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名基层政工师应具有的信念思考

2020-07-14 09:42:43曹海霞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5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特色农村

曹海霞

我是背着妈妈亲手缝制的书包,听着改革开放敲响的第一声钟声走进农村小学课堂的。儿时的记忆是老师告诉我们“电灯、电话,电的作用大,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实际是十二届三中全会的春雷震响祖国大地。这也是一名50岁街道基层政工师政治记忆的起点。是党教育培养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是党的关怀教导分享改革开放成果,是党的责任使命承担改革开放的任务,见证了祖国的强大和党的伟大,激励我为之而奋斗终身。

一、改革开放让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

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是继辛亥革命、成立新中国之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新的里程碑。突出的标志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著的成就是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总体上实现小康。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后,改革开放浪潮在全国兴起,给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民生活带来了空前深刻的变化。改革首先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逐步向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推进。兴办经济特区,开放东南沿海城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取得重大突破。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继毛泽东思想以后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理论飞跃。几十年的改革开放,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中国人民从温饱迈向全面小康,实现了中国人民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脱贫夙愿。改革开放推动了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让人民享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实惠。中华民族面貌、国家面貌、人民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焕然一新,方兴未艾。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

二、四十四年成长经历积累毕生的精神财富

(一)学时记忆分田到户跟父母种自家责任田拉开改革序幕

那年我10岁,虽然没有力气,大一点的同学放学回家要帮助父母下地打理农活,这是在农村生产队时不曾有的事情。这就是1982年,我家开始有责任田了。时不然,这是一次惊天动地的变革。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分田到户让一定阶段内农村和农民激发了活力。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农村推行的一项重要改革和农村土地制度的一项转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我国农村旧的经营管理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农民不再等生产队敲钟分活、下田、计分、分粮,不再从事大规模经营下的集体劳动,不再以生产队为生产经营单位,不再评记工分年终分配,彻底打碎了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同时,农民开始对种什么、养什么、用什么技术、收入多少有了更强的责任心。因为会吃的更饱、吃的更好,穿的更暖、穿的更好,住的更安、住的更好。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得以蓬勃发展。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提出: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现。

(二)上班记忆一位老人在南海划了一个圈吹响开放号角

那年我20歲,完成了中专学业的我分配到邻乡的政府机关当财政所会计,别的没有多想,可以吃商品粮了,用爸爸的话说,不用土里刨食啦。这就是1992年,我用第一个月工资买了一辆新自行车。时不然,这一年邓小平爷爷南巡让中国走上了全面开放之路。

改革开放的判断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发展才是硬道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邓小平南巡讲话谈话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关键是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从今天看南巡的伟大历史成就:科学地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进一步阐明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阐述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原则。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这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换岗记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那年我30岁,丈夫和我都在乡镇上班,为孩子上学我们用仅有的8000元存款东拼西凑在城区贷款买了楼房,还是个顶楼,计划着到60岁可以把贷款还清,每天过着算计的日子。后来为了节约孩子上小饭桌的钱,我放弃了公务员待遇,考进了城区的居委会,过早的当起了居委会“大妈”,弃财从政,也走上了基层政工的生涯,算是早期的“政工师”吧,那时还没有这个叫法。这就是2002年,为接送孩子方便我开始筹划买一辆二手轿车,时不然,这一年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不是遥远的事,当时我的一切工作任务都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刚刚进入二十一世纪,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村小康,就没有全国小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公开发表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件大事。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国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我的身边开始了出现了“特色农业”、“都市农业”、“旅游农业”、“设施农业”,有了“文明生态村”等等。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四)政工记忆八项规定要催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那年我40岁,我真的评上了政工师,并辗转3个居委会任过支部书记和居委会主任,开始进入街道的社区办,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社区工作者,孩子上了高中,每天开始为孩子学习成绩要考什么样的大学发愁。这就是2012年,政工师的岗位进修课程开始出现一个新的名词“中央八项规定”,这一年的十八大开启了历史新篇章,也进入了新时代。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全面依法治国开启了中国法治新时代,形成了全面依法治国的丰富思想内涵,并在实践中取得了重要成就,全面从严治党,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方位、时代新变化、发展新要求,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发展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把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三、党的第二个百年目标让我为其奋斗终身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按照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综合考虑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和条件,着眼于我们党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作出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吹响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让世界看到了一个百年大党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定不移向前进的决心和行动,必将凝聚起14亿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做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子,感悟责任无比重大,动力无比强劲,工作无比光荣,畅想无比兴奋。心怀使命,干好当下,见证未来,感悟辉煌。我就是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最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但我要用我的畢生相信党、感恩党,跟随党,誓死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作者单位:天津市武清区杨村街道办事处

党群服务中心(宣教岗))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特色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4
特色种植促增收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中医的特色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金桥(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0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快乐语文(2018年7期)2018-05-25 02:31:51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