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莹 王雪 徐结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企业在新时代主动完善经营管理模式,适应时代变革。为保障企业利益,提升财务管理能力,税务审计人员必须适应现代化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充分利用电算化技术,提高税务审计的準确度,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但由于技术、人员等限制,目前大部分企业在税务审计方面仍存在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税务审计的现实状况;其次,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为实现税务审计快速发展提出了路径建议,以此供专业人士进行讨论分析。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环境;税务审计;现状分析;途径研究
引言:
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电子信息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计算机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的结合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全新力量。会计部门属于企业组成中十分重要的部门,为企业顺利完成财务管理提供了帮助,实现会计中税务审计与电算化的结合,对于企业的发展以及整个会计行业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新环境虽然给予了企业许多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挑战。如何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实现税务审计的快速发展值得人们深思。
一、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税务审计现状分析
在会计电算化大环境的影响下,我国部分企业在税务审计方面实现了改革,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并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果。但改革进程整体速度较慢,改革过程中存在缺乏技术工具、人员素质较低、规章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首先,由于电算化技术发展速度较快,发展时间较短,很多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将电算化设备配备齐全;大多数企业对于电算化缺乏准确的认知,对于设备的种类和应用原则并不明确,出于谨慎的态度,并不会快速、大量的引进;由于电算化设备的先进性,出售价格较高,如果企业大量购买,会带来极大的技术成本,会对企业的整体发展带来影响[1]。其次,在会计电算化的背景下,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的会计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对于会计工作者而言,原有的会计税务审计方法早已熟练于心,面对新变革的来临,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改变;由于会计人员大多以中年为主,技术水平和学习能力有限,对于新技术的接受和适应时间较长;虽然大多数企业在引进新技术时,都会对员工进行及时培训,但从企业整体发展的结果来看,培训力度仍有待加强。最后,大多数企业在会计电算化背景下,对财务审计方面并没有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财务审计人员在使用新技术进行财务核算时,不可避免会出现新的问题,此时并无章法和对照,由此导致新技术虽然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却无法继续应用;新技术的出现与规章制度的不健全给人们提供了漏洞,增加了偷税漏税现象[2]。
二、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税务审计发展途径探究
(一)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
技术是实现发展的硬道理,在会计电算化的环境下,为实现税务审计的快速发展,税务部门要起到推动作用,主动学习国外先进的电算化技术,在原有程序上不断完善,对我国企业宣传电算化技术革新,带领企业共同实现技术进步。我国各企业也要响应相关部门的呼吁,对税务审计程序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开发力度,各企业之间形成合作竞争的模式,在商业竞争的前提下,实现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企业要投入部分资金用于设备更新,对陈旧的设备进行定期的更换,主动对会计税务审计方式进行变革,放弃人工计算,引入相关技术,对审计工作者进行思想灌输,让他们看到新技术的优势,唤起他们对新技术的探索精神。
(二)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
随着电算化税务审计技术的引进,部分企业已经实现了技术革新,在设备方面已经实现了大换血,但税务审计效率仍然较低,原因在于企业会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技术水平无法适应技术更新。为此,企业要从在职人员和应聘人员两方面进行专业素养的提升。对于在职人员,企业要进行短期的密集培训,保证培训过程中技术方面和资金方面的投入,为在职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加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增强他们的学习效率。对于应聘的会计人员,企业要提升入职门槛,增加考核标准,严格对待人员考核,着重观察应聘人员的学历水平、工作经验和是否具备相关从业证件。
(三)建立完善内部监管制度
实施财务部门内部监管是保证财务管理质量的关键因素。面对电算化技术的引进,财务管理部门要充分借鉴其他企业及国外先进企业的财务审计管理方案,完善全内部监管体系,减少财务审计等方面的漏洞,对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约束作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虽然企业的财务审计面临缺乏技术工具、人员素质较低,规章制度不完善等不利情况,但通过会计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充分利用科学现代化技术手段,不断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并建立和完善内部监管制度,我国的会计行业在财务审计方面会实现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淑萍.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税务审计现状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9(07):260.
[2]马坤.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税务审计现状及途径探究[J].时代金融,2018(30):161.