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
【摘 要】自从教育产生以来,在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教师如何热爱学生,通过什么方式热爱学生,一直成为教育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在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变革中,教师如何关爱学生就显得更为重要。
【关键词】教师;关注学生;尊重;关心思想
中小学教师面对的是一群身心正在成长发育的孩子,更要爱护他们,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到底如何去爱学生呢?下面就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教师爱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
美国著名思想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没有偏见。学生刚从小学升到初中,我们要对每一个孩子一视同仁,无论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还是调皮捣蛋的学生;无论是出生富贵还是出身贫穷的学生。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还记得,初一分座位时,有名同学非常窘迫地站在教室的后面,不找地方坐。笔者很疑惑,走过去问他,还没到他跟前,一股难闻的气味扑面而来。笔者立即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原来小陈同学自己本身就体臭味,这样周围的同学都不愿意和他一起坐,更别说把他分给哪个小组了。于是笔者找到大家商量,轮流带着他,谁也不能推辞,笔者让他每天争取洗个澡,这样大家就接受他了。事后笔者故意支他出去,对全班同学说了他的事,要求同学们帮助他,接纳他,在笔者的说服教育下,同学们不再避他如蛇蝎。慢慢地他自己也有很大变化,他的父亲非常感激笔者,说是笔者让他儿子感受到学校的温暖,特别愿意上学,因为笔者的尊重,孩子们也都跟着尊重他。
二、教师爱学生,其次要关注学习
作为学生,首要的任务是学习,教师应该把精力集中在学生们的学习中。关注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自身的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比如每月的月考,要求孩子们自定自己心中的学习对象,争取追赶并且超越,如能够超越就有物质奖励,这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笔者还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上认真听讲,课下独立完成作业,发现有不认真听课或者不是独立完成作业的必须严厉批评教育,严重不改进的会与家长交流沟通,共同教育管理。小宋同学特别聪明,可是机缘巧合得到了一部手机,这可愁坏了他妈妈,每天回家就只玩手机,什么作业也不写。妈妈哭着给笔者打电话,没法管孩子,到了学校,笔者单独找他,把手机上网游戏的危害都告诉他,他想改但是管不住自己,笔者和他约定,期中考到一百名以内就可以每周玩一次游戏,手机笔者先帮他保管。他还是个较为懂事的孩子,也不想每天看着母亲以泪洗面,直到毕业,母子俩再也没有因为手机的事争吵了。当孩子的关注点又回到学习上时,他就比较听话,不再叛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可以让学生一生受益。
教师不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要传授和指导好的学习方法。升入初中,科目多了,作业自然也多了。有些孩子晚上作业写得很晚,休息不好,严重影响第二天的学习,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孩子累不说,成绩还不见得有多好。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告诉孩子们要学会利用“碎片时间”来写作业。何谓“碎片时间”呢?就是课间十分钟,自习课时间,中午放学吃完饭时间,下午到校教师没进教室的时间等等,凡是有零星的时间都利用起来,不要总把作业放到晚上来写,这样就会节省出很多时间。学生可以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预习、复习甚至拓展课外阅读等等,这样就会形成良性循环,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学生不仅学习轻松,而且学习成绩也会突飞猛进的。
三、教师爱学生,还要关注学生的生活
除了关心学生的学习,教师平时还要多关心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生活情况,因为学生的生活对学习有很大影响。关心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可以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让学生把全部的精力集中到学习中来。王笑语同学脸色发黄,她爸妈离婚,妈妈经常早上来不及准备早饭,总是空腹来上学,笔者知道她有严重的贫血,经常问她吃早饭了没有,如果没有的话,就把她叫到办公室来,有时多买些吃的,分她一些,有时准备好面包或者饼干,课间让她吃一些。在运动会时,总会告诉他们注意安全,其次才是比赛,骑车的学生笔者总不忘叮嘱一声,过马路注意看红绿灯,学生不舒服时总要问明情况,对于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能帮助多少就帮多少,给孩子们送去温暖和关爱。
四、教师爱学生,最后要关心学生的思想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就要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以身立教,给学生做出表率。作为语文教师,更要将德育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去。例如在讲《走一步再走一步》时,从五个和“我”一起爬悬崖的孩子们的表现中,告诉孩子们内德的嘲讽和挖苦是错的,不可取的,杰利最后找来父亲的做法是可取的。我们要学习杰利,当朋友遇到困难时,要想办法帮助别人,而不是一走了之,从中引导孩子做人的道理,要做一个友善的人,助人的人,正直的人,这就是在学习中教育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這就是教师对学生真诚、无私、纯洁的爱,这就是教师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所以说,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既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动力,也是教师教育智慧赖以生长的土壤。
总之,教育是离不开爱的,教育就是爱的事业,就是爱的艺术,爱就是教育的灵魂。正如作家冰心所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了教育的先机。”
参考文献:
[1]徐兆国.浅谈教师如何关爱学生[J].读书文摘,2016.
[2]张海明.浅谈怎样关爱学生[J].学周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