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梅桂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实施中,网络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全面线上授课逐渐进入广大师生的视野,高中历史教师对此可谓是摸着石头过河,应当化被动为主动,努力探索有效的线上教学策略,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线上教学
对全面线上教学而言,线上教学完全替代传统的面对面讲授,变成新时代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刚开始进行线上教学时难免出现被动、混乱的情况,暴露出忽视学生预习、线上互动不足、师生缺乏情感交流等突出问题,必须及时解决,提高历史线上教学效果。
一、设计基础问题,远程指导学生预习
全面线上教学和传统网络教学存在差异,它不是以辅助常规课堂教学的形式出现,而是完全取代常规课堂,学生在家接受教师的远程直播教学,实现异地同堂[1]。当然,无论是常规课堂还是线上教学,预习都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尤其是在线上教学中,教师直播时间有限,也无法和学生面对面交流,如果学生没有预习或预习不充分,就可能陷入理不清教师所讲内容的困境。
因此,教师要注意为学生设计一些历史预习题目,指导他们有针对性地预习,为上直播课做好准备。例如对于高中历史必修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这课内容,教师在上节课下课时可以为学生呈现课件,指导学生根据问题预习。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是什么?第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议内容如何?第三,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有哪些?第四,如果你是当时的农民,你愿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人民公社制?第五,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斯大林模式有何区别?这些问题的难度都不大,学生们只要认真阅读教材或查找相关资料就能做出分析,同时引导学生换位思考,预习更有效果,并且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及时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适时予以鼓励,让学生们自觉坚持预习。
二、运用任务清单,有效开展线上互动
全面线上教学对普通高中历史教学而言属于新事物,教师要思考怎样让学生们隔着屏幕有效互动。教师可以在线听课,自己参与到线上教学互动中去,切身体会学生线上听课遇到的难题。线上教学往往有几秒钟延时,学生思考、回答或者打字留言、连麦发言等都需要时间,无法瞬时呼应,这需要教师适当静默或留白,让学生有足夠的时间和空间思考、回答。
运用线上学习任务清单就是重要方法之一,教师运用任务清单不仅能合理控制线上教学任务量,预防占用过多直播教学时间,还能明确学生完成线上学习任务的上传、统计等路径,提高线上互动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讲解有关高中历史必修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内容时,教师就可设计任务清单:第一,理解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等概念;第二,掌握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史实;第三,理解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之所以如此设计,教师就是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让其收集素材,一边讲解一边互动,通过任务的方式激发其参与线上互动的兴趣,提高思考能力,增加线上教学的知识含量、思维含量。教师先让学生交流,相互补充,了解他们已经知道的古代手工业知识,包括什么时候会养蚕缫丝、制作陶器、瓷器、冶炼青铜器、铁器等、中国为什么被称作瓷器大国等;接下来结合学习任务清单一一解决问题,再补充介绍学生比较陌生的田庄手工业,使其理解自然经济的内涵,了解庄园手工业就是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重要部分,占据辅助性地位,属于副业;之后依次介绍工官制度、织女的劳绩、冶铜冶铁技术、中国古代陶瓷业的成就等内容;再组织学生发散思维,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
三、课堂结合课后,增进师生情感交流
对于线上教学而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一根无形的线,教师要适度把握。教师既不能时刻监督学生,把这根线绷得过紧,又不能因为自己看不到、管不了而完全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应科学整合课堂直播与课后指导,保持线上教学的弹性,使师生关系更亲近。例如在讲解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时,由于学生在直播环节对于自然经济瓦解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教师需要按照学生学习情况,利用课后时间为他们讲解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及地区、城乡差别,梳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及特点,确保学生线上学习的完整性、有效性。
在直播课堂教学快结束时,教师也可及时面向本班学生做问卷调查,当教师问及学生历史直播课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什么时,学生反馈里提到自主学习、上课形式更自由、可以回放直播视频等关键词的频率较高;当教师问到直播课中的哪些做法可以保留时,学生反馈里提到学习任务清单、材料教学、试卷讲评等关键词的频率较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应,适当做出调整,形成新的线上教学常态。
总而言之,在网络信息化时代,教师要深刻认识线上教学的意义,把握全面线上教学的机会,为学生的预习提供远程指导,同时设计好线上教学任务清单,促进有效互动,再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的结合增进情感交流,实现线上突破教学,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历史。
【参考文献】
[1]林银妹.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名师在线,2019(21):89-90.
[2]曾峰斌.互联网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创新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25):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