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会
洛阳市第八人民医院内四科,河南 洛阳 47100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慢性疾病,其特征是持续气流受限,肺部的通气换气功能受到影响,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呼吸性酸中毒、高碳酸血症以及低氧血症等[1]。有研究认为有害气体対气道产生刺激导致持续性的炎性反应是COPD的发病机制,而长时间使机体处于这种状态会导致解剖性肺动脉高压以及肺部血管内膜增生,最终导致心肺功能减退,因此给予患者有效治疗尤为重要[2]。沙美特罗替卡松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扩张支气管和抑制肺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噻托溴铵是一种抗胆碱能支气管扩张剂,通过抑制副交感神经末端释放乙酰胆碱,从而扩张气管。鉴于此,本研究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对COPD患者炎性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选择2016年5月—2019年5月洛阳市第八人民医院接收的86例COPD患者,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分为2组,各43例。观察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为40-75岁,平均年龄(56.36±5.75)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8.07±2.78)年。对照组男20例,女23例;年龄为42~75岁,平均年龄(57.12±5.34)岁;病程3~16年,平均病程(8.24±2.93)年。(1)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COPD的诊断标准[3];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无精神系统疾病。(2)排除标准:合并脏器功能不全患者;合并严重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合并哺乳期或妊娠期患者;合并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吸氧、止咳、祛痰以及输注氨茶碱解痉等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μg/100μg,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药品注册标准JX20010143)吸入治疗,1吸/次,2次/d。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南昌弘益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0110,规格:18μg)吸入治疗,18μg/次,1次/d。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
(1)治疗3个月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①显效:患者咳嗽、喘息、咳痰等症状消失,呼吸频率及心率恢复正常;②有效:咳嗽、喘息、咳痰等症状逐渐消缓解,呼吸频率及心率有所改善;③无效:上述症状均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显效率+有效率。(2)治疗前、3个月后,采取两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ml,低速离心取血清,置于-20℃冰箱内备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3)治疗前、3个月后,采用肺功能测定仪检测患者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占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
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例(%)
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MMP-2、MMP-9及IL-8水平均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s) ng/ml
表2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s) ng/ml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a表示P<0.05。
时间治疗前组别对照组(n=43)观察组(n=43)IL-8 0.58±0.17 0.56±0.14 0.596 0.553 0.48±0.14a 0.38±0.15a 3.196 0.002 tP治疗后对照组(n=43)观察组(n=43)tP MMP-2 0.56±0.13 0.55±0.14 0.343 0.732 0.46±0.12a 0.32±0.11a 5.640 0.000 MMP-9 0.59±0.13 0.58±0.14 0.343 0.732 0.49±0.14a 0.38±0.13a 3.776 0.000
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VC、FEV1及FEV1/FVC水平均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肺功能水平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肺功能水平对比(±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a表示P<0.05。
治疗前对照组(n=43)观察组(n=43)tP治疗后)60.08±6.86 59.63±7.19 0.297 0.767 68.94±8.93a 75.79±6.75a 4.013 0.000对照组(n=43)观察组(n=43)tP 2.15±0.58 2.23±0.52 0.673 0.503 2.37±0.36a 2.75±0.42a 4.505 0.000 1.56±0.51 1.52±0.47 0.378 0.706 1.68±0.28a 1.95±0.33a 4.091 0.000
COPD属于一种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疾病,若不接受规范治疗,最终会导致呼吸衰竭和肺心病等,该病发病因素较多,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4]。临床多采取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抗炎和氧疗等方式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故需寻一种更高效的治疗药物。
沙美特罗替卡松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新型长效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可扩张支气管,且时间维持在12 h左右,能控制夜间和运动引起的哮喘症状,舒缓气道平滑肌,抑制气道高反应性、减轻前腺苷、白三烯和组胺引起的炎症反应[5-6]。噻托溴铵是一种抗胆碱能支气管扩张剂,可抑制气管平滑肌M3受体,扩张支气管,改善肺功能,主要用于COPD的维持治疗。除此之外,噻托溴铵还能扩张周围气道,降低胆碱能神经张力,减弱静息气道阻力,缓解呼吸困难,降低COPD的发生频率,且临床治疗起效快,作用时间可持续24 h[7-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血清MMP-2、MMP-9及IL-8水平均较对照组低,FVC、FEV1及FEV1/FVC水平均较对照组高,表明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可显著提高COPD临床效果,降低血清MMP-2、MMP-9及IL-8水平,改善肺功能。其原因在于,两种药物联合作用,可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提升抗炎、扩张支气管效果,进而提升治疗效果。然而,本研究所包含的样本较少,故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为证实研究结果的真实性,还需要大量样本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采取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效果确切,可降低COPD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