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Hcy、IL-1β水平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020-06-29 01:13:46郑占军许西海王玉华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6期
关键词:亚组脑出血高血压

郑占军,许西海,王玉华,高 艳,刘 波

高血压是引发脑出血的主要原因,且高血压脑出血在脑出血中所占比例最高,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科疾病[1-3]。高血压脑出血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且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常见于50~60岁的中老年人群[4-6],且任何季节均可发病。高血压患者由于冬季寒冷刺激,血管收缩,血压较其他季节升高,机体无法做到及时调节,因此,高血压脑出血冬季发病率高于夏季[7]。此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若及时通过手术清除血肿,解除颅内占位,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降低病死率[8-9]。有研究认为,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过高是高血压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10-12]。本研究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Hcy、IL-1β水平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2月三河市燕郊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高血压脑出血84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44例,女40例;年龄51~76(55.82±4.15)岁;身高154~183(162.47±5.28)cm;体质量43~73(65.61±4.33)kg;高血压病程1.45~13.14(5.72±2.26)年。纳入标准:①符合高血压脑出血相关诊断标准[13];②通过影像学检查(CT或MRI)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③年龄>50岁;④发病24 h内进行治疗,且病情稳定。排除标准:①有心房颤动或心肌梗死等相关疾病者;②合并严重心肾疾病者;③曾服用影响Hcy代谢药物者。根据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14](glasgow coma scale, GCS),将观察组分为3个亚组,其中轻型亚组(12~15分)37例,中型亚组(9~12分)26例,重型亚组(3~9分)21例。选取84例同期在三河市燕郊人民医院参加体检且身体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6例,女38例;年龄52~75(54.97±4.06)岁;身高154~183(163.32±4.97)cm;体质量44~73(65.87±4.62)kg。两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与体检健康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注:观察组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照组为体检健康者

1.2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血清Hcy及IL-1β水平,记录观察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血清Hcy及IL-1β水平变化,分析年龄、性别、是否合并感染[15]、是否合并高脂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30 mg/dl)、是否合并消化道出血(经内镜检查明确存在消化道出血)、Hcy水平及IL-1β水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随访12个月)的影响。

观察组于入院次日清晨、对照组于体检时抽取肘静脉血4 ml,通过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清Hcy水平,同时将采集的部分肘静脉血注入抗凝试管中,于4℃条件下以速度3000 r/min离心15 min,留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1β水平,试剂盒购自法国DIACLONE公司,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2 结果

2.1血清Hcy、IL-1β水平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轻型亚组、中型亚组、重型亚组Hcy、IL-1β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轻型亚组比较,中型亚组、重型亚组Hcy、IL-1β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型亚组:t=3.09、P=0.004,t=3.55、P<0.001;重型亚组:t=4.97、P<0.001,t=7.10、P<0.001);与中型亚组比较,重型亚组Hcy、IL-1β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P=0.036,t=3.51、P=0.001)。见表2。

表2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与体检健康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白细胞介素-1β水平比较

注:观察组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照组为体检健康者;轻型亚组格拉斯哥评分12~15分,中型亚组格拉斯哥评分9~12分,重型亚组格拉斯哥评分3~9分;与轻型亚组比较,bP<0.01;与中型亚组比较,aP<0.05,dP<0.01

2.2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观察组存活67例,病死17例,病死率为20.2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感染、合并消化道出血、Hcy及IL-1β水平升高是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1)。见表3。

2.3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感染、合并消化道出血、Hcy>15 μmol/L及IL-1β>2.50 pg/ml为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见表4。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由于血压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致使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弹性降低、强度弱化,血管内皮损伤,其病情进展快,病死率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15-17]。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原因复杂,其中呼吸系统出现障碍后,可影响肺部的通气、换气功能,加重低氧血症,可引发脑出血并发症[18-19]。若脑水肿和脑组织代谢性酸中毒症状加重,易出现恶性循环,使病情持续恶化。因此,无论是传统开颅手术还是新型微创手术,都不能改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理生理基础,且存在术后再出血的风险,同时术后再出血对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命安全产生较大影响,故预防术后再出血是重中之重[20]。随着临床对高血压脑出血发病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血清Hcy和IL-1β水平监测受到了极大关注,本研究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情况的准确评估寻求科学且有效的观察指标。

表3 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例(%)]

注:Hcy指同型半胱氨酸,IL-1β指白细胞介素-1β

表4 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血清Hcy与IL-1β水平均明显低于观察组,且血清Hcy与IL-1β水平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升高而逐渐上升,同时Hcy与IL-1β水平升高为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21]。Hcy是一种由肌肉和甲硫氨酸通过脱甲基反应产生的含硫氨基酸。目前造成血清Hcy水平升高的原因多种多样,而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Hcy可能参与了脑出血的发病过程。Hcy能够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加重脑梗死及神经功能缺损,同时Hcy氧化产生的过氧化物等毒性物质可引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进而使内皮细胞遭到破坏。IL-1β能够传递信息,激活免疫细胞,参与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在炎症反应中发挥一定作用,广泛参与病理损伤过程,是一种重要的炎性因子。IL-1β具有促进脑损伤病情发展的作用,首先通过促进黏附分子的表达参与炎症反应,其次对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生刺激,促进氧自由基和一氧化氮的合成与释放,造成神经毒性。高血压脑出血后脑血肿造成脑组织损伤,使大量炎性细胞激活,产生IL-1β等炎性因子,使血清IL-1β水平急剧升高。因此,及时监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Hcy与IL-1β水平,并积极采取早期调控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及预后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程度越严重,血清Hcy与IL-1β水平越升高,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对临床评估预后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亚组脑出血高血压
基于Meta分析的黄酮类化合物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清免疫指标影响的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膈肌移动度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槭叶铁线莲亚组的研究进展
园林科技(2021年3期)2022-01-19 03:17:32
全国高血压日
西部医学(2021年10期)2021-10-28 08:25:50
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正文见第45 页)
心电与循环(2020年1期)2020-02-27 07:48:26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基层中医药(2018年4期)2018-08-29 01:25:58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基层中医药(2018年6期)2018-08-29 01:20:14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