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香均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吉林长春 130122)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工艺精湛,造型丰富,色彩迷人。当前,时代在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物质生活的变化也推动了人们精神需求的不断升级。居室陈设不仅关注其实用功能,更加注重审美感和艺术性。居室陈设品中应用景泰蓝,无疑有助于提高陈设品的艺术气息,在满足人们实用需求的同时满足人们情感需求、精神需求、审美需求等。本文将着重分析景泰蓝在居室陈设艺术品中应用的可行性,提出景泰蓝在居室陈设艺术品中应用思路,在提高居室陈设艺术品的艺术性的同时,实现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的传承与创新。
景泰蓝不仅是我国工艺美术发展取得的成就,也是人类文化宝库的珍贵瑰宝之一。2006年景泰蓝制作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不仅表现出我国对景泰蓝工艺的重视,也充分体现出景泰蓝工艺的重要价值,具有应用的可行性。
可延续性是衡量景泰蓝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景泰蓝装饰纹样采用传统的程式化纹样,这些纹样来源于人们的生活,是人们在生活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化的提炼,再借助艺术化的裁剪,使这些纹样得以规范地表现出来,赋予景泰蓝纹样以丰富的内涵,生动的情节,并形成独特的艺术气质。通过这些纹样不仅可以触摸到厚重的历史文化,让人们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气息。不仅如此,景泰蓝纹样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丰富的纹样内涵,包括锦地纹样、花鸟虫鱼纹样、云水山石纹样,涉及面广,不仅涉及人们的社会生活,也遍布自然界,形成了系统化的纹样体系。因此,景泰蓝能够具有文化的延续性,具备应用的价值。
再从技法层面分析景泰蓝的装饰语言,景泰蓝的装饰语言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金属加工,二是釉料填充。前者主要涉及掐丝,工艺原料是铜丝,将铜丝进行细化处理,再借助焊料粘黏到主体上,这样就形成了装饰性纹理,再在纹理中填充釉料。不同的技法带来了不同的艺术效果,形成凹凸不平的纹理,再通过填充釉料,赋予景泰蓝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艺术价值。釉料装饰的运用又充分利用釉料的不透明性,提高图案的艺术性。加上釉料的种类繁多,就赋予艺术品以多样化、独特的审美价值,或浓或淡,或冷或暖,或深或浅,或明或暗,再借助渲染、衬染、点润等技法,赋予图案装饰以自然感。景泰蓝的装饰语言充分表现出其产品工艺的精湛性,需要精心打磨,付诸匠心,折射出强烈的民族精神。因此,景泰蓝技法体现出民族性,极具应用价值。
分析景泰蓝的民俗纹样,它将具有民族特色的吉祥纹样应用得淋漓尽致。它借助具象化的形象符号将高度抽象的思想、情感表现出来,在情感表现方式上,景泰蓝通常会借助谐音达到一语双关的效果,表现出吉祥的美好寓意。此外,景泰蓝还注重运用文字符号,例如“福”“寿”,这些文字符号体现出鲜明的传统民族文化特质,富有诗情画意,又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的美好理想。因此,景泰蓝较好地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蕴藏着深厚的民族情感,赋予景泰蓝以应用的可行性。
景泰蓝工艺引入到中国始于元代,一经引入后就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工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而不是简单地拿来。例如景泰蓝与中国的陶瓷色彩进行融合,借鉴铜器的造型。景泰蓝的融合尤为突出的是与“燕京八绝”的交融,使中华民族传统工艺达到了高峰,也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在工艺上体现出来的精益求精的态度。因此,景泰蓝工艺体现出历史的厚重感,赋予其在居家陈设艺术品中的应用价值。
景泰蓝传承面临着现实的困境,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层面:
从历史审美观念分析,景泰蓝一直被定位在宫廷艺术层面,它的审美观念受权力和贵族思想的影响。因此,景泰蓝作为宫廷艺术品往往表现出独特的贵族艺术特质,它追求华丽,讲究贵族气息,彰显威严。这种审美观念造成了其艺术审美垄断现象的客观存在,往往被少部分群体所消费,成为少部分人的审美专属。一旦景泰蓝离开贵族的特定审美环境,就造成景泰蓝审美断层。因此,新中国成立后,贵族特权被剥夺,人民当家做主,景泰蓝作为艺术陈设品表现出审美断层的传承困境,需要景泰蓝从少部分人的专属走向大众化。
景泰蓝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相对分散到相对集中的发展时期,最早时期景泰蓝产地呈现出分散发展的现状,分布面较广,无论是较远的云南,江西,还是沿河地区广东,在北京、江苏等地都存在较广的分布。再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景泰蓝逐渐被垄断化,成为宫廷造办的专属,主要集中在北京。新中国成立以后,相对集中的发展格局仍然维持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这一现状得到较大的改变。因此,发展断层也制约了景泰蓝的可持续发展。
景泰蓝在居室陈设艺术品中的应用要结合当前简约空间环境,从而形成居室陈设艺术品的应用思路。
传统景泰蓝工艺要在居室陈设品中获得有效的应用必须要与当代艺术保持高度的关系,与当代艺术有机的结合从而使传统工艺景泰蓝散发出现代化的魅力。传统景泰蓝工艺中,纹理装饰比较复杂,这并不意味着景泰蓝纹理工艺就缺乏现代感。这就需要我们从当代艺术家中寻找设计的灵感。例如草间弥生,在作品中重复地运用圆点,圆点的应用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而且也有机地融入主体中,成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做法被称为极简主义。
因此,传统的景泰蓝制品可以从其他艺术作品中汲取灵感,它们都体现出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重复性的装饰。因此,在居室陈列艺术品中应用景泰蓝要注重其装饰性,装饰性的应用要创造性地理解“少即是多”的理念,“少”是从元素层面而言,元素可以少。然而,并不意味着装饰的简单,需要以较少的元素形成丰富的装饰,这样才能够使居室陈列品体现出强烈的艺术感。
一直以来,当代大多数人将“少即是多”视为经典,并在设计中践行这一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居室陈设品大多以极简的形式呈现在居室空间中。居室陈设艺术品是不是要坚持这一方向,这就需要结合设计历史发展,创造性地理解这一理念。居室陈设品需要将“少即是多”作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但不应该成为唯一的方向。因为“少即是多”具有历史性,收到特定历史环境、时代物质条件的制约。包豪斯时代,连年战乱,践行这一理念能够有效集中物质,促进社会的稳定。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改革开放不仅促进了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也推动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我国社会文化形态从传统的单一化走向现代化,艺术装饰语言也体现出现代设计思想。加上现代工业革命的推动,社会物质越来越丰富,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居家陈设艺术品也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积极的转变。居家陈设品的丰富性不能采用简单化的做法,不仅要在外形、纹样装饰等方面体现出丰富性,更要体现出多样化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
居室陈设艺术品要与艺术有机对接,根据当代艺术多元化发展趋势,积极转变居室陈设艺术品设计思想,“少即是多”要汲取众家之长,紧跟时代发展发展,居室陈设艺术品要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景泰蓝装饰语言实现了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有效传承,造型多种多样,居家陈设艺术品在应用过程中,要避免其局限性,吸取其文化和艺术精华。
景泰蓝应用于居室陈设艺术品还要进一步解放思路,有机融合多元艺术形式,从而谋求景泰蓝在现实居室陈设艺术品中的应用思路。与传统陶瓷艺术相比,景泰蓝工艺出现相对滞后,陶瓷工艺作为一种传统工艺,在长期的发展中体现出自身独特的优势,对于景泰蓝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景泰蓝在传统和现代交织的环境下要积极转变思维,善于从其他艺术形式中汲取有益的借鉴。例如,在文理方面,可以借鉴陶瓷装饰性纹理,在造型方面也可以基于景泰蓝工艺的现代化发展,应用其他艺术形式的造型原理,从而使之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
景泰蓝还要注重研究其他艺术形式在材质上体现出的特点,注重材料的包容性。在传统设计理念下,景泰蓝往往作为贵族陈述艺术品的符号。在现代设计理念下,要将景泰蓝与其他材质有机结合起来,迎合居室陈设品的大众化需求,可以作为居室陈设品的一种点缀,使之更加适合大众消费水平,扩大消费群体,使之从少部分群体的专属消费品转向大众化。
需要注意的是,景泰蓝在融合多元艺术形式时,不能一味地为了迎合而丧失自身的艺术特质,既要保证广泛的应用性,迎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又要保持景泰蓝的传统特质,使之表现出华丽与辉煌特点,带给人们精美的感受,否则景泰蓝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艺术价值。
总之,景泰蓝在居室陈设艺术品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然而,景泰蓝在居室陈设艺术品中的应用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需要结合当前人们居室生活方式个对居室陈设艺术品的多元需求,主动对接艺术,结合设计历史发展,对景泰蓝的工艺、材料和装饰语言等,寻找景泰蓝和居室陈设艺术品应用契合点,从而提高居室陈设艺术品的艺术品位,并且实现对传统工艺景泰蓝的传承和创新,让景泰蓝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现代化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