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剑峰 顾文兵
摘 要:江苏地区中小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贯彻执行的应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江苏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2014年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江苏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南(2014年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教学指南】)。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在总结十年课程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目标体系更完善,内容标准更具指导性,引领更具操作性。我们在此基础上,执行江苏地区【实施方案】、【教学指南】中,以严谨的“计划切入”奠定计划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是推进学校新课程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计划;发展保障
一、 确定正确的方向 奠定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江苏地区中小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贯彻执行的应是【课程标准】、【实施方案】、【教学指南】。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在总结十年课程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目标体系更完善,内容标准更具指导性,引领更具操作性。有效实施【课程标准】,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抓手。
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全面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与要求,
参照《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计划》,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有序发展和规范教学,全省规范体育教学的“标准”【实施方案】,成为保障与促进新课程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依据。
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实施方案】的设计和内容,提升课程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针对性、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保证课程教学的科学性,指导教师进行课程与教学研修,【实施方案】的操作性文本【教学指南】做了引领性指导和规范性要求。
二、 严谨的“计划切入”奠定计划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计划是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前提。
有了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就可以协调大家的行动,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计划本身又是对工作进度和质量的考核标准,对大家有较强的约束和督促作用。所以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
贯彻实施【课程标准】、【实施方案】、【教学指南】以“计划切入”为最理性、规范之举措。首先,计划必具的要素应是:【课程标准】精神!【实施方案】要求!【教学指南】内容!其次,计划要素的具体体现应是:坚持贯彻落实【课程标准】中的四个学习方面、学习目标、水平目标;有序贯彻落实【实施方案】中的三类教学内容、课时比重、施教要求的规定;理性贯彻落实【教学指南】中规定的具体教学内容。
(一)坚持贯彻落实【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课程的基本理念
落实四个学习方面、学习目标、水平目标。
【课程标准】具一定法律属性、带一定强制性,是国家层面的指导性文件;体现国家意志,引领课程改革方向、指导课程改革和建设,具纲领性和指导性。经修订的【课程标准】目标体系更为完善,内容标准更具指导性,对课程教学的引领更具操作性。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不是推荐性的标准,也不是实验性的标准,是教育部依法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带有法规性质的指导性文件的贯彻执行决不能随意;
【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五个学习领域调整为“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学习方面,并确定了相应的学习目标和各水平段的水平目标。学习和研究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学习方面的目标,以及各水平段在各个学习方面的学习目标,是体育教师正确实施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基础与前提,也是制订教学计划所必需的。依据【课程标準】中的“实施建议”,我们还应结合实际,将目标具体细化,从而提高目标的可操作性。
(二)有序贯彻落实【实施方案】的精神和基本要求
落实三类教学内容、课时比重、施教要求的规定。
三级课程管理是整个基础教育的要求,依据三级课程管理机制出台的【实施方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运动技能学习与发展规律,将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内容划分为“必学”(要求全省所有学校必须教学)、限学(提出指导性要求)、自选(学校自行选择与安排)三类。鉴于地区差异,《实施方案》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要求:从基本要求入手,分步实施,逐渐完善,最终全面达到【实施方案】的要求。所以,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有计划的分步实施,逐渐完善,有序贯彻落实【实施方案】的精神和基本要求!
(三)理性贯彻落实【教学指南】的内容和要求
细化规定的具体教学内容研制本地区的“教学指南”。
【课程标准】及其课程内容都高度重视规定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统一,这使得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既要达到国家层面提出的统一要求或标准,又能满足各地各校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并形成教学特色。
规定性主要体现在指导思想、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学习方面、学习内容框架、教学方式、学习评价等。
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上述思想、理念等统一指导下,各地各校和体育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学习评价等方面灵活运用和组织实施。这不是随意性,这是灵活性和从实际出发。
(四)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师需要树立新的教学内容观
依据三级课程管理机制,针对【教学指南】,我们的定位:理性贯彻落实【教学指南】的内容和要求!针对学校及学生的现实状况,对【教学指南】众多内容进行梳理,从而确定我们学校实施的教学内容及要求。
体育教学内容是课程建构的核心之一,其中,“运动技能”更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其他学习方面目标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吴昌涛.体育与健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张丽萍,杨雨轩.《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的对比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