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西
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科,郑州 450000
肺癌在当今社会发病率居高不下,与遗传,职业及抽烟等因素有关,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首位,对人类身体健康危害极大。尤其是放化疗治疗,出现明显的毒副反应,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的折磨,使其出现各种不良的负性情绪[1]。临床研究证实,随着病程的发展,放化疗治疗次数的增多,患者的负性情绪会更加严重,高达70%以上人群会出现负性情绪,其不仅影响治疗效果,部分患者还会因为不耐受,失去对治疗的信心,甚至放弃治疗。肺癌患者饱受疼痛折磨,经济压力及身心创伤均是导致其负性情绪严重的相关因素,因此,加强对患者心理情绪方面的治疗干预,对负性情绪的疏导有积极作用[2]。叙事治疗是现代社会衍生的一种新的心理治疗方法,能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进行对症疏导,易改善其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3]。下面将100例肺癌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在心理咨询师的辅助下加强叙事治疗及常规护理进行对照研究,对比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以100例肺癌患者为主体展开调查研究,选自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入选的患者经过影像学、病理学及实验学诊断,确诊为肺癌,生存期预计在3个月以上,患者自愿参加,意识清楚,可正常表达,无精神类疾病。排除生存期不足3个月,癌细胞扩散及精神类疾病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达将患者实施平分,每组各50例,男女之比在对照组为35∶15,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59.21±3.03)岁;男女之比在观察组为37∶13,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60.23±3.05)岁,两组患者以上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胃肠外营养支持,待其胃肠功能恢复正常后,给予其丰富的营养物质,食物从流食逐渐过渡到普食,补充丰富的蛋白质及维生素。指导患者适当运动,密切观察其排便及排尿情况,观察引流管通畅情况,加强口腔护理,保持住院环境的干净整洁及空气的新鲜,使得患者能有一个好的休息环境。观察组在心理咨询师的辅助下加强叙事治疗,在医护指导下,采用叙事心理疗法,先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熟络后,促使患者放松警惕,鼓励其讲述自己的故事,外化叙事,分析患者具体的心理问题,是绝望、恐惧、抑郁还是焦虑。以生活为出发点思考问题,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其患者故事套路相反的另外可能性因素,为患者重新寻找积极向上的方向及动力,并将其放大,通过角色策划、治疗、仪式及庆祝等方式,促使患者重新找回信心,积极面对生活的勇气。具体为:(1)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后,热情接待,与其加强交流及沟通,护士长与患者见面5 min,有利于相互熟络起来,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2)找出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与患者内心真实感受契合,透过问题,激发人的潜力,如你什么时候感觉到绝望或恐惧?对疾病及康复有什么样的期许?(3)打破自己,敞开心扉,重新构思。护理人员以好奇及放空的态度,让患者自行探索问题、感受、想法来源及其影响力,跳出传统的认知,控制自我认同,提出自身不同观点及对事物的看法。如:疾病带来的恐惧,对你和家人有什么影响,它带走了什么?为何会有恐惧感?疾病让你觉得最难克服的是什么?(4)重写、挖掘及丰富有意义的事件,通过见证、联结及构建行动蓝图,如:被疾病折磨时,如何调节焦虑情绪?独立面对疾病折磨时,觉得自己最值得表扬的是什么?采用铺陈及串联的故事,让患者感受到在对抗病魔时,自身的闪光点。(5)总结及反馈:叙述过程中,引导患者自我审视,如:谈话内容什么印象最深?通过反思,使得患者对自身负责,对生活负责。(6)医护在叙事过程中,以放空及聆听的态度,营造适当的治疗环境,在尊重、透明及好奇的环境下,让患者思考自己人生架构,认知到自身情绪,从而发挥巨大潜力,积极面对疾病,提高依从性。
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负性情绪进行评分,共30个项目,>50分表述患者存在焦虑及抑郁的负性情绪,且分数越高,负性情绪越严重。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显著,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下降幅度更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结果比较 分
临床探究得知,近5年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得以提高,症状有所改善,但其精神症状未见改善,反而加重,焦虑及抑郁的负性情绪严重,使其自身免疫系统也受到影响,一般的心理护理,难以改善其负性情绪,需要将叙事疗法引用到临床,促使患者的负性情绪得以改善[4]。
叙事治疗是一种新型的心理干预方式,其认为,人类生活中,更多的是充满“意义”的故事,而不是枯燥、逻辑性强的法律条文,其为交流意义的有效工具[5]。当事人在叙说自己的生命故事时,往往带有主观色彩,维护故事主要信息,讲述的多为符合主题的故事,容易遗漏掉其中的重要片段,因此,往往需要心理咨询师的干预,帮助当事人,将故事发展成双重故事,在咨询过程中,唤起当事人在生活活动中对于积极、有意义事情的回忆,使其内在正能量得以提升[6]。叙事治疗中,心理咨询师常会问“你是怎么做到的?”将焦点转移到当事人身上,使其回忆其曾经做好的努力,使其通过自身内在的力量,走出困境,重新获得对抗疾病的信心及勇气[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心理咨询师的辅助下加强叙事治疗后,负性情绪改善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肺癌患者伴有明显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在心理咨询师的辅助下加强叙事治疗,患者的负性情绪得以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