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阳
(昆明市五华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云南 昆明 650000)
屈光不正是影响儿童视力发育的常见眼病之一,可由多种原因引发,而散光在屈光不正中的比例很高.散光的患者由于光线在视网膜上形成两条焦线而引起视力模糊。如果儿童散光不能及时矫正,视觉系统得不到适当刺激与发育,就会导致屈光不正性弱视的发生[1].医学界认为儿童眼散光的类型、程度、散光轴向与弱视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掌握儿童眼散光的基本规律对提高和改善儿童视力及视功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了解儿童眼散光的分布规律与弱视的关系,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治,本文对昆明市五华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辖区内77 家幼儿园3-6 岁560 名1060 只眼筛查柱镜屈光异常儿童的散光状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收集昆明市五华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17 年1 月至2017 年12 月在辖区内进行弱视筛查的学龄前儿童1294 例屈光异常中检出的柱镜异常的667 人1269眼,占总验光人数的51.55%。其中检出散光≥0.50D 者560例1060 眼,其中男295 例,女265 例,年龄3-7 岁;单眼散光60 例,双眼散光500 例。
1.2 方法。以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以角膜映光法及遮盖法检查眼位,所有患者以l%的阿托品膏连续散瞳4 d,每天2 次。由专人检影验光,并常规进行屈光间质及眼底检查,排除眼部其他病变,采取球柱镜法视网膜检影,并结合电脑验光及主观验光确定屈光不正的性质、屈光状态、轴向和矫正视力。
1.3 判定标准。诊断标准参考2011 年《弱视诊断专家共识》:参考不同年龄儿童正常视力值下限,年龄在3-5 岁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5,6 岁及以上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7[2]。同一眼两条主子午线屈光度差≥0.50D 为散光.最大屈光力主子午线在(90°±30°)位置的散光为顺规散光,最大屈光为主子午子午线在(180°±30°)位置的散光为逆规散光,其余为斜向散光.两眼柱镜轴相加等于(180°±10°)为对称散光,否则为不对称散光[3]。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各年龄组儿童散光眼类型分布。各年龄段儿童组散光眼类型分布结果见表1,各年龄组散光类型中以复性远视散光为主,占45.0%,其次为单纯远视散光,占34.72%。复性远视散光、单纯近视散光、混合散光发病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各年龄组散光类型分布
2.2 各年龄组散光度数分布结果。各年龄组散光度数分布结果见表2。在1060 眼中以0.50D-1.00D 者散光居多,占54.06%,见表2.散光在3.00D 内各年龄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散光大于3.00D 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各年龄组散光度数分布
2.3 各年龄散光眼的类型分布结果。在各年龄段1060 只眼中顺规散光占91.98%,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类型;3 种散光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散光程度与弱视程度关系结果。散光度数>2.0D 时弱视比例明显增加,见表4。
本组资料中3-6 岁组均以0.8-0.6 组最多。对3-5 岁视力≤0.4、6 岁及以上视力≤0.7 的为视力低常儿童,(弱视诊治指南)3 岁组弱视占30.68%,4 岁组弱视占24.17%,5 岁组弱视占28.21%,6 岁组弱视占56.92%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3 各年龄散光眼的类型分布
表4 散光度数与弱视程度关系
表5 年龄与弱视程度关系
屈光不正是导致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的主要原因,而散光是屈光不正中的主要类型,本文统计的3-7 岁儿童柱镜异常的667 人1269 眼,占总验光人数的51.55%。其中经散瞳验光后检出散光≥0.50D 者560 例1060 眼,年龄3-7 岁;单眼散光60 例,双眼散光500 例;在各类散光眼中以复性远视散光多见,占散光总数的45.0%,单纯远视散光次之,占34.72%,混合散光占14.53%;散光程度以2.00DC 以内多见,占82.83%;散光轴向以顺规散光为主,占91.98%,逆规散光占5.28%,斜向散光仅占2.74%,双眼散光多于单眼散光,对称散光多于不对称散光,顺规散光占主要类型,这些儿童散光眼特点与国内报告基本一致[3]。在1060 只散光眼中,按照《弱视诊治指南》中正视力下限标准:年龄3-5 岁视力<0.5、6 岁及以上视力<0.7 的为视力低常儿童[4]。按此标准有714 眼矫正视力为正常,其余346 眼为弱视,占32.64%。引起弱视率与张颜芳等的56.69%[3]及杨俊芳等的55.93%[4]的低,与陶雁亭等弱视儿童散光眼以4-5 岁及6-7 岁年龄组为主,分别占40.08%、33.46%[5]相似,这可能与分开年龄诊断弱视有关。
学龄前儿童视觉发育尚未成熟,是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易受各种因素导致视力低下或弱视,患儿不仅视力下降还伴有双眼单视功能异常,会直接影响儿童的视觉发育,影响生活质量,错过此期弱视治愈率将大大降低。弱视的治疗与年龄关系密切,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所以,视力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获取正确的检查结果和早期治疗,合理科学给镜矫正儿童眼散光特别是复性远视散光是预防和治疗弱视的关键。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积极开展眼保健宣教工作,进行眼病筛查对及时发现小儿弱视有积极意义[6]。但此期也是弱视治疗的最佳时期,错过此期弱视治愈率将大大降低。因此,重视对学龄前儿童弱视的筛查工作,早期发现,正确诊断,科学配镜,抓住关键年龄积极治疗,对提高弱视的治愈率,促进双眼视功能的恢复有着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