。多媒体技术属于一种伴随社会前进而出现的新式教学辅助工具,由于其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对于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及教学气氛的活跃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再者,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的运用还能够为教师的教学带来诸多便利,所以教师在实施农村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时理应借助多媒体技术,有效地强化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教授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知》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把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图形及定义制成极具感官冲击的情景图画,为教学增添乐趣。

(四)给予数学知识运用充分的关注,领略教学实践的价值

数学知识的运用可以在孩子们现实生活的很多方面得以体现,在实施数学知识教授过程中,教师们必须给予实践课程的开展应有的关注,有效地促进孩子们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样以西师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的教授为例,在学习这一节时,教师可选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孩子们分成4个学习小组,要求各小组自行分配角色,依次充当顾客、商场导购等,展开情景对话。借助角色扮演,孩子们不但能够收获传统“填鸭式”教学无法获得的乐趣,同时还能学到与人民币相关的知识,并且他们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也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五)优化教学评价体系,提高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效率

教学评价属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至关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其恰当与否对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决定作用。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农村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效率,教师们理应自如下几方面着手,对教学评价体系展开优化:第一,评价主体多元化。除了教师的评价外,还应将学生自己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纳入评价体系中,给予孩子最客观的评价。第二,评价对象多元化。教师们在对孩子的学习评价时,除了需对其学习成绩评价外,更重要的是对其学习习惯养成、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及学习进步度等诸多方面展开综合性评价。

四、结语

常言道:“万丈高楼平地起”。小学数学就如同孩子们宏伟数学大楼的一个地基,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所以教师们理应给予小学数学教学充分的关注,以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巧借生活实践,选用切实可行的策略,将生活与自身教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力求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67-71.

[2]胡智华.对如何促使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实现“生活化”的研究[J].数学大世界,2018(06):19-20.

[3]吴敬迎.关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上),2018(04):88.

[4]高晓微.如何实现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农业与技术,2016(09):170-171.

猜你喜欢
不足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38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4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8:43:54
关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57:20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7:47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10:23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0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