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富彪,张志广,廖尚宇,梁家志,计 乐
广东省云浮市人民医院,广东 云浮 527300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属于临床上的危重症,是一种心电图存在典型ST段抬高、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升高并存在动态演变的急性心肌梗死,该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及生命安全[1]。目前,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是治疗STEMI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由于大多数患者血管闭塞,并且存在较大血栓负荷,因此在行急诊PCI术后易出现慢血流乃至无复流现象[2]。有研究表明,在PCI术中应用抽吸血栓术,可有效降低该类患者无复流发生率[3],球囊预扩张可降低术后血管闭塞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4]。本研究对84例行PCI术治疗的STEMI患者术前分别给予血栓预抽吸和球囊预扩张,分析其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随机选取84例2016年6月—2018年3月间在广东省云浮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纳入研究,所有纳入患者均为左冠脉急性闭塞病变,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了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2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随即进行急诊冠脉造影,明确患者冠脉病变情况。试验组男29例,女13例;年龄40~81岁,平均(61.47±10.34)岁。对照组男28例,女14例;年龄43~82岁,平均(60.91±10.5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经我院确诊为STEMI者;(2)无抗血小板、抗凝药物治疗禁忌症者;(3)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术前处于休克状态者;(2)术前行心肺复苏治疗者;(3)存在疾病者。
术前准备:所有患者术前均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60684,国药准字:j20171021)300 mg与替格瑞洛(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16)180 mg,以及100 U/kg普通肝素。治疗方法:经桡动脉行急诊冠脉造影,明确病变后立即进行急诊PCI术治疗。(1)对照组:通过指引导管将0.014导丝送至罪犯血管远端,随后通过导丝将2.5mm×20mm预扩球囊送至罪犯血管病变近端,连接压力泵,以6~8个标准大气压进行预扩张,之后负压撤出球囊,再次造影明确冠脉再通情况。冠脉复流后再根据冠脉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涂层支架。(2)试验组:与对照组相同,通过指引导管将0.014导丝送至罪犯血管远端,随后通过导丝将血栓抽吸导管送至罪犯血管病变近端,于导管尾端连接注射器,在持续负压下将导管送至距闭塞端3~5 cm处,之后负压撤出导管,再次造影明确冠脉再通情况。冠脉复流后再根据冠脉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涂层支架。
记录两组造影结束至冠脉开通时间、X线曝光总剂量、手术总时长、90min心电图ST段完全回落(心电图ST段回落≥70%)率以及术后30min心绞痛缓解(患者自我感觉心绞痛疼痛症状较术前明显缓解)率。
抽取患者静脉血液3 ml于有分离胶的真空管中,以4 000 r/min离心10 min,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日立牌7600型)检测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ACCESS2型)。
对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术后随访,统计随访期间两组出现再发心绞痛、心源性与非心源性死亡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将研究收集所得数据导入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所有患者均经PCI术,冠脉再通率与术后存活率均为100%。
造影结束至冠脉开通时间试验组略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术中X线曝光总剂量要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手术总时长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30 min心绞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90 min心电图ST段完全回落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CK-MB、cTnT两项心肌损伤标志物指标峰值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峰值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峰值情况比较(±s)
组别试验组(n=42)对照组(n=42)tP CK-MB(U/L)145.18±52.39 181.57±62.42 2.894 0.000 cTnT(μg/L)5.35±1.93 8.44±2.26 6.738 0.000
术后6个月与12个月试验组MACE发生率均略微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术后随访两组患者MACE发生情况比较 例(%)
STEMI是在冠脉斑块损伤的基础上诱发的急性闭塞性血栓,该病发病的主要机制是冠脉斑块破裂,继而形成血栓,导致急性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在疾病早期对患者进行持续的心肌再灌注可缩小患者心肌梗死面积,改善患者预后,PCI术是目前治疗STEMI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但同样存在一些不足之处[5]。PCI术后慢血流或无复流是该方法治疗STEMI后一种较为常见症状,有研究证实[6],慢血流与无复流的发生使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患者一旦发生该类并发症,将出现心功能下降、恶性心律失常,乃至猝死。目前研究显示[7],无复流的主要发生机制为一下几点:(1)再灌注时引起了心肌纤维收缩、肿胀;(2)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和中线粒细胞的聚集所引起的管腔狭窄;(3)冠脉微循环损伤的易感性;(4)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起的微小血管阻塞,其中破裂的斑块所释放的物质将引起内皮细胞收缩,进一步增加微循环障碍。
史方堃的研究表明[8],球囊预扩张可扩张血管,有效治疗动脉狭窄,并且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血栓抽吸也是临床上用于减少STEMI患者罪犯血管内血栓的常用方式。本研究分别于PCI术前对患者进行两种方式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显示,试验组术中X线曝光总剂量要低于对照组,同时手术总时长也明显短于对照组;试验组术后30min心绞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者提示于术前行血栓预抽吸能够有效降低患者X线曝光时间,减少X线对患者的损伤,并且有利于患者心绞痛的恢复。
心肌损伤标志物主要存在与心肌组织中,是临床上检测心肌损伤、估计梗死范围的常用指标。CK-MB主要位于心肌中,当心肌坏死后大量的CK-MB释放进入外周血中。cTnT是近些年发现的一种心肌损伤物质,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敏感度,当患者出现心肌方面疾病时其水平将迅速升高。本研究对两种心肌损伤标志物峰值水平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两项物指标峰值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提示对照组患者心肌损伤较试验组更加严重,即血栓预抽吸有助于患者心肌的保护。
对两组患者的随访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术后6个月与12个月MACE的发生率要略微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提示血栓预抽吸不增加患者MACE发生率,且能适当降低。
综上所述,PCI术前先行血栓预抽吸能够减少患者X线曝光时间、缓解疼痛,减轻患者心肌损伤,减少MACE发生,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