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兵兵 郑一鸣 陈泉 孙飞 卢开进 王鹏程
食管癌是我国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国内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方案以手术切除为主[1]。尽管手术技术有所精进,术后感染管理更加严格且有更多抗生素应用,食管癌术后并发症仍高达70%~80%[2],其中术后感染是食管癌病人术后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3]。如何减轻食管癌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病人早期康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广泛应用于结直肠手术[4]、胃切除术[5]、肝脏手术[6]等领域。但食管癌手术病人的创伤较大、术后放置的管路(鼻肠管、胸管、胃管、尿管等)较多、禁食时间较长等因素,导致ERAS理念在食管癌手术病人中的应用仍较少。本文旨在研究ERAS理念在老年食管癌微创手术病人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1 对象及分组 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我院胸外科收治的老年食管癌手术病人。纳入标准:年龄>60周岁,所有病人在术前均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食管癌。食管癌术前分期为Ⅰ~Ⅱ期(参照国际抗癌联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2009年第七版分期),且无严重心肺功能障碍。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肿瘤远处转移、合并严重脏器功能不全、有严重精神障碍、免疫缺陷的病人。所有病人均采用胸腔镜微创食管癌根治术。入组的病人共126例,其中男69例,女57例,平均年龄(68.2±8.5)岁。按照硬币随机法随机分为ERAS治疗方案组(研究组,n=64)和传统治疗方案组(对照组,n=62)。本研究方案报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并与病人签署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术前评估病人一般情况,告知病人围手术期常规应该注意的事项。术前12 h给予清洁灌肠,术前禁食12 h、禁饮4 h;手术中常规采用全麻,补液量>2000 mL(未加温);术后常规留置鼻胃管和胸腔引流管,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待肠道通气后(5~7 d)拔除鼻胃管,给予流质饮食并逐渐改为软食,术后早期卧床,采用抗血栓压力梯度泵预防深静脉血栓。
1.2.2 研究组:病人入院即向其宣教ERAS理念,术前对病人进行呼吸锻炼并鼓励其咳嗽,术前评估病人一般情况,并告知ERAS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术前不灌肠,术前禁食6 h、禁饮2 h;手术中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术中补液量<1500 mL(液体预加温处理);术后不常规放置鼻胃管,术后第1天经口或鼻饲流质并逐渐过渡到软食,3 d内拔除留置的胃管,鼓励病人术后早期下床活动。
1.3 观察指标 术后第7天晨7:00抽取2组病人空腹静脉血3 mL,采用肝素抗凝,离心后加入抗体,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浊度法测定体液免疫指标(IgA、IgM、IgG)的水平;同时取病人静脉血3 mL,采用EDTA-K2抗凝,加入抗体、溶血素,离心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T 淋巴细胞亚群);统计病人腹胀、腹泻、肺部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病人的基本状况比较 2组病人年龄、性别和肿瘤位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情况比较
2.2 2组病人免疫学指标比较 手术后第7天,研究组的 IgA、IgG、IgM 水平以及 CD3+、CD4+、CD8+T 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2。
2.3 2组病人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2组腹泻、腹胀、院内感染及吻合口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见表 3。
表2 2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指标比较(±s)
表2 2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指标比较(±s)
注:与研究组比较,*P<0.05,**P<0.01
组别 IgA(g/L) IgG(g/L) IgM(g/L) CD3+(%) CD4+(%) CD8+(%)研究组(n=64) 1.95±0.56 11.53±1.29 1.06±0.34 67.1±8.2 38.8±4.2 28.6±4.5对照组(n=62) 1.73±0.48* 9.35±1.15** 0.92±0.28* 53.4±6.5** 28.6±2.5** 26.7±4.0*
表3 2组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比较(n)
食管癌根治手术是复杂的外科手术,尽管胸腔镜微创手术已经大量应用于食管癌手术,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手术时间长且并没有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7]。ERAS是根据一系列循证医学证据对外科手术病人进行综合管理,以减轻创伤、促进病人快速康复。既往关于ERAS的研究多集中在普外科领域,食管癌手术ERAS的研究较少。2016年,食管癌手术的ERAS治疗有了专家共识[8],大大推动了食管癌加速康复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专家共识包括以下内容:(1)手术前对病人进行评估和ERAS宣教,可以增加病人配合度并参与到ERAS方案,有利于病人尽早康复;(2)食管癌手术病人不建议术前常规机械灌肠,术前禁食 6 h、禁饮 2 h 是安全的[9];(3)术中麻醉方式建议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可以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预防肠麻痹,有利于麻醉恢复[10];(4)术中的液体管理也建议从开放性改为限制性,避免引起液体潴留、肠道水肿,延缓肠功能恢复和手术切口的愈合[11];(5)食管癌术后不建议常规放置鼻胃管进行胃肠减压。研究表明,术后早期经口进食流质可促进康复,且不会增加吻合口瘘的发生率[12]。
本研究对老年食管癌微创手术病人采用围手术期ERAS理念,术后7 d ERAS治疗方案组IgA、IgG、IgM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与Chen等[13]的研究结果相似。IgA、IgG、IgM是免疫球蛋白的指标,反映机体的体液免疫水平。细胞免疫水平方面,与对照组相比,ERAS治疗方案组的CD3+、CD4+、CD8+T淋巴细胞均明显升高。有研究发现,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的增高与食管癌病人生存期延长有关[14]。Ford等[15]研究发现,对于食管癌手术病人,ERAS治疗组较非ERAS治疗组总住院时间缩短,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术后再入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显示,ERAS治疗方案组与传统治疗方案组比较,术后腹胀、腹泻、院内感染、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提示食管癌手术病人实施ERAS治疗方案是安全有效的,能促进病人更快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老年食管癌病人围手术期实施ERAS治疗方案,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均有所提高,同时能缩短住院时间,可能的机制包括:(1)ERAS可以降低应激,减少对免疫系统的不良刺激;(2)避免术中低体温,可以减轻对免疫系统的抑制;(3)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术后早期进食有利于改善病人营养状态,从而避免免疫功能不良。综上所述,外科医生、护士及麻醉医师共同组成的ERAS有效合作团队,有利于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康复,将成为外科发展的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